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 八十一、納妾(下)

  佟氏低頭哀求道:「我也是擔心,老太太若真的安個人進來,咱們怎麼防得住?我自然是信得過你,不會亂吃什麼飛醋,但那人進了家門,有了二房的名頭,家裡有些什麼底細,還能瞞得過伯爵府嗎?從前我們日子難過時,也沒見他們幫我們一把,如今我們好不容易積下點家底,難道反而要分給他們不成?你心裡也是不願意的吧?」張保聽完臉色也放緩了些:「即使如此,你也不該對那位小劉奶奶說這種話,你平日不是把她們姐妹都當成好友麼?這樣做,豈不是誤了她一輩子?」

  佟氏忙道:「我早探過口風了,那小劉氏並不想再嫁人,一來是總想著死去的男人,二來是顧念著兒子。()。她嫁過來,只是擔個虛名,也不算對不起她男人,而且我們回京後把她兒子接過來,也算是幫她一把。」

  張保還是覺得不妥:「若是要幫她,你乾脆認她當妹子,日後一樣可以帶回京去。」

  佟氏卻道:「伯爵府裡的情形你是知道的,若是我的乾妹子,你叫她怎麼在府裡站穩腳跟?更別說接兒子過來了。」

  張保歎了口氣,道:「我不贊成你這樣做,她也是在旗的人家出身,又是寡婦,讓她來做二房,也虧你想得出。罷罷,我不想再說這事,你且回房去吧,我還要再看一會兒公文。」

  佟氏見丈夫臉色不愉,只好走了。

  之後小劉氏一直沒有回音,倒是大劉氏幾日後聽說,便風風火火地趕過來見佟氏。她生氣地道:「佟姐姐怎麼做這種事?難道我們從前看錯了你不成?」佟氏忙陪笑道:「我絕不是想要委屈了你妹子,只是一直想要幫她一把。讓她母子團聚,本還想認她做妹子,日後跟我們回京也成。只是這樣一來,她不好在我們府里長住。正好我要找個人佔二房的位子。便求她幫忙了。真的只是虛名,日後若你妹子看中了什麼人……」

  「不必廢話!」大劉氏喝止道,她臉色有些鐵青,過了半晌,才緩和下來。道:「她自幼跟我們外婆在鄉下長大,受了些三從四德的教導,因此一直不肯再嫁。我也早死了心了。若不是她在叔叔家過得不好,我也不好管她。」她頓了頓,道:「我也知道你的意思,大戶人家裡地那些陰私事我還不清楚麼?你這提議也算是各取所需,只是你拿小寶作餌,未免不夠光明正大。」

  佟氏忙道:「我也知道這樣不好,我們爺也不贊成。我們夫妻相處的情形。你是知道的,一向極好,他為了這件事。還罵了我一頓。只是我婆婆要安插什麼人來,實在說不準。其他幾房也有為這個事鬧不和地。我不想讓個外人來壞了家中和氣,只好自己先下手為強。這也是被逼急了。再說,你妹子如今境況不好,她到我們家來作客,竟然連件好些的衣裳也沒有,說是堂弟媳婦走親戚把她地體面衣裳都要了去了。你說,她怎麼在那裡過一輩子?偏又不願改嫁。若她真應了我,不但日後不愁生計,又可以和兒子團圓,只擔著虛名,也不必擔心對不起她死去的男人了。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大劉氏聽了衣裳的事,也很生氣,聽完佟氏一番話,悶坐著想了許久,才問道:「你就這麼確信,我妹子不會擋在你夫妻中間?俗話說,日久生情,你就不怕麼?若真是那樣,你又會如何對待她?」

  佟氏沉默了一會兒,才道:「我信你妹子的為人,也信我們爺的為人,更要緊地是,我信我自己。退一萬步說,我情願給我男人做小的是你妹子,也好過讓不知底細的狐媚子進我們家的門。如果真有那一天,我雖然心裡難受,也不會去害她的。」

  大劉氏聞言望望她,歎了口氣道:「也罷,且看她自己怎麼說,若她點了頭,我也不會攔著;只是,若她不願意,你可不能逼她!」

  佟氏忙笑道:「怎麼會呢?若我真這樣做,成了什麼人了?若她當真不願,我就認了她做妹子,讓她一道跟我們回京去,大不了出錢給她賃間房子,讓她們母子住一處就是了。」

  大劉氏道:「這才像個樣子,我這就把這話告訴她去,省得她胡思亂想,為了兒子委屈自己。」

  她說罷就起身告辭了,佟氏愁眉苦臉地呆坐,如果小劉氏聽了這番安排,搞不好就不會答應做二房了,看來還是要另想個法子預防萬一才是。

  張保一直對這件事有微言,順帶的也生了妻子的氣。淑寧察覺到父母間暗潮湧動,也不知是怎麼回事,只是變著法兒地哄他們和好,連小弟都被她使喚上了。不知是兒女的溫馨攻勢湊了效,還是佟氏每日作小伏低狀讓張保心情大好,過了幾天,夫妻倆總算是和好如初了。張保事後對於納妾這件事,只是無可奈何,他一方面覺得妻子的方法或許有用,另一方面卻又擔心會害了小劉氏。

  廣州城裡地氣氛越來越緊張,晚上連行人都少了。各處衙門都收到風聲,天地會的人已經到了南海一帶,極有可能會在近日到達廣州。每個城門口已經貼上了告示和海捕文書,進城的人都要搜過身才能放行。張保整天在衙門忙碌,為了避免發生危險,府衙已經明令禁止屬官出城了。

  這時,小劉氏相隔一個月後,再度上門來了。佟氏忙把她迎進上房,寒暄了足有半個時辰,才問她地決定如何。她猶猶豫豫地問道:「別人都說我剋夫……」佟氏心中一鬆,忙道:「去年到華林寺祈福時,我問過你的八字,早已請人看過了,絕不會相剋。你盡可放

  小劉氏支唔了一陣,才又問道:「真地只是有名無實麼?你家大人那邊……」佟氏忙道:「真地真的。」頓了頓,咬咬牙。又道:「若日後他真想要添什麼人,我會另作安排。」

  小劉氏又想了半日。才歎了口氣,道:「我終究是想跟兒子在一起,雖然與你結拜也能回京,但若進了你們家地門,日後能帶挈我們小寶一把。我也無所謂了。」

  佟氏鬆了口氣,這事總算是定下來了。

  素雲在外頭聽到裡面的對話,也同樣鬆了口氣,趁人不備,忙悄悄走開了。

  淑寧知道父親要納妾,而且納的是小劉氏時,大吃一驚,心裡有些牴觸。佟氏好言好語地將事情地來龍去脈告訴了她,又道:「你就當她只是搬進咱們家住。只和往常一樣就是。她是個厚道人,平日也對你們姐弟十分疼愛,不會鬧什麼事的。」

  淑寧感覺很複雜。不過想想,倒有點像假結婚。只不過娶地不是妻子而是側室罷了。

  佟氏原想要把事情辦得體面些。好讓京裡知曉這個二房奶奶的份量。但小劉氏執意不願大辦,城中的氣氛也不太合適。她只好妥協了,只在家中擺了兩桌酒,請了兩家親朋來吃了一頓。宴席雖簡單,聘禮喜單卻一點也不馬虎。佟氏足足送了十二抬聘禮,該有的衣裳首飾一點都不少。被派去劉家接新人的王二家地和巧雲兩個媳婦子對著劉家嬸母說了一大通奉承話,又給她們婆媳送上佟氏的禮物----每人一對四兩重的金鐲子,那婆媳二人看著那滿滿一屋子的財物,早笑得眼睛都找不著了,哪裡還有二話?

  佟氏早早把飯廳旁的客房整理過,當作小劉氏的房間。小劉氏過門後,每日除了留在房中做針線,便是到上房與佟氏說話,或是照顧賢寧,對於家中事務,一概不管,即使有時幫忙照看一下,也不接觸銀錢過手的事。對於張保,只是以禮相待,更小心注意不會跟他在一個房間內單獨相處。張保覺得她是個正經人,便也對她十分尊敬。按他這種態度,小劉氏與其說是他的二房,倒不如說更像是小姨子。

  佟氏看到這種情形,心中更是大定。其實她也不是沒有私心,有這麼一位二房在,又是正經人家出身,老太太要塞什麼人來,都不可能越過她去,即使將來有什麼通房丫頭,還不是任她使喚麼?

  退一萬步說,即使有一日小劉氏真成了名副其實的二房奶奶,憑她這軟弱地性子,加上在京中也沒有可以倚仗的娘家人,又是寡婦改嫁,怎麼也不可能壓過自己,因此斷不會成為自己的對手。

  而現在看丈夫地態度,她就更有信心了。

  她已經著手寫信了,先是交待了丈夫娶二房的事,說小劉氏容貌秀麗、端莊知禮,八字又與張保極合,因劉家人口眾多,房屋又小,她這個做大婦地,不忍心見妹妹受委屈,便作主讓她先過了門。至於姑奶奶家那位小姐,實在太過出色,張保覺得匹配不起,唯有祝願她能嫁得如意郎君,飛黃騰達了。

  在寫給長子端寧地信中,她交待了要好好照顧小劉氏的兒子郭小寶地事。不但要讓他吃飽穿暖,還要阻止別人欺負他。現在小劉氏還未回京,但已經是他們家的人了,如果郭家大姑對孩子實在不好,就索性帶回家給二嫫照顧。她在信中略略暗示了一下,好讓兒子不致於對這位庶母有牴觸之心。

  淑寧也給哥哥寫了信,她在信中明明白白把事情的真相告訴了端寧,還訴說了自己的一點困惑。不過她寫得更多的是小弟賢寧的事,什麼賢寧已經在背三字經了,什麼賢寧最喜歡騎木馬玩啦,什麼賢寧昨兒又調皮搗蛋,把阿瑪的書都給撕破了,等等。

  信很快就送出去了。現在有了更方便快捷的官營郵政,雖然只是局限於中原與江南地區,但他們家只需要托平日相熟的一位姓霍的行商把信帶到杭州,付一點錢,就能讓郵政衙門的差役把信送回京城,時間也大大縮短到了半個月,比起從前方便許多。京中回信時,就把信寄到杭州那名姓霍的行商的別院裡,再讓他店中每五日一次來往於杭州與廣州之間的夥計送過來。

  淑寧繼續跟家人過著平靜的日子,雖然城裡的氣氛越來越緊張,卻還沒有影響到她本人。頂多就是阿銀來看她時,說起家中的麵攤因生意受到很大影響不得不停了業,卻又盤算著租個正經鋪面做生意。

  然而張保這日從衙門回來,臉色卻很難看,佟氏問起,他才告訴妻子女兒,那幫子天地會的人果然已經到了附近,還放火燒了佛山一處官衙,卻連累了旁邊的幾處糧倉,那裡放的,都是馬上要上交的糧食。

  




章節 八十二、亂局

  燒掉的糧食是剛剛收上來的早稻,再過兩天就要上交省倉,結果平白被人燒了去,損失慘重。(1^6^K^小說網更新最快)。

  張保最生氣的,不是被燒燬的官衙和被燒傷的幾個差役,而是過去半年當地農民辛苦種得的糧食就此毀於一旦。幸好巡撫大人不是那等為了完成錢糧任務就不顧百姓死活強征的人,否則那裡的百姓豈不是遭了殃?可是少了一處糧倉,就必定要從其他地方調運糧食補上,剛剛獲得的早稻豐收的好消息,現在要打個折扣了。

