失戀詩
1924年10月,魯迅的學生孫伏園編北京《晨報》副刊,約魯迅作文以光篇幅。魯迅在幾次敦促之下,作打油詩《我的失戀》一首交去。詩云:
我的所愛在山腰;
想去尋她山太高,
低頭無法淚沾袍。
愛人贈我百蝶巾;
回她什麼:貓頭鷹。
從此翻臉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心驚。
我的所愛在鬧市;
想去尋她人擁擠,
仰頭無法淚沾耳。
愛人贈我雙燕圖;
回她什麼:冰糖葫蘆。
從此翻臉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糊塗。
我的所愛在河濱;
想去尋她河水深,
歪頭無法淚沾襟。
愛人贈我金錶索;
回她什麼:發汗藥。
從此翻臉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神經衰弱。
我的所愛在豪家;
想去尋她兮沒有汽車,
搖頭無法淚如麻。
愛人贈我玫瑰花;
回她什麼:赤練蛇。
從此翻臉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由她去吧。
孫伏園認為這首打油詩看似「油滑」,實則表現了魯迅先生的戀愛觀與處事態度,立即照排。不想付排時被屬於研究系的代理總編輯劉勉己看到。當時徐志摩正在追逐林長民的女兒林徽音,徐志摩已是有婦之夫,林家嫌其輕薄,未能允諾,但徐志摩對林徽音的單相思則是文壇盡人皆知的。劉勉己認為魯迅此詩是諷刺徐志摩的,從大樣中抽下來堅決不登。孫伏園因此憤而辭職,結果也就有了《語絲》的創刊。《語絲》的創刊號上即將此詩發表了。後來魯迅在北京大學對學生們開玩笑說:「像我們這樣有鬍子的老頭子,連失戀都不許我失了!」
催眠曲
魯迅寫過新詩,也寫過不少舊詩。鮮為人知的是,當他做了父親後,還曾以詩歌調子譜過催眠曲哩。
那時,被魯迅戲稱為「小紅象」的海嬰尚在襁褓之中。魯迅總是忙裡偷閒,抱著他坐在床邊,遞給一些香煙盒之類的小玩藝,弄得鏗鏘作響;引得小孩子高興了,就讓他立在大腿上,活蹦亂跳。待到小孩疲倦時,就把他橫抱在自己的懷裡,從門口到窗邊,再從窗邊到門口,開始唱那自編的「平平仄仄平平仄」的詩歌調子:
小紅,小象,小紅象,
小象,小紅,小象紅,
小象,小紅,小紅象,
小紅,小象,小紅紅。
有時,又改唱「仄仄平平平仄仄」調:
吱咕,吱咕,吱咕咕呀!
吱咕,吱咕,吱吱咕。吱咕,吱咕,吱咕咕,
吱咕,吱咕,吱咕咕。
就這樣,不厭其煩地哄著,唱著,「小紅象」也就漸漸地在搖籃裡安睡了。此情此景,正如許廣平所形容的:「好像那雄鴿,為了哺喂小雛,就是嘴角被啄破也不肯放開它的責任似的。」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