  佟氏與淑寧都知道張保一向主管農事,對於糧食極其看重,便都柔聲勸慰他。張保大罵了天地會的人好一會兒,心情才好過些。

  從前只是聽說有那麼一群人在附近,因此官府只是派人搜捕,一但真鬧出了事,幾個衙門都認真起來了。不但派出士兵差役四處搜索,城防也嚴密了許多,除非獲得官府的許可文書,否則一概不許外地人進城來。

  阿銀的父親回漁村去看望朋友,還差點被堵在城門口進不來,幸好當值的一個小軍官是他們家麵攤的常客,認得他,這才順利進了城。

  張保也知道這些做法擾民,但一來是形勢所迫,二來他的位份不高,做不得主,只好在偶爾在家中感歎一番。但最使他頭痛的,卻不是天地會的人帶來的威脅。

  廣州城內的兩大巨頭,廣東巡撫朱宏祚與廣州將軍拜音達禮,素來不和。巡撫衙門想做什麼事,想抓什麼人,一但碰上將軍府的人。總會受到刁難。而近日為了爭奪城門的控制權,兩邊的人幾乎沒打起來。巡撫堅持全省軍政大權都歸他管,將軍則認為該由他總領軍事。一時吵得不可開交。偏偏知府衙門被夾在中間,順了哥情失嫂意。左右為難。結果兩邊都對府衙地人不滿,連帶的連張保、蘇通判等輔官都受了掛落。

  梁知府私下裡對兩位輔官訴苦道:「這兩位大神都是一品二品的大員,根本用不著理會我們這樣地小官,偏偏他們逼得緊,叫我們還怎麼活呀?」

  張保勸他道:「他們不和由來已久。眼下不過暫時鬥得厲害些,等局勢好轉,他們也就消停了。」

  蘇通判卻冷笑道:「哪有這樣容易?我瞧著他們這一回不鬥個你死我活,是不會罷休的。兩位大人沒瞧見麼?昨兒個巡撫大人地親兵跟將軍府的人都打起來了,還見了血,這樣還怎麼消停?」

  梁知府聞言又擔心起來,張保道:「蘇兄何必說這些話,平白叫知府大人擔心,不管上頭怎麼鬥。總不能罷了咱們的官,只要小心謹慎些,做好自己份內事。他們還能拿咱們怎麼辦?」

  梁蘇二人也覺得他說得有理,便冷靜下來。

  但張保回到自己的班房後。蘇先生卻說:「大人想得容易。恐怕事情沒那麼順利。巡撫大人和拜音達禮將軍之間不是私怨那麼簡單,只怕跟朝中有些關聯。」

  張保歎了口氣道:「我何嘗不知。但又有什麼辦法呢?將軍跟大阿哥有舊,巡撫大人卻是太子那邊的人。將軍地品級雖然高些,可偏偏兩廣總督石琳大人又站在巡撫那邊。這些大人們都位高權重,手眼通天,我們小小的廣州府衙,能奈他們何?」

  蘇先生聞言也歎息道:「從前朝中雖然爭鬥不休,也不致於影響到廣東這邊。巡撫衙門與將軍府不過是私下不和,明面上還過得去。可自從去年皇上親征葛爾丹,大阿哥隨軍立了大功,朝中的爭鬥就越發厲害起來,如今皇上離京往邊境去了,京中也是風起雲湧。不說別的,只是在咱們廣州,兩派就鬧得不像話。在太平日子裡倒罷了,如今正是多事之秋,上邊的人鬥得這樣厲害,可別誤了正事才好。」

  張保笑了:「他們這樣的大人物,在官場上多年了,還不致於忘了這一點,先生過慮了。」他喝口茶,又道:「公事雖然要緊,但先生也別忘了自己的大事才是。去年為了某的公事,連累先生誤了科考,如今若再耽誤了先生的婚姻大事,又是我地罪過了。你與陳家小姐的親事,總該辦了吧?」

  蘇先生聞言倒有些不好意思起來。年前陳老太醫見他二十幾歲了還未娶妻,便親自作媒,為他訂了自己一位同族兄弟的小女兒。兩個年輕人曾經匆匆見過一面,對彼此印象都很好,自然是千肯萬肯地。蘇先生由族兄蘇通判和僱主張保作主,本已定了今年中秋前成親。只是陳小姐的祖母年紀大了,想早日看到小孫女兒出嫁,因此兩邊商量了,打算提早辦喜事。眼下城內多事,蘇先生本想推遲,卻被蘇陳兩家否決。

  張保笑道:「先生是在為我擔心吧?其實不必過慮。頂多是受些氣罷了,身家性命卻是無妨地。熬過這幾個月,我就任滿走人,到時還怕誰來?先生還是快快辦了自己地大事吧,不然委屈了陳小姐,可是你的不是。」

  蘇先生受不了僱主地調侃,唯唯諾諾地告退了。

  雖然張保口裡說不必擔心,其實內心也不是無所顧慮的。他對當年因索相一派的刻意為難,而導致新官職遲遲未能決定的事記憶深刻,心中多少有些陰影。他夜裡對妻子談起自己的心事,擔心自己的前途會再度因為朝中黨爭而受阻。

  佟氏便勸他道:「那太子爺與大阿哥都是龍子鳳孫,哪裡會把咱們這樣的小人物放在眼裡?況且你勉強也算是陳大人那邊的人,陳大人又沒有與太子作對,料想應當無事。你在衙門裡安心做事,遇到為難就先委屈些,萬事別出頭,再熬小半年就好了。」

  張保覺得妻子的話有理。便暫時放下此事。他又對佟氏道:「蘇先生與陳小姐的婚事,咱們雖不是主家,也要幫著操辦一番才是。你與蘇通判夫人好生商量著,彩禮務必要辦得體體面面。」佟氏聽了笑道:「哪裡還用你提醒?我們早就定下了。蘇先生如今也有些家底,不夠的我們兩家補上就是。」

  張保躺直了身體,笑道:「說起來,我瞧蘇先生的樣子,倒像是有些不安呢。說新娘是世家女,自己一個窮秀才,怕配不上。」佟氏忍俊不禁,道:「有什麼配不上地?他如今哪裡還是窮秀才?他年輕有才,家底豐厚,陳家小姐秀外慧中,又對他青眼相加,兩人正是良配。」張保道:「怕是他覺得自己只是個秀才的緣故。也罷,他去年誤了一次科考。待兩年後我親送他去考場,憑他的才學,定能高中地。到時還有什麼好擔心的?」

  兩人又再說了些家務事。才歇下了。

  張保滿心希望能平安度過剩下地小半年任期,但老天爺彷彿在跟他作對似的。沒過兩天。就有明確的證據顯示,天地會的人已經進了廣州城。

  有兩處監牢被人攻破。不但幾名要犯被放走,其他小偷小摸的犯人也跑了,衙役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回大部分地犯人,但有幾個卻消失了蹤影。然後城內相繼有低品軍官被殺,職位高些的人都人人自危,出入份外小心,不是眾多從人相隨,就是幾人結伴而行。佟氏讓長福購入足夠全家上下大半月食用的米糧果菜以及牲畜,不許家人隨意出門。淑寧本來接到傳信,去年認識的一位英國教士最近翻譯了幾本新書,都是西方國家的遊記,請她去看看,但現在情勢緊張,她便取消了計劃,托人送信給那位教士,說以後再約。

  又過了幾天,海關衙門急報,三號銀庫內存放的數萬兩稅銀被盜一空,巡撫衙門和將軍府的兩位大神都暴跳如雷,那可是他們的一大財源,再過幾日便能落入腰包,居然就這樣飛了。也許是因為共同的利益受損,雙方才冷靜了些,坐下來和談,暫時達成共同禦敵地協議,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常年的矛盾哪有那麼容易化解呢?

  淑寧這些日子雖然感受到了緊張的氣氛,但並不認為這些事跟自己有什麼直接關係。她每日在家中照常看書練字,繡花學廚,陪母親說話,陪弟弟玩耍,除了不出門,與從前地日子並無兩樣。直到阿娣提出請辭,原因是她在城衛隊當差的新婚丈夫被砍成重傷,成為又一名受害地低級軍官,淑寧才開始覺得,危機其實離自己很近,天地會地所作所為已不再僅僅是傳聞了。

  他們不知有多少人,也不知來歷年紀、高矮胖瘦,整日在城中神出鬼沒,這裡放把火,那裡砍個人,東邊偷巨款,西邊放囚犯。衙役與軍隊在城中亂竄,到處搜索,卻連他們的尾巴都沒綴上。市井間地說書先生把這些人形容成高來高去的神秘高手,有八丈高,四尺寬,青面獠牙,力大無窮,早已超脫了人類的範疇,往超人類方向發展了。

  前來探望舊僱主的阿銀,繪聲繪色地向佟氏、小劉氏和淑寧講述坊間的流言,把佟氏母女都笑了個半死,小劉氏笑倒在榻上,幾乎喘不過氣來了。

  不過官府的人一直沒法找到天地會的人藏匿的地方,人人都覺得臉上無光。巡撫衙門的人指責是將軍府的人拖了後腿,妨礙他們抓人,又說將軍大人只顧著養戲子聽戲作樂,根本無心公事;將軍府的人則怪罪巡撫衙門反應遲鈍,疏於職守,巡撫大人只會爭權奪利,毫無公心。兩邊都不肯承認自己有責任,脆弱的盟友關係旋即宣告破裂,又再開始了互相爭鬥的日子。

  而最後成為他們替罪羊的,卻還是廣州知府衙門,不但梁知府被罵得狗血淋頭,同知張保和蘇通判也受了遷怒,三人都覺得委屈,分別坐在家中生悶氣。

  淑寧知道父親在衙門受了氣,連晚飯都沒吃,便親自下廚做了他平日最愛吃的小菜和雞湯沙河粉,端到書房門口,見母親佟氏正在勸慰父親,她站住腳,打了招呼,才走進書房。

  佟氏見女兒送來吃食,忙洗了手來布筷,勸丈夫吃一些。母女倆勸了好一會兒,張保才勉強接過筷子,吃了幾口粉,佟氏又夾菜給他。淑寧見狀,便悄悄迴避。

  她轉身剛走了幾步,忽然起了一陣風,眼前閃過幾個黑影,帶起數道銀光。

 




章節 八十三、刀光

  淑寧嚇了一跳,連忙後退,靠在旁邊的書架上,方才定睛一看,卻是幾個穿著黑色夜行衣拿著刀的蒙面男子,當中只有一人穿著深色長袍,臉上鬆鬆蒙著塊帕子,顯得格外顯眼。(16 K小說網,手機站wap,16 k,cn更新最快)。

  這些是什麼人?!

  佟氏尖叫一聲,緊緊抓住丈夫的手臂。張保站起身,顫聲問道:「你們……你們是什麼人?」

  一個眉毛很粗的男子持刀向張保走了兩步,狠狠地道:「看來你也是個官,爺爺正好拿你報仇!」說罷就一刀砍向張保。

  佟氏又尖叫一聲,便要上前擋刀,卻被張保死死拉住,甩到身後。他同時抬手掀了桌上的托盤,那男子被澆了一身熱湯粉,更是火冒三丈,抬腳踢了張保一個心窩子。張保被他踢倒在地,正好壓住佟氏。淑寧咬著牙,害怕地抵著身後的書架,看到那男人又要抬刀砍向父親,差點要大喊起來,卻聽到屋子後面傳來一陣小孩的哭聲,在寂靜的夜裡顯得特別響亮。

  是賢寧!

  那男人聽到哭聲停止了動作,然後旁邊有人說道:「糟了,被人聽到,會洩漏我們的行蹤的。」站在他們中間的一個看樣子是領頭的人聞言皺了皺眉頭。那粗眉男子哼了一聲,提刀便要往書房外走去。

  淑寧不知哪裡來的勇氣,一步上去抱住他的腿,大聲喊道:「我弟弟還不滿三歲,你們連他也不放過,不是太喪心病狂了麼?!」

  那男子要掙開淑寧,見她死死抱住不放,便發狠一甩刀子。淑寧只覺得右臂一涼。然後便在佟氏的尖叫聲中被那人的動作帶著摔到牆角,背後狠狠地撞上圍牆,手臂火辣辣地痛。

  她知道自己受傷了。緊緊抓住右臂,死死地盯著那些人。張保咳了幾聲。忍痛說道:「小女還是孩子,請手下留情。」

  那領頭的人卻對淑寧道:「小姑娘,我們天地會不是喪心病狂的人,我們是在替天行道。」

  淑寧強忍著手臂上地疼痛,視線已經有些模糊了。一股恨意從心底深處升上來。她冷聲道:「你們在廣州城裡殺人放火,燒殺搶掠,還不算喪心病狂麼?你們放著那些高官顯宦不管,卻去殺害那些小官小吏,這幾日城裡多了多少孤兒寡母,你們倒還好意思說自己是在替天行道?!」

  那粗眉男子道:「你懂什麼?!我們殺的都是清廷的走狗,他們只會禍害百姓,我們是在為民除害!」

  淑寧也不知道自己是哪裡來地膽氣,不顧父母的眼色。駁斥道:「如果是為民除害,你們來我家做什麼?附近十里八鄉,誰不知道我父親是好官。你們又憑什麼殺他?!」

  「哼,看你們家這些古董字畫。也是個有錢地主。還好意思說自己是好官?」

  她當然不會認:「我們家本就富裕,而且這些東西又不貴重。你們若不信。只管去打聽打聽。我父親專管農事,他忠於職守,愛護百姓,鼓勵農桑,興修水利,安置孤寡,難道這樣還不算好官?百姓都誇他愛他,你們若殺了他,還有誰信你們是好人?!」

  那人一瞪眼就要發作,卻被那穿長袍的男子叫住:「蔣兄弟且慢!」屋中的人注意力頓時都被他吸引過去。

  那人年紀甚輕,從露出的半張臉可以看出是個清秀白皙的男子,言語溫柔文雅。他轉頭看了張保幾眼,道:「方纔匆匆翻牆過來,也沒看清是哪戶人家,請問你可是廣州同知張保大人?」

  張保點點頭,那清秀男子便轉頭對那頭領說道:「這位大人地確官聲很好,還是放過他吧。」

  還不等那頭領回答,粗眉男子便不屑地道:「天地會做事何時輪到外人來管,你這個娘娘腔少給我指手劃腳!」說罷便被頭領瞪了一眼,冷哼一聲閉上了嘴。

  那清秀男子愣住了,臉色有些發白,也不再出聲。

  屋子後頭傳來的哭聲變小了,隱約聽到小劉氏低聲哄著賢寧的聲音,但前院和後院已經起了人聲。那頭領皺皺眉,便有一人往後頭走。佟氏尖叫一聲,張保忙道:「放過孩子吧,他還不懂事,放過他吧!」

  這時圍牆外傳來人馬聲,似乎有官兵在圍牆外跑動。

  到後頭去的人很快就回來了,刀上並無血跡。張保佟氏和淑寧聽到後頭賢寧還在哽咽,都鬆了口氣。

  有人對那頭領說道:「我們快走吧,還有兄弟受了傷,再不走,就來不及了。」那頭領抬眼望望張保一家,有些猶豫。

  淑寧見狀忙說道:「外頭已經有人來了,你們與其花時間料理我們,倒不如快逃,這裡的角門沒上鎖,你們沿青雲巷走到底就是後門,那條巷子天黑後一向少有人走動,再過去不遠就是山林了。」她邊說邊留意著外頭的響聲,只要拖到官兵來就好了。

  那頭領正猶豫不決,這時外頭大門傳來震天的敲門聲,又有幾個人在喊:「大人,你沒事吧?」大人,快開門啊!「大人,我是胡東,你在裡頭嗎?」

  聽到這裡,那頭領臉色一變,忙道:「算了,快走!」便帶著眾人穿過角門退走。

  前院有人打開了大門,然後便看到蘇先生和一大群人衝進來,見張保夫婦倒在地上,忙扶起他問道:「大人可有受傷?賊人可是跑了?」

  張保忍痛勉強說道:「只是挨了一腳,他們沿青雲巷往後門方向去了。」便有一個剛進門的軍官帶手下追了上去。

  淑寧鬆了一口氣,這才發現自己已經軟倒在地,身上都是冷汗。她張嘴想要說話,卻發現沒了力氣。

  佟氏顫抖著撲到女兒身上,狠狠打了幾下。道:「你怎麼敢這樣大膽?你不要命了麼?」然後便抱著女兒大哭。淑寧也忍不住流淚。

  張保有氣無力地道:「女兒救了我們呢,若不是她說話拖住賊人,只怕我們早就成了刀下鬼了。你莫要打她。快看看傷得重不重?」

  佟氏忙擼起女的袖子,見她地傷口足有四五寸長。血流得整隻手都是,已有些凝固了,頓時心如刀絞,邊哭邊拿帕子去包。早有丫環拿了傷藥過來,幫淑寧上藥包紮。

  小劉氏跌跌撞撞地抱著賢寧闖進書房。喊道:「姐姐,淑姑娘,你們沒事吧?」佟氏見狀也撲過去,抱過兒子,好好檢查了一番,見孩子沒事,才抱著他哭,小劉氏也跟著抹眼淚。

  全家亂成一團,張保和淑寧都要接受大夫診治。佟氏受了驚嚇。好不容易才冷靜下來,主持大局,安撫僕傭。應付來探訪的人。官兵來勘查地勘查,問話地問話。直鬧到半夜四更天。才算是散了。

  佟氏軟倒在榻上休息時,才從素雲處知道。方才天地會的人提刀到後院時,是小劉氏緊緊抱住賢寧護著他,那人只看了幾眼就走了。佟氏心中感激小劉氏到了十分,從此對她更好了。

  第二天陳老太醫來了,灌張保吃了兩付藥,就沒有大礙了。他雖然沒有傷了肺腑,但還是要留在家中養幾天比較妥當。而淑寧則是失血過多,也要好生靜養。

  來探病地蘇通判帶來消息,昨夜知府梁大人在家中被天地會地人砍成重傷,家裡人哭成一團。有兩個賊人逃跑途中被殺,但其他人都跑了。府衙離張保家只隔著一個小樹林和幾間宅院,估計是那些人在逃跑途中誤入了張保家,才有了這場無妄之災。

  蘇通判歎息一聲,道:「如今知府大人無法視事,大人你又有傷在身,府衙只有我在支撐,可我還要搜捕賊人,公事都無人照管,大人快快好起來吧。」然後便帶人到城中繼續搜捕去了。

  沒兩日巡撫朱大人下了令,說梁知府傷重無法理事,命張保暫代知府職權,主持城中大局。張保接過命令,勉強到衙門去了。

  這時蘇通判來找他,說終於發現了天地會地蛛絲碼跡,張保頓時一凜。

  這天張保很晚才回到家,被佟氏好一頓數落,怪他不知道愛惜自己,他便細細告訴了她緣故。

  原來梁知府遇刺那晚,他府中一個下人發現兇手當中有一人行動舉止語氣身段都很眼熟,與某個旦角名倌有些像。那位大老倌是春和班地台柱,而廣州將軍拜音達禮卻是春和班的常客,聽說他最喜歡捧這位旦角演員的場。

  蘇通判十分重視這項證詞,他跟張保商量過後,就帶了人去戲班搜查,不料對方卻仗著將軍府的權勢不把他放在眼裡,不肯讓他搜。他礙於將軍府地面子不敢來硬的,又忍不住這口氣,便把事情報告了巡撫衙門。朱巡撫帶著親兵,暗中埋伏在戲班對面,只過了一天,就當場抓住了幾個穿夜行衣的人。經過核實,正是他們要追捕的對象。雖然走脫了幾個,但那個名角卻被抓了個正著,受不得刑,供認了他利用將軍府為天地會的人打掩護的事實。

  巡撫衙門怎麼肯放過這個打擊政敵的好機會?這下拜音達禮將軍庇護反賊的罪名是跑不掉了,連他的手下都要倒霉。

  事後流傳地流言蜚語有許多,還有些很是帶了些桃色,比如那旦角與將軍的關係以及他用什麼法子為天地會的人打掩護等等。躺在床上養傷地淑寧常常覺得無聊,就有新調上來的小丫頭不知深淺地說些小道消息給她聽。

  她聽完後,才想起那夜見到地長袍男眉目間地確有些眼熟,依稀就是前年元宵燈市上看到的那位花燈「美人」,真不知他是怎麼跟天地會地人拉上關係的。

  朝廷的旨意最終是下來了。拜音達禮丟了官,被勒令回京思過。新任廣州將軍武丹,是康熙皇帝自幼一起長大的親信。就像魏東亭在南京鎮守海關,曹家在江寧任織造一樣,近年來因為海關獲利豐厚而頗受人覬覦的廣州,就這樣被皇帝交到了親信的手中。

  朱巡撫暗地裡十分遺憾,剛送走了個夜叉,又來了個鎮山太歲,以後想要獨吞好處是不可能的了,而且還要比以前小心謹慎才行。

  聖旨中還對廣州之亂中表現出色的官員進行了嘉獎,由於梁知府傷重,而代知府張保帶傷上任,表現優異,便命他正式就任知府。廣州同知之位就由肇慶府同知吳寅成接替。

  淑寧的傷才好利索,全家就準備著搬家了。因為張保正式接任知府,再住在同知宅第就不合適了,他們全家都要搬到府衙去。

  梁知府一家早已坐船回京去了,府衙裡空蕩蕩的。淑寧被母親勒令坐著不許動,她打量著院子,覺得這個地方比舊房子要寬敞許多。正看著,卻見長福跌跌撞撞地跑了進來,見到淑寧,他結結巴巴地說道:「姑……姑娘,端……端哥兒來了。」






章節 八十四、團聚

  誰?端哥兒?

  淑寧一時沒反應過來,呆了一呆,才醒悟過來:端哥兒,不就是她家老哥麼?淑寧當時就跳了起來,正好看到門外走進一個少年,比印象中的哥哥要高大許多,瞧他的臉,依稀彷彿就是端寧.
  淑寧只覺得像在夢裡一樣,使勁兒地想看清楚那到底是不是他,卻總覺得怎麼也看不清。對方走到她跟前,笑著說:「妹妹怎麼哭了?難道看到我不高興麼?」

  淑寧這才發覺自己臉上都是淚,不好意思地抹了,那淚卻止都止不住地再度冒出來。端寧拿出帕子替她擦臉,柔聲道:「妹妹長高了,也長漂亮了,我方才幾乎沒認出來呢。傷可好了?還疼不疼?」

  為什麼哥哥知道她受傷的事呢?不過淑寧沒空管這個,她揚起笑臉道:「早就好了,你瞧。」她拉起袖子給他看,多虧了陳老太醫的神奇藥膏,那道刀傷只剩下很淺的印子,再過一兩個月就會完全看不出來了。

  淑寧打量著哥哥,笑著說道:「哥哥也長高許多,我剛才還在想:這個人是誰啊?怎麼說是我哥哥?」端寧笑著捏捏她的鼻子,讓她產生一種錯覺,彷彿重新回到來廣州之前的日子。

  端寧如今真是大變樣了。個子長高了,從背面看,還以為是個身材修長挺拔的青年人,沒人想到他還是個十五六歲的少年。他五官俊朗,劍眉星目,正經起來會讓人覺得他英氣逼人,而當他溫溫柔柔地笑著的時候,卻又讓人覺得他是個文質彬彬的書生。

  兄妹兩人已經將近三年未見了。彼此都十分掛念對方。甫一見面,淑寧固然是忍不住流淚,端寧年紀大些。看著似乎沒那麼激動,可實際上眼角同樣有銀光閃爍。只是他如今已不再是當年那個隨心所欲想笑就笑想哭就哭的孩子,三年地光陰讓他變得內斂了許多。

  佟氏得了下人報信,連忙趕到前院來,看到數年未見的兒子,就一直在顫抖。淚水一直流。端寧正要下拜,冷不妨被母親一把抱住,放聲大哭。端寧再也忍不住,嘴裡喊著額娘,那眼淚便嘩啦啦地往下流。

  淑寧看得心酸,轉過頭去擦淚,卻發現張保不知何時進來了,就站在旁邊微笑地看。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對妻兒說:「好了。別都杵在這兒,叫人看了笑話,先回屋去吧。」

  佟氏這才放開兒子。用帕子抹了抹眼淚,問道:「你怎麼回來了?是跟兒子一起回來的麼?」

  張保笑道:「今兒去迎接新任廣州將軍武丹大人。這小子就是跟人家船來地。當時可把我嚇得不輕。幸好將軍大人並不見怪,而且還挺喜歡他。」

  端寧道:「我聽說阿瑪與妹妹受了傷。馬上就求瑪法放我來,可他老人家不答應,後來聽說阿瑪接了知府大印,而武丹大人也要來上任,我就上門去求他帶我一程,瑪法這才肯了。」

  佟氏為兒子的大膽咋舌不已,但心下也很歡喜。雖然丈夫升了官,但也意味著要再留在廣州三年了,能提早見到兒子,真是意外地驚喜。

  全家人到花廳裡坐下,端寧重新拜見了父母,佟氏又讓他向小劉氏見禮。小劉氏有些不安,但見到端寧禮數周全,對她又頗為恭敬,這才放下了

  賢寧被抱出來與長兄見禮,誰知他看到母親抱著端寧,態度親熱,就不高興了:「你是誰?這是我額娘,不許你搶。」眾人都笑了,淑寧對弟弟說:「這是哥哥呀,額娘也是他的額娘,你快去給他行禮,以後他就會帶你出去玩賢寧歪著頭打量了一下端寧,端寧也饒有興趣地任他打量,片刻後賢寧才開口問道:「你是我哥哥?」「是呀。」「你會帶我玩兒?」「只要你乖乖聽話,來,乖賢寧,快叫哥哥。」端寧笑著逗弟弟。賢寧一扭頭,躲到淑寧身後去,又探出個腦袋來,眨了眨眼睛,叫道:「哥哥。」

  端寧笑了,一把抱起弟弟,親了他的蘋果小臉蛋一口,倒讓他害羞起來。

  眾人玩笑一陣,端寧才向家人訴說了京城伯爵府的一些大事,又說祖父母身體康健。佟氏問道:「你瑪法年初來信說已經安排好了秋天讓你進軍歷練,你這一來,那事怎麼辦?」

  端寧道:「不妨事的,兒子想要留在阿瑪額娘身邊好好盡孝,瑪法也覺得兒子到廣州來見識一下是好事。至於軍中地名額,恰好讓三哥頂上,省得他整日游手好閒。」

  張保道:「既然來了,就不要走了,要再跟你分離三年,你額娘就要成望子石了。這次多虧武丹大人願帶你來,明兒咱們全家都去向他拜謝。」

  佟氏又問有誰跟著來了,端寧說只有馬三兒和虎子,二嫫和小梅都留在京裡。說到這裡,他又向小劉氏說道:「我來時見過小寶弟弟的姑媽,給了她不少銀子,交待她好生照顧小寶,又托朋友常去看望。我家裡的二嫫和小梅,也會時不時地送些東西過去,絕不叫小寶受委屈的,姨娘儘管放心。」頓了頓,又說:「我有一位朋友,極擅丹青,畫了幾幅小寶的畫像,放在行李裡呢,回頭找出來給姨娘瞧,他如今已經比我的腰都高了。」小劉氏紅著眼道謝。

  賢寧在哥哥懷中掙扎,喊道:「臭臭。」端寧不好意思地把他交給素雲。佟氏這才發現兒子身上的衣裳都讓汗浸透了,便要他去換。端寧笑著說:「從沒見過這樣熱的天氣,剛一來就受不了,路過福建時偏又遇上打風,聽說這邊夏天都是這樣的天氣,不知阿瑪額娘和妹妹是怎麼熬過來地。」

  佟氏笑著推他一把:「習慣了就好。冬天才好呢,比北邊暖和。你快去換去。」張保也要回前頭衙門去辦事,佟氏便吩咐下人去準備晚飯。又叫煲一鍋解暑的好湯來。

  淑寧攬下了這件差事,讓廚房做了整整一桌清爽可口的好菜。她自己也做了幾個,又親手煲了個冬瓜老鴨湯。端寧非常捧場,喝了好幾碗,連聲稱讚妹妹廚藝大進。不過他誇了一番後,又轉口說自己地本事更見漲。說不定已經把妹妹比下去了,云云。淑寧想起從前跟他打鬧的情形,覺得很溫馨,便故意扮作生氣,跟哥哥鬥起嘴來,倒引得張保與佟氏開心不已,連近來一直有些愁眉苦臉地小劉氏都笑了。吃完飯,佟氏見兒子身上地衣服又浸了汗,便說道:「這天熱。你的衣裳也不透氣,趕緊去洗個澡吧。前些日子別人送了咱家幾匹薯莨紗,最適合夏天做衣服穿地。我做了幾件給你阿瑪,瞧著如今你們身量差不多。乾脆給你一件。省得動不動就一身汗。」

  端寧應了,下去洗了澡。換了件荔枝褐的薯莨紗長袍,果然通爽,便到上房去陪父母妹子說私房話。

  京中伯爵府跟張保雖然時有書信往來,但許多事都不會提起,而端寧也不好寫太多盤面下的事,如今他來了,正好把這些年來家裡不對外人說的事告訴父母,讓他們日後多加注意。

  大伯父晉保與二伯父興保明裡和樂融融,私底下的爭鬥其實並沒有停下來,興保時時刻刻都想著能擁有家中實權。晉保去年隨軍出征葛爾丹,立有軍功,升了兵部侍郎。興保雖然手握幾大財源,但始終無法跟身為高官地長兄相媲美,因此才消停了些。大伯母那拉氏已經掌握了半個府第的大權,二伯母索綽羅氏雖然時有挑釁,但總的來說還算相安無事。

  四叔繼續在御前聽用,繼續受老太太的看重,對於大房二房之間的明爭暗鬥,倒是視而不見。沈氏一年中倒有三四個月待在娘家,連去年生小女兒嫣寧,都是在娘家別院待產的,但因她父兄又高昇了,老太太也就只是說兩句而已。

  小一輩的人裡,慶寧那一房可說是風波迭起,新收的幾個小妾和舊人鬥得厲害。

  李氏前年懷孕,有過幾次凶險,最後還是化險為夷,在去年生下了一個女兒。後來有人告發是秋菊做的手腳,但秋菊本人卻說自己冤枉,是別人故意陷害她。因為李氏信她地話,所以只是把她暫時軟禁在一個小院裡,並沒有多加為難。

  沒幾天,秋菊被人發現懷了孕,李氏還派人去照顧她,讓她十分感激。不料慶寧的寵妾蜜官不忿,拉著幾個妾去鬧事,混亂中推了秋菊一把,流產了。那拉氏一怒之下把蜜官賣了,其餘人等都打了一頓,慶寧也無話可說。

  他事後感到後怕,也厭煩了小妾們爭寵,便疏遠了她們,收拾心情為前途拚搏,反而覺得妻子沉靜可親,夫妻倆和好了。後來秋菊身體恢復,李氏又讓她回來侍候慶寧,見她還算安份守己,便讓下人都喊她姨娘,算是給了她一個名份。

  端寧出發來京城時,李氏剛剛懷了三個月身孕,全家都期望她這一胎能生個男孩。

  順寧如今在工部當了個小官,他的婚事拖了許久,總算定下了武備院卿喜塔臘氏地姑娘,準備今秋完婚。

  芳寧自從落選後,先是在城外的家庵裡休養了一陣,年初婉寧回京,她便被送到保定去了。婉寧這次真是受了大教訓,長進了許多。她在保定下苦功練習琴棋書畫,又跟著母親派來地嬤嬤學規矩,不但收斂了驕氣,還變得舉止有度,儀態優雅,又還像過去一樣嘴甜,會討人喜歡。加上容貌出落得越發水靈動人,她已經長成名副其實地大家閨秀了。

  老太太對她的轉變感到十分欣慰,仍舊把她當成心頭肉般寵愛。幸好如今地婉寧知道分寸,即使受寵,也不會得意忘形,在長輩們面前十分恭敬,而對下人們也很和藹可親。她打聽從前跟自己的人的下落,知道有幾個過得不好,便托人送銀子去接濟,還召回其中一個叫俏雲的丫頭。時間一長,她在府中又再度回到過去的地位,連二房一度中斷的分紅銀子,也每月底重新送到她房中,數額與她離京前相同。

  美中不足的,是京中的寵兒已經變成了額附明尚家的格格,婉寧已不再是王公子弟們吹捧的對象。

  雖然她本人沒有明說,但在下人中流傳著一種說法,當年中傷大臣的其實是她身邊的某個下人,因為親戚得罪了陳大人,就藉機造謠,結果連累了主子。而婉寧卻沒有怪罪他,至今也沒有把真相說出,那個下人覺得羞愧,覺得沒臉見她,便離開不知所蹤了。

  這種說法不知不覺地傳了出去。如今的婉寧溫溫柔柔,斯斯文文,明尚家的格格受人尊崇,她也沒有一點嫉妒心,還常對人誇獎這位格格,平日見到外人男子,也是規規矩矩的。別人見她這樣,便說當年有人胡說八道,她是受了奴才連累,其實是個極正派極善良的人,對她的推崇倒更勝往日。

  後來太后還召她進宮去說話,見她文雅知禮,行止有度,也很喜歡,還囑咐她日後要謹慎,對於下人也不能太過縱容,另外還賜了東西。婉寧出宮時重遇五阿哥,五阿哥對她十分親熱,但她卻很冷淡,連跟她進宮的丫環都覺得驚訝,私下裡跟同伴們議論。

  之後五阿哥來找過她幾回,她都是當著長輩的面見他,表現得正正經經、規規矩矩的,跟其他阿哥和大臣子弟更是斷了往來。五阿哥見她說話文雅,出口成章,便投其所好也去讀書,結果皇上知道了很高興,還賜了他御制新書和文房四寶。

  婉寧如今見端寧,已不像從前那樣避之唯恐不及,因此相處還算好,不過端寧課業繁忙,又要練武,來往並不多。關於婉寧的事情,多數是她身邊服侍的丫環和僕役傳出來的。

  佟氏聽到這裡,念了聲佛,道:「二丫頭總算像個大家閨秀的樣子了,當年見她時,我就覺得她太過輕狂,如今長進了,想必不會再惹什麼禍。」

  端寧卻搖頭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額娘放心得太早了。」





章節 八十五、拜見

  佟氏忙問:“怎麼?難道她又惹事了?不是說她已經變好了麼?”

  端甯卻道:“雖然她如今行事說話都比從前有分寸了,在長輩和外人面前也是禮節周全,我倒覺得她是勉強為之。那回家里來了客人,她跟著祖母陪了一天,晚飯前我們幾個小輩被派去請叔伯嬸娘們,我就親眼瞧見她整個人歪在小偏廳的榻上,沒個樣子,一看到我們,就立馬坐正了,笑說是在歇腳。我看她其實還沒習慣,只不過當著別人的面,不好失禮罷了。”

  佟氏歎道:“也難怪,她從小兒就是隨心所欲的,只要不是很離了格,老太太就不會管教她。她如今在人前懂得分寸,已經很難得,我們也不必吹毛求疵了。”

  端甯見張保也在點頭,便說道:“這倒也是。只是她有時候做得過了,反而顯得假。比如五阿哥來找她,若她真不願繼續與人結交,客客氣氣、恭恭敬敬地說話就是,結果她就板著個臉,冷冰冰的樣子,行了禮,一句話不說就走人,倒鬧得我和三哥尷尬至極,幸好五阿哥性子和善,不然治我們家一個不敬之罪也不稀奇。”

  淑甯大奇:“二姐姐不是一向跟五阿哥交好麼?怎地突然變得這樣冷淡?”端甯道:“她如今心里頭在想什麼,沒人能猜得到。瑪法曾經斥責她失禮,結果她反而在祖母面前哭訴說自己是為了不再引起閑言閑語,鬧得兩位長輩都不痛快。”

  佟氏點點頭:“這倒也是,畢竟婉甯明年就要選秀,的確該避著些,少與外人男子交往。她從前就是太愛玩了。不但與那些官家子弟交好,還拋頭露面幫二房做什麼生意,太不像個大家閨秀的樣子。”

  端甯笑了笑。又止住了,淑甯看見。忙問道:“哥哥笑什麼?”他猶豫了一下,道:“其實她如今也還有幫二伯父二伯母做生意。”

  佟氏與淑甯都有些吃驚,張保皺眉道:“你二伯父二伯母怎麼這樣糊塗?不是說已經找到賺錢的法子了麼?還把二侄女攪進去做什麼?”

  端甯道:“的確是找到法子了,只是婉甯妹妹在祖母面前受寵,他們不好做得太過。不過也不比從前了。我聽三哥講,婉甯又寫了幾個本子,一個是講漢人少年在蒙古長大後幫宋朝皇帝守邊關地故事,另一個是大理國的王子跑到中原來,還認識了一個在中原長大的番邦英雄。三哥說兩個本子都很有趣,只是二伯父嫌它們有鼓吹以武犯禁地意思,何況里頭涉及蒙古金國等等,很有些忌諱之處。本來第二個本子還好些的,可惜太過文縐縐了。在茶樓里講,普通百姓聽不懂,聽得懂地文人墨客。又不愛聽這些江湖人打打殺殺的故事。因此二伯父通通推了,只請了幾個落魄文人來寫些市井傳奇、善惡因緣之類的話本。反而大受歡迎。”

  張保點頭道:“這才是正理。從前就聽見人說,一得閣里說的書不利教化。現在改了也好。”

  端甯又繼續道:“二伯母那邊的胭脂鋪子,聽說婉妹妹已經想不出什麼主意了,倒是那里地掌櫃請了個告老的太醫寫方子,做些養顏的藥丸賣,生意很不錯。當然了,想來婉甯也不懂做現代的化妝品,她能撐那麼久已經很了不起了。

  “婉甯雖然出不了什麼好主意,但在家里還有些地位的,離京的時候,二伯父二伯母停了她的分紅銀子,如今還按當年的數額送過去。祖母還誇二伯父二伯母大方,只是婉甯卻有些不高

  淑甯低頭彎了彎嘴角:婉甯大姐,你出不了主意,能跟以前一樣領分紅就很不錯了,不要太貪心比較好。

  佟氏見兒子有些困了,便放他去睡覺,只是有一件事她還想再問問,又猶豫著該不該現在說出口。

  端甯見到母親的神色,微微一笑,伏在她耳邊小聲說了幾句,見母親臉上透著淡淡地喜悅,便道:“他過得很好,額娘只管放心吧。”這才去書房了。

  因為全家都只是剛剛搬過來,端甯又是突然來的,來不及收拾他的房間,佟氏便讓他在書房地榻上歇了。第二日一大早,她便吩咐周四林夫妻給他收拾屋子。全家人則穿戴整齊,到將軍府向武丹大人道謝去。

  這位新任的將軍是個身材高大魁梧地人,古銅膚色,短短地絡腮胡子,說話還算和氣張保鄭重道謝後,他說:“令郎一表人材,品學出眾,這些日子他與我們家一路南來,與我兩個臭小子相處甚好,倒讓他們有了長進,說起來倒是我要向知府大人道謝才是。”

  張保連聲說不敢,他又道:“你不必過謙,有這樣出色的兒子,可見你教養得好。我聽說那天地會地逆賊闖入你家時,令嬡為了救父親與弟弟,也是膽色過人,知府大人有佳兒佳女若此,真是可喜可賀。”

  張保又是謙讓了一番,那位將軍不耐煩了:“我不是在恭唯你,而是在說實話。我有兩兒一女,除了大兒子要跟在我身邊學習實務外,另兩個孩子都與你的子女差不多年紀,我想讓他們交個朋友,也讓彼此有個進益,你道如何?”

  張保只能答應下來,他看了一眼兒子,見他臉上有些喜色,知道將軍家的公子小姐應該不難相處,便也放下了心。

  武丹正室夫人早逝,現在只有一個二房夫人在,朝廷是封了恭人的。佟氏帶著女兒去內院見那位溫氏夫人,恰好將軍小姐也在那里。

  這位小姐比淑甯大兩歲,算起來只比婉甯小兩個月,身材倒和她庶母一般高,長相俏麗。一雙美眸顧盼神飛。她穿著藕合色寬腳褲,玫瑰紫的薄長袍,水紅色的輕紗馬甲。一頭黑發在頭上盤了幾個麻花,垂向腦後。纏著彩色絲繩綁了兩個長辮,俏皮中又不失莊重。

  佟氏母女二人和對方見過禮,便坐下來說話。佟氏誇了那位小姐幾句,溫夫人也贊了淑甯幾句,兩位夫人來來回回地恭維了半日。才開始說些家長里短的話。

  淑甯在一旁聽得甚是無趣,卻又不得不裝作很感興趣的模樣,無意中轉頭望向那位將軍小姐,便看到她也是一副百無聊賴地樣子,剛好也望了過來,兩人相似一笑。

  那小姐便起身走過來,拉起淑甯道:“我聽你哥哥說起過你。我叫真珍,第一個字是真正的真,第二個字是珍珠的珍。這名字是我額娘生前起地,是說我是我們家真正的珍珠地意思。你呢?“

  淑甯抿著嘴笑道:“我叫淑甯,第一個字是淑女的淑。第二個字是甯靜的甯,這名字是我阿瑪起的。意思是希望我能長成嫻靜優雅的淑女。”

  真珍看了淑甯好一會兒。撲哧一聲笑了:“你地性子也很有趣,我剛才見你規規矩矩坐著的樣子。還以為你是個很悶的人呢。你哥哥總說自家妹子怎麼怎麼好,我聽了就煩,今日一見,果然不錯。咱們做好朋友吧?”

  淑甯倒有些喜歡她這種直爽的性格,自然說好。佟氏對溫氏說道:“小姐的性子真真直爽可愛,到底是武將人家的姑娘。”溫氏道:“我們姑娘就是太調皮了,不像令嬡,看著就覺得文雅乖巧。”

  真珍哂她一眼:“你又這樣說我了,我哪里不好了?”說罷福了一禮,告了聲罪,便拉著淑甯回自己房間說話。

  真珍的房間很大,里面東西也不少,可能是昨天才到,行李還沒有收拾好。地上散著放了幾個大箱子,里頭的東西還沒有拿出來,幾個丫環來往穿梭著搬運擺放東西,見了她們,都行禮問安。

  真珍一一點頭致意,拉著淑甯到里頭一間已收拾妥當的耳房坐下,又叫人看茶。

  淑甯細細打量這個房間,家俱不多,有一種優雅大氣地感覺,點綴著少許幾樣精致的擺飾,靠窗的案幾上,擺著圍棋地棋盤和棋子匣。

  真珍初時給人的感覺有些像肅云珠,但實際上地性情更貼近周茵蘭,為人直爽,卻又透著圓潤,待人也很和氣。方才進來地路上看到的那些箱子,有地里面裝了書,有新有舊;有的放著畫卷;有的裝著筆墨紙硯,案上也放了許多筆筒;有一個箱子還放了兩把琴。這位真珍小姐,比想象中的更多才多藝。

  她跟周茵蘭最不一樣的,是房間牆上還掛了根馬鞭,上面纏了紅繩,打了纓絡,把手處很光滑,顯然是常用的。

  真珍很快就回到房中坐下,笑道:“房間還沒收拾好,亂糟糟的,請別見怪。我叫她們去泡從京里帶來的好茶,我阿瑪不懂這些,讓他喝這個倒糟蹋了,還不如讓咱們享用。”

  一個清秀的丫環把茶送了上來,用的是精致的紫砂茶壺。淑甯小小抿了一口,果然口角沁香,叫人精神一爽,便道:“真是好茶,這是龍井?”真珍點了點頭:“這是雨前龍井,南京魏伯伯家里送過來的。”她笑了笑,“你倒嘗得出來,你哥哥在船上的時候,就把它當作是解渴的粗茶,真真暴殄天物。”淑甯笑道:“他一向不好這些,家里也沒這些個講究。我本來是不懂的,只是去年到別人家里做客時,嘗過一回罷了。”

  她再喝一口茶,道:“我瞧見你這里琴棋書畫都全了,姐姐可真了不起。”真珍擺擺手:“罷罷,我們少學外頭大人們的作派,恭維來恭維去的,沒完沒了。你若真這樣客氣,倒枉費了我的一片真心。”

  淑甯忙道:“並不是恭維,我是真羨慕姐姐。我早有心學琴棋書畫,可惜只有小時候在京里學過幾個月,只懂些皮毛。來了廣州以後,家母也想請一位好的先生,只是找不到合適的人選,略好些的,都讓別家請去了,因此只能溫習從前學過的東西,有認識的熟人會的,偶爾請他們指點幾句。這些年我做得最多的,不外乎廚藝女紅之類,都是俗事罷了。”

  真珍笑了:“俗事又如何?我還不如你呢。我在針線上頭只是平平,雖然好吃美食,卻不會做。”她頓了頓,兩手一拍,道:“我有主意了。教我琴棋書畫的都是家里的供奉,還有個教詩書的,如今也跟來了,不如你有空時就常來我家,陪我一起學,我不收你束修費,只是你做了什麼好吃的好玩的,都要算我一份,如何?”

  淑甯自然是喜出望外,忙道:“這當然好了,只是會不會太打攪了?”

  真珍搖搖頭:“沒什麼,橫豎我一個人學也悶得慌,先生們教一個人是教,教兩個人也是教,你來了我還有個伴呢。回頭我就跟阿瑪和姨娘說去,一准應的。”

  淑甯滿心歡喜,只是又有些擔心:“可是我只會一點皮毛,會不會拖慢你的進度?”

  真珍笑了:“你當我是誰?我也只不過學了點皮毛罷了。京中閨秀,誰不曾學過一點子皮毛?難不成真因為懂得彈兩首曲子,下幾盤棋,寫幾筆字,畫兩筆畫,就真成了才女不成?”

 




章節 八十六、新友

  淑寧非常贊同這句話,她想學這些東西多半是為了陶冶情操,才女就別想了。()。不過這樣一來,倒讓她想起了婉寧,那可不就是位「才女」麼?

  對面的真珍說完這話,臉色有些古怪,不好意思地笑笑說:「我可沒別的意思,我認得你堂姐,她可是真正的才女,寫的詩連有大學問的人都誇的。」

  看來真珍和她想到一塊兒去了。她自然不會想歪,婉寧是不是「才女」,她心裡很清楚,便說道:「你也認得我家二姐姐?我在京城時怎麼沒聽她說起?」憑真珍的家世,如果婉寧跟她交了朋友,應該會提起才對。

  真珍搖搖頭:「我雖然從小兒在京裡長大,但前幾年跟著外祖母住在別的地方,不在京裡,原來交下的朋友自然都疏遠了。我認識婉寧有幾年了,也曾在一塊兒玩過,可是後來,我覺得她不愛和我們這些女孩子一起玩,便很少找她了。」她頓了頓,笑道:「說起來真奇怪,我們這群女孩子裡頭,她似乎只跟玉敏要好,別人她都少理會呢。」

  淑寧笑笑道:「也許是性子不合吧?二姐性子要強,而玉敏姐姐我也見過,很和氣的一個人。」真珍歪著頭想想,道:「直說了吧,其實我覺得你這位二姐真有些奇怪。她從小兒就活潑大方,新奇的主意又多,懂得許多奇奇怪怪的東西,我們其實很喜歡與她一處玩。可認識久了,倒覺得她行事太有心計,瞧她結交的都是些什麼人啊?家世略差些的,都很難入她的眼。可她明明就是個大咧咧的性子,愛玩愛鬧地,對僕役下人。又向來和氣。要說是她自己有那樣的心計,實在讓人難以置信。我和幾個很少跟她一處玩的女孩子。都在私底下猜,該不會是你們家裡要她認識那些人地吧?」

  這位小姐心思倒敏銳,婉寧的性格原本應該沒那麼有心計,認識皇子和王公子弟多半是遵循清穿女定律而已,而且現在也沒那麼熱心了。

  淑寧道:「家里長輩們想什麼。我做小輩地怎麼會知道?不過家裡平時來往的人,也有很多家世不顯的,想來只是巧合,他們並不曾故意叫二姐結交高門大戶吧?」真珍不在乎地笑笑:「有沒有,有什麼要緊?家裡的長輩約束兒女在外交友,也是常事。咱們不談京城裡的這些彎彎繞繞,你給我講講廣州有什麼好玩地好吃的吧?我要在這裡呆上三年呢,可要好好逛一逛。」

  咦?她要呆足三年嗎?不是說她已經十三歲了,應該跟婉寧一樣是明年選秀吧?

  可能是看到淑寧疑惑的目光。真珍瞭然地道:「你是想問選秀的事吧?其實許多人都知道的,我阿瑪從小就伴隨聖駕,皇上早就下了恩旨。准我免選呢。」她抬起下巴,裝成一副很得意的樣子。「我阿瑪和哥哥們都最寵我的。所以說,我要嫁給什麼人。都是我自己說了算。那些文不成武不就、連我都比不上的紈褲子弟,休想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淑寧忍不住笑了,這個新朋友實在有趣。真珍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頭,說道:「你不會笑我臉皮厚吧?」淑寧搖搖頭:「怎麼會?這是應該的,大大方方說出來,有什麼要緊?」

  真珍聞言高興地說:「我就知道你跟別人不一樣,我在她們面前說這些話,都被她們取笑呢。」她站起身來朝房間外喊道:「涼珠,把我最愛吃地那幾樣糕點端上來。」然後回轉來對淑寧說:「你也嘗嘗我家的點心,這可是宮裡御用點心師傅親傳的手藝。」

  那可要好好嘗嘗。淑寧看著涼珠送上來地四樣糕點,覺得都做得十分精緻,味道也很好,她吃得津津有味。兩人正在邊吃邊談時,突然從遠處傳來一陣馬嘶聲。

  「這個是雪驄的聲音!」真珍立馬跳起來,叫道:「九兒,九兒,快去問問是怎麼回事!」一個小丫頭飛快地跑出去了,不一會兒回來報說:「姑娘,是二爺和端寧少爺騎著馬往馬場去了。」

  真珍跺跺腳:「這個二哥太過分了!要去騎馬怎麼不叫我?」回頭看到淑寧,臉紅了:「真對不住,我忘了自己還有客呢。」

  淑寧看到她嘴角還掛著點心屑卻不自知地樣子,撲哧一聲笑出來,真珍惱了:「唉呀,你怎麼笑我?我不是有意地啊!你還笑?還笑?」說到後頭,簡直要撲上來了。淑寧坐在凳子上,捂著肚子,指指自己的嘴角,真珍才發現自己嘴邊有點心屑,忙拿帕子抹了,才臉紅紅地坐下來,看著嘴角還在微微翹著地淑寧,氣得鼓起兩腮,望了一會兒,才忍不住自己也笑了。

  笑了一會兒,真珍訕訕地開口道:「其實我方才是急了,我那兩個哥哥,向來不愛帶我玩兒。我要騎馬,他們說怕摔著,我要學刀法劍法,他們又怕我被兵器傷到。其實我哪有那麼笨?」她抬眼望望淑寧,「我聽你哥哥說,他常帶你出去玩?你哥哥真好,不像我那兩個哥哥……」

  「我們兩個怎麼了?」一個身材高大的男子走了進來。淑寧一看,覺得他與將軍長得極像,只是年輕許多,猜想這是將軍的長子,便站起身來行禮。

  「大哥。」真珍站起來福了一福,「我也是在講實話,你們明明就不肯帶我玩麼。」

  果然是將軍的長子。他向淑寧點點頭:「這位是知府張保大人的千金吧?我是真珍的大哥崇思,我妹子在家裡被寵慣了,若有失禮處請別見怪。」

  淑寧斯斯文文地回答道:「崇思大哥客氣了,真珍姐姐性情直爽,小妹很喜歡與她相處。崇思看著妹妹得意地睨了他一眼,便摸摸她的頭,說道:「你們合得來。最好不過,她初來此地,人生地不熟。一個人怪寂寞的。我要跟阿瑪學辦事,二弟崇禮也有功課。難得陪她,請你多來作客吧。」

  見淑寧應了,他才轉頭對真珍道:「小沒良心的,我跟你二哥是怕你磕著碰著,偏你總是抱怨。枉費我們一片好意。」他點點妹妹的額頭,才告辭走了。

  真珍對兄長地背影做了個鬼臉,回過頭來對新朋友說道:「你別聽他的,我哪有這樣嬌氣?分明是他們小看我。」

  淑寧笑著點點頭,心裡暗想:真珍的兩位哥哥,其實也是妹控啊。我是很久沒出場地分割線

  淑寧與真珍成了手帕至交,常常上門作客,和她一起學習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有時也會做些點心當伴手禮。

  與真珍的交往。使淑寧回想起當年與周茵蘭一起渡過地美好時光。只可惜她與周茵蘭分隔兩地,已有三年多不曾見面了。張保偶爾會與周文山聯繫,使兩個女孩子有了通信的機會。但一年下來,最多也就兩三回而已。因此淑寧分外珍惜與新朋友的友誼。

  端寧與崇思崇禮也很合得來。尤其跟崇禮要好。崇禮跟他兄長相比,書卷氣更濃一些。他常常與端寧一起溫習功課和練習武藝騎射。他長於兵法騎術。但四書五經和箭術卻是端寧佔優,兩人彼此都不服氣,三天兩頭就要比試一番。

  佟氏對他們之間的交往是樂見其成的,都是品行端正地孩子,不會做什麼危險的事,更何況,她本身就跟溫夫人很合得來,還穿針引線,為她引見了其他幾位官家女眷,溫夫人也因此很快在城中官夫人社交圈子內站穩了腳跟,私底下很感謝佟氏。除了在一起學習詩書才藝,淑寧偶爾也會隨真珍一起外出,甚至會拉上兩位兄長到遠一點的地方去。他們上過越秀山看鎮海樓,進過南園欣賞園林美景、贍仰詩家名作,也去過增城品嚐荔枝佳果,到大街小巷的茶樓雅間裡吃過嶺南美食。

  熟悉廣州城的阿松被虎子拉來做嚮導,將軍府派了兩個久居本地的侍衛跟在他們身邊,另外又帶了好些從人,既有人領路,又有人安排飲食和休息的地方,四個半大孩子都玩得很盡興。

  不久,淑寧向其他人提議到十三行碼頭去。端寧在來廣州的路上已經知道大海是什麼樣子的了,但對於西洋地大船還是覺得很新鮮,因此第一個贊成。崇禮真珍二人早就聽說十三行富庶,便也打算去開開眼界。四人找了個風和日麗的好天氣,坐了馬車往白鵝潭去。中途淑寧提出請求,先轉去一家小小的英國教堂,那裡有一位她認識地英國傳教士,幾個月前就傳信說弄到了她想要的書。

  這位英國傳教士名叫懷特.布切爾,約有三十來歲,文質彬彬,瘦高個兒,膚色透著不健康地白。他懂一些醫術,偶爾會幫附近地民眾看些小病,因此在這一帶名聲不錯。

  他以一種恰當的熱情態度接待了來訪地淑寧一行,把她想要的書交給她,並高高興興地收下了作為報酬的一罐茶葉。

  懷特在廣州已住了兩年,學會了不少粵語,但官話只會些簡單的句子。淑寧用斷斷續續、結結巴巴的英語跟他談了幾句,結果端寧、崇禮和真珍都很驚訝地望著她。真珍還說:「淑妹妹,想不到你這麼能幹,連洋人的話都學會了。」

  淑寧小聲地說:「只會很簡單的,聽得多了,自然就會了。」實際上她心中慚愧得很,穿越十年,英語都忘得差不多了,只記得最基本的句式和最常用的詞彙,如果現在穿回去,她都沒臉說自己是學這個的了。

  懷特只跟他們談了一會兒,就不得不告退了,有信徒前來找他。真珍打量著這個有些寒酸的小教堂,不解道:「我在京中也見過洋人的教堂,比這裡好多了,而且信眾也多,怎麼這裡好像很少有人來?」

  淑寧解釋道:「懷特是英國人,他們信奉的國教和其他西洋國家信奉的有些不同,並不奉天主教廷為尊。我聽說他們國家前些年一個國王因為想要重尊天主教,還被國民推翻,另找了一個國王。廣州英國人不多,其他國家的洋人多是以教廷為尊的,這裡自然不如其他教堂熱鬧。」

  崇禮皺皺眉,道:「這些洋人怎麼敢如此無法無天,竟連國王都敢推翻?妹妹以後還是不要來這種地方的好。」

  真珍揚揚眉:「我要和淑寧妹妹在一處,她去哪裡我便去哪裡,用不著你管。」

  崇禮知道自己說話語氣不對,反惹到了自家妹子,只好低聲下氣地向她陪罪。淑寧笑道:「我到這裡來,不過是想知道些西洋國家的風土人情,開開眼界罷了,又不是要信奉洋教,若要信,還不如隨我額娘拜觀音菩薩。崇禮哥不必擔心,我不會帶真珍姐做些傻事的。」

  崇禮見妹子睨了自己一眼,忙對淑寧道:「是我錯了,淑妹妹最是穩妥的人,怎會造次?請兩位妹妹饒了我吧。」說罷連連作輯。

  兩個女孩子都笑了,端寧打圓場道:「好了好了,我們還要去碼頭呢,再磨蹭下去,太陽就要下山了。」








章節 八十七、見聞

  碼頭沿江岸排了一長排大船,踩著木板上下搬運貨物的腳夫不知凡幾,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1--6--K小說網,電腦站www,16k,cn更新最快]。

  真珍看到這裡熱鬧,便對哥哥說:「船真多,跟那天咱們上岸的天字碼頭大不一樣。」崇禮哂道:「那是當然,天字碼頭只迎官家,哪裡有那麼多來廣州的官?」真珍撇撇嘴,拉著淑寧道:「好妹妹,我們不如上船去看看如何?光是遠遠的看,有什麼意思?」

  淑寧瞥見跟在一旁的侍衛大哥一臉為難的樣子,便笑道:「我們家平日認得的一個買辦,在附近有商行的,咱們問問他去。」真珍大喜。端寧問道:「可是那位姓霍的商人?」淑寧點點頭:「平日裡咱們跟京裡通信,倒有一半是托他帶到杭州去轉寄的,他夫人常來請安,因此還算熟。」端寧點點頭。

  霍買辦是個中年人,身材有些微胖,一張圓臉上兩隻彎彎的笑眼,說話和氣,很是討人喜歡。他見了淑寧,先打招呼道:「淑寧小姐怎麼有空來?幾個月不見,長高了許多。大人和夫人可好?小少爺身子還算康健吧?前兒得了一個玩意兒,我還想著趕明兒送給小少爺耍呢。」轉頭看看其他幾個人,目光停留在端寧身上:「這位是你哥哥不是?我瞧著就跟大人一個印子出來似的,瞧這氣派,真是一表人材。」

  端寧點頭致意,淑寧行了一禮,道:「霍先生,你身體可好?許久不見了,昨兒個我額娘還問霍夫人怎麼不來坐呢。」

  「這不是天熱麼?賤內到鄉下避暑去了,等她回來。我就讓她到府上請安去。」他看了看後面的崇禮和真珍,「這兩位是哪家的公子小姐?瞧著好模樣。」

  淑寧作了介紹,霍買辦頓時肅然起敬。聽說他們是想上西洋大船上參觀一下,一口答應下來。過了片刻。便有了回信,有一艘西班牙來的大船願意接待。

  上了船,風景自與船下看的不同。可惜他們只能在甲板上參觀,霍買辦勸他們不要到底下去,因為那裡有許多船員住著。「都是些粗人。」他說道。「萬一衝撞了兩位小姐就不好了。」兩個少爺聽了,心中有數。

  淑寧一行在甲板上逛了一圈,真珍還在船長室裡摸了摸船舵,冷不防看到船倉入口處,有兩個小小地身影在躲躲閃閃,仔細一看,卻是兩個七八歲大的小男孩,黑色頭髮,碧綠的眼睛。長得一模一樣,卻是一對雙生子。

  淑寧也看見了那兩個小孩子,覺得很可愛。他們縮頭縮腦地打量著上船地一行人。不時交談幾句,笑得像天使一樣。真珍走出船長室。向他們招招手。他們遲疑了一會兒,便拉拉扯扯地走了過來。

  霍買辦看了笑道:「應該是船長的兩個兒子。長年跟著父親在外遊歷,見識過地東西比咱們還多呢。」

  近看越發覺得那兩個孩子的大眼睛綠得像寶石一樣,真珍看了很喜歡,便叫跟來的小丫頭九兒給他們幾顆糖糕。九兒磨蹭半天才把東西遞到他們手裡,然後馬上縮手躲回後頭,兩個孩子一笑跑了。

  真珍覺得九兒害她丟了面子,就數落道:「你這是做什麼?小家子氣!」九兒嚅嚅道:「姑娘,他們長著綠色眼睛,我看了害怕。」真珍又好氣又好笑:「怕什麼?瞧他們長得多討人喜歡,我看比你還好看呢!」

  她轉過頭對淑寧說道:「我覺得他們的眼睛真好看,妹妹說是不是?」淑寧點點頭,崇禮卻一副無奈的樣子:「好看就好看,你死盯著人家做什麼?我看他們是被你嚇跑地。」說罷忙躲開妹妹的魔爪。

  霍買辦還是那副笑咪咪的樣子,又把他們迎下了船,然後便邀他們到自己的商行去看看。穿過一排富有西方色彩的小樓,後面就是人稱「十三行街」的地方,有許多商行在這裡裝貨卸貨。一路走過去,可以看到有的商行做的是茶葉生意,有的則是生絲和松江棉布,有幾家門前放著幾個大木箱,還沒有釘上蓋子,裡頭一堆棉絮,隱隱露出幾個嵌金絲描彩繪地瓷器。

  沒多久就到了霍家商行。其實這位霍買辦,並不是十三行中任何一行的老闆,不過跟其中兩家有些關係,便靠了它們做生意,每年分些買辦的活去做,又從它們那裡得些洋貨,販到蘇杭一帶去賣。他地商行不大,一進去就是個談生意的小廳,幾個賬房先生模樣地人紛紛請安問好。

  淑寧一行人把大部分隨從都留在外間,只帶了虎子和九兒,跟著霍買辦拐了幾道彎,經過幾重守衛,才到了一個房間,這裡不但有桌椅,還有幾架子地瓷器和玉雕。他見淑寧和真珍都在看那座極精細的山水玉雕,便道:「這個是江南地王老爺子訂的,是用整塊上等緬甸玉雕成,兩位小姐若喜歡這雕工,儘管跟我說,我有熟識的匠人,手藝是一等一的好。」

  崇禮過來看了一眼那玉雕,也有些動容:「這玉雕可不是凡品,做貢品都綽綽有餘了,那王老爺子是什麼人物?」霍買辦答道:「是江南鹽商總會的會長,聽說也是位手眼通天的人物,不過具體如何,就不是我一個小小的行商能知道的了。崇禮不作聲,便打量起周圍的擺設來。端寧坐下後,看到桌子上有一個緊蓋著的楠木盒子,有些好奇。霍買辦見狀笑笑,便打開了盒子給他瞧,卻是一整盒各色寶石,閃爍著五彩光芒。

  「這是今兒一早,一個和我熟識的洋商送過來的,還未入庫,回頭會有幾位朋友來挑。」他說道。

  淑寧和真珍也走了過來,不受珠寶吸引的女性真的很少。真珍指著一塊綠寶石問淑寧道:「妹妹快看,這個像不像方纔那兩個孩子的眼睛?」

  淑寧點點頭。地確很像。那霍買辦見真珍似乎很喜歡,便說:「小姐喜歡就拿去吧,一塊半塊不算什麼。」

  真珍一愣。板起了臉:「我不要。」崇禮皺著眉說道:「我妹妹不過是隨口一說,你要把這麼貴重的東西送給她。難道想要藉機賄賂我們不成?」

  霍買辦忙搖手道:「不敢不敢,誤會誤會,我是見小姐喜歡才這樣說的,這東西在外頭是貴重,但我拿到手。還真不費什麼錢,若公子小姐覺得不妥,我也就不提了。」

  崇禮和真珍兄妹臉色略好些,但很快就提出告辭了。回家地路上,崇禮問淑寧道:「方纔那個姓霍的,你們家與他相識,我也不好說什麼,但他第一次見我們,就這樣明目張膽地賄賂。實在不像什麼好人,你們家還是少與他往來吧。」

  淑寧笑道:「這個我知道,其實他方才多半是在故意討好你們。若說是賄賂,出手就太低了。那一塊綠寶石算什麼?少說也要弄上一匣子。」

  真珍驚訝道:「那寶石足有鴿子蛋大小。還不算什麼?」淑寧點點頭:「在外頭是很值錢,但他是不會在乎地。我曾聽他說。英國的東印度公司有一個股東,常年住在印度,每年都要到廣州來一兩回。那人最愛茶,有一回霍買辦送了他一盒子貢茶,他還禮的時候就用那盒子裝了滿滿一盒的寶石,最小的那顆都有我指甲蓋那般大小。自那次後霍買辦便常送茶給那人,也得了不少好寶石,在十三行一帶算是頂有名地。方纔那顆綠寶石,在他看來不過是一點子茶葉錢,的確是不算什麼。」

  真珍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他好像不怎麼把那盒寶石放在心上,就那樣放在桌上,也不上個鎖。」淑寧道:「你以為他那裡容易進麼?沒瞧見那一路上的守衛?那可不是普通人能對付得了的。」她頓了頓,抿嘴對真珍笑道:「在這裡,十三行的商人給官家送禮是常事,你阿瑪初來乍到,他們不知他脾氣,會觀望一陣子。你們方才在那裡說的話做的事,他們很快就會打聽到了。必有人上你家拜訪的,你跟家裡打聲招呼,也好有個準備。真珍點點頭,崇禮則若有所思。

  回到家,淑寧拉著端寧問:「哥哥,最近我們出門,你怎麼那麼安靜?看著不像以前。」端寧愣住了,然後笑道:「習慣了,這幾年常跟著瑪法出門,都不怎麼敢開口。」他沉默了一下,便悄聲問道:「那個霍買辦,跟咱們家的關係,不僅僅是幫我們送封信這麼簡單吧?」淑寧也小聲回答道:「哥哥知道也沒什麼,別告訴人去。其實別人常送禮來咱們家,裡頭有不少洋貨或貴重地東西,我們用不了的,就會托他拿到蘇杭一帶去賣。他人挺和氣,就是圓滑些,其實並不壞,哥哥不必擔心。」端寧想了想,點點頭。

  素雲走到前院,看到他們兄妹倆在,便道:「說什麼悄悄話呢?太太正問起你們呢,快進去吧。」

  兩兄妹進到上房,便聽到佟氏說:「你們回來了?剛好,來幫幫眼,看這幾匹綢子哪個好?」淑寧見都是大紅綢,便問道:「又不是過年,拿這大紅的做什麼?誰家辦喜事麼?」

  佟氏點點她地腦門,道:「小沒良心的,你難道忘了?是蘇先生要成親。」

  原來蘇萬達地婚期原本是要提前地,誰知先是天地會作亂,然後張保接任知府,公務繁忙,抽不出時間來辦喜事。好不容易安頓下來了,卻又遇上張保被新來的吳同知鬧得頭痛不已地事,婚事便拖到了現在。

  新來的同知吳寅成,跟往常熟識的廣州府官有些不一樣,是個典型的讀書人,愛附庸風雅,言談舉止也是文縐縐的,偏偏不懂實務,剛上任不到幾天,就把公務弄得亂糟糟的。他堅持同知的職責,要伸手管刑名偵破,把農事丟回給蘇通判,可他自己對律法方面也是一知半解,把蘇通判辦到一半的案子弄得一團糟,氣得蘇通判在張保面前告了幾次狀。

  可惜張保卻拿這位吳同知沒轍。他原是肇慶府的人,那裡是兩廣總督衙門駐地,他能被派來坐這個位子,自然是兩廣總督石琳跟前得意的人。張保頭上壓著兩廣總督和廣東巡撫兩座大山,儘管與武丹有些交情,也不敢造次,只好忍了下來。為了減少麻煩,他好說歹說,把農事水利攬回到自己身上,又勸吳同知把刑名偵破交回給蘇通判,他只管升堂問案和寫公文就好。吳同知見自己應得的好處一點不少,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做起了甩手掌櫃。

  可憐張保在廣州為官數年,人脈資歷都有,出身又高,政績也不錯,加上他人不貪心,常把好處分給底下的人,才在短時間內獲得上下各人支持,坐穩了知府的位子。即使如此,還是有無可奈何的事。

  為了感謝蘇先生一直以來對他的幫助,張保早與蘇通判約好,要好好辦一回喜事。當日在最好的酒樓包了一層樓,擺下三十桌酒席,果然高朋滿座,熱鬧非凡,連將軍大人都使人送了一對玉杯來做賀禮,蘇陳兩家都覺得倍有面子。

  張保正與人勸酒,趙阿生忽然來了,耳語幾句,便看到張保臉色鐵青起來。

 





章節 八十八、金鐘

  他什麼也沒說,只命長貴到女眷那邊向佟氏交待一聲,悄悄拉了蘇通判出去了。[1--6--K小說網,電腦站www,16k,cn更新最快]。長福跟著陳家人招呼外頭客人,裡頭又有幾家夫人照應,並沒有引起騷動。淑寧雖有些奇怪,但也只是在猜說不定是有緊急公務。

  張保與蘇通判兩人一直到散席還沒回來,部分客人有些不安,蘇先生心知有異,裝作無事的樣子送走了賓客,又讓人安排陳家人的住宿。佟氏早在後衙旁邊整理出一個小院,作為他新婚後的住所,當夜順利度過。

  張保直到四更天才回,匆匆睡了,第二天又是一早出了門。端寧上午才從衙役那裡打聽到消息,居然是巡撫衙門的一號重牢被燒,死了兩個獄吏,大半犯人都跑了,其中就包括天地會的人。

  不論是撫衙還是府衙,都派出所有人在城內搜尋了一晚,軍隊也派人幫忙,到了中午,已抓回一半逃走的犯人,但天地會的人卻不見蹤影。蘇通判根據種種蛛絲螞跡判斷,極可能有武林高手在監牢內外幾處地方縱火,並把受過大刑行走不便的犯人救走的。整個官府都動員起來,客棧、寺廟、民居、破屋等都是重點搜查地點,城門也實行戒嚴接下來的十多天裡,廣州城內都一直持續著這種冷肅的氣氛,連周邊的鄉鎮都受到了影響。幾個孩子的出遊計劃也被迫取消。淑寧專心在家練習新學的琴曲《良宵引》以及行書書法,閒時便做些針線。而端寧除了讀書,便是在院子裡架起靶子練習射箭。

  經過兩場狂風暴雨後,天氣再度放晴。外面傳來消息,官府抓住了逃走的幾個重犯。雖然走脫了兩人,卻當場殺死了一個來救人的天地會高手。城內的搜捕漸漸平息下來,生活又恢復到了從前地樣子。

  七夕將至。幾位官家夫人約好,要合辦今年的七姐會。讓各家的女兒比比手藝。真珍寫了貼子邀淑寧去她家,商量要做些什麼。

  淑寧接到貼子地時候,正在擺弄霍買辦剛剛送來的一把古琴。這琴雖不是非常貴重,但音色悅耳,也是難得地佳品。不得不說。這位霍買辦實在是個很會討好人的人,而且很有分寸。

  淑寧下午到了將軍府,一看到真珍,正要告訴她自己有了琴,不需要再借用她的了,卻被真珍一把拉住就往裡頭拖,還說:「快來,有好東西給你瞧。」

  淑寧被她拉著不知拐了幾個彎,穿過幾個廳房。才來到一個花廳模樣的地方,四周都有衛兵把守,但見了真珍。都不敢攔。

  花廳正中擺放著一架西洋大鐘,讓人眼前一亮。那西洋鐘足有兩米高。通體鍍金。共分三層。上層是個金碧輝煌的小屋子,雕花呈蔓籐狀。上頭鑲嵌著各色寶石,一扇小窗緊閉。中層則是鍾身,鐘面佈滿碎鑽,黑色晶體拼成地羅馬數字和烏金指針,在白色鑽面上顯得格外顯眼。下層也是金色雕花,四面分別刻了四個西方神話故事的人物情節,底座用黑桃木製成,打磨得光可鑒人。

  淑寧盯著上層的窗子,問道:「是不是整點的時候,這窗裡就會蹦出什麼東西來?」真珍驚詫道:「你怎麼知道的?先不管這個,馬上就要整點,咱們好好看著吧。」

  她話音剛落,鐘聲就響了,敲了兩下,然後小窗自動打開,冒出一個鳥窩來,裡頭三隻彩色小鳥,不知是用什麼做的,表面還粘著真正的羽毛,張著嘴作叫喚狀,大鐘內部則響起一首歡快的曲子,唱了有差不多一分鐘時間,才自動縮回去,關上窗子。

  真是傑作,無論是工藝還是美術價值,絕對是當世首屈一指的作品。雖然聽說過清宮有這樣地精緻西洋鐘,但這麼近距離地觀賞,仍令淑寧讚歎不已。

  看到她毫不掩飾的讚歎之色,真珍高興地說:「很有趣,對不對?這是法蘭西國進貢的,再過幾天就要送到京城去了。我現在天天都掐著時辰來看,能多看一眼是一眼呢。阿瑪總叫我不要來,我就自個兒溜過來看。」說罷轉過頭去繼續觀賞大鐘。

  她歎息道:「可惜這上頭地字我不大認得,聽說是外國人的數字,我阿瑪曾經想過要換成咱們地文字,可工匠們都怕弄壞了,不敢動手呢。」

  淑寧低頭打量那些羅馬數字,道:「其實看慣了,還是很容易認出來地,如果想換字,挖掉原字的話,地確容易弄壞鐘面,倒不如用一層金銀薄片之類的東西蓋住原字,再在薄片上做文章好了。」真珍點點頭:「有幾個師爺也是這樣說的,只不過阿瑪最終決定不換,他說皇上認得這些字,不妨事。」

  她頓了頓,又道:「如果有刻著咱們本國文字的自鳴鐘就好了,我家上房也有一個小的,上頭連數字都沒有,就只有幾顆寶石作標記。可惜這東西太貴了,我家那個小的還是御賜的呢,外面的隨便一架就要上萬兩。」

  淑寧想了想,便道:「其實西洋的鐘錶匠不少,招幾個來,再加上咱們自己的珠寶匠人,也可以做出咱們的自鳴鐘來,這豈不是比用大價錢從國外買的強?再說,咱們自己有了自鳴鐘,也可以拿來賣錢,甚至賣回西洋去也行啊。」真珍聞言笑道:「你這算盤倒打得精,人家洋人都拿它來換茶葉瓷器的,你卻要搶人家的飯碗。」兩個女孩子笑成一團。

  「我看這個主意不錯。」入口處突然傳來一把男聲,兩人嚇了一跳,回頭一看,卻是男主人武丹。淑寧連忙施了一禮,武丹擺擺手,道:「淑寧侄女有空常來玩吧,小女也好有個伴。」然後轉過頭,對女兒板起了臉:「我早說過不要總是來看這鐘。若是不小心碰壞了可怎麼辦?這是要進上的。」

  真珍吐吐小舌,應了一聲「知道了」,便拉著淑寧跑了。淑寧連個告別的機會都沒有。

  到了真珍的閨房,春杏早在那裡等半日了。對淑寧抱怨說:「姑娘跑到哪裡去了,卻讓我好找,如果不是涼珠姐姐帶我進來,我就要在大門口傻站了。」真珍笑道:「這是我的不是,把你家姑娘拐跑了。我向你陪罪吧?」春杏忙稱不敢,又說:「我們姑娘帶了幾樣點心過來,涼珠姐姐剛叫廚房去蒸,請珍大姑娘嘗嘗。」真珍大喜,忙催人泡茶去。

  涼珠不一會兒就把點心送上來了,分別是四樣百花餃、一款粉皮羅漢齋春卷,一款紫菜卷、一款冬菇餡地燒賣和一碗酸辣涼皮。真珍每樣都嘗了一點,誇讚一番,又指著那碟春卷問道:「這個裡頭是胡蘿蔔絲和香菇絲吧?是全素的?」淑寧點點頭:「煮餡料時用的是花生油。是預備我額娘吃齋用地。」

  真珍便指著那春卷和燒賣對涼珠道:「這兩個你送去給二娘嘗嘗。」涼珠笑著收了去,真珍又轉頭對淑寧道:「你別生氣,我二娘平日最喜歡吃胡蘿蔔和香菇。最近胃口又不好,我送去給她嘗嘗。說不定會開胃些。」

  淑寧抿著嘴笑道:「我不生氣。給你的東西,你愛給誰就給誰。只是你平日嘴硬。其實對這位二娘也是挺好地嘛。」真珍微微笑道:「人心肉長,我雖然掛念親生額娘,但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她真心待我,我也會真心待她,一家人和和氣氣過日子就好了,天天明爭暗鬥的,有什麼意思?」

  淑寧點點頭,忽地想起:「我還沒向二夫人請安呢。」真珍卻道:「我替你說就是了,她正躺著養神呢,要見你,又要起身穿衣梳頭,倒累著她了,你平日常來的,不妨事。」

  兩人又說了一會兒話,商量著七姐會時做什麼東西。淑寧早想好了做一副繡屏,真珍不擅女紅,就決定用小珠子串個美人,當即就叫來一個叫卞財的副管事,讓他去購買各色玻璃小珠子。

  不料那卞財聽了吩咐,卻說道:「姑娘是要在七姐會上掙綵頭地,奴才不懂這些,若買回來的珠子不合用,倒誤了姑娘的事。奴才知道一家首飾鋪子,賣的玻璃珠子,論顏色形狀質地大小,都是全城最好最全的,坐馬車去不過兩刻鐘功夫。如今天色還早,不如姑娘親自去挑吧?」

  真珍聽了有理,便即刻準備出發,淑寧也一起去幫幫眼。出到大門,卻正好撞上崇禮和端寧從外頭進來。崇禮聽說妹妹要上街,皺皺眉,要跟著一塊去,真珍無可奈何地應了。端寧自然也一起走。

  那家鋪子的玻璃珠果然品種齊全,淑寧幫著挑了一會兒,發現那個卞財眼光更好,便不再多開口。崇禮和端寧兩人無聊地在店裡逛,突然聽到門口的馬車那裡傳來一陣喧嘩,崇禮皺皺眉,便走出去問是怎麼回事。

  原來是隔壁鋪子要卸貨,嫌他們的馬車礙事,要他們移開。那車伕在武丹家侍候多年,哪裡受過這等氣,便和人家對罵起來。崇禮問清楚後,斥道:「什麼大事?也在這裡鬧個不停,你只管停在前面就是,這兩步路,我們還走得了。」

  那車伕嚅嚅地應著去了,鄰鋪的人見崇禮氣派不凡,己方又佔了上風,也不欲多事,作了一輯便去了。

  待崇禮回到店裡時,淑寧和端寧已經商量好了買下一對香木簪,送給小劉氏當作生日禮物。小劉氏自進了門,一直安份守己,佟氏對她很好,連帶地端寧淑寧兄妹也十分尊敬這位名義上的庶母。

  真珍很快就挑完了珠子,淑寧見那裝珠的匣子裡雖然也有各色珠子,但最多地卻是金色的,便有些詫異,難不成她要做個黃金美人嗎?真珍卻擺出一副神秘地樣子,道:「你到時候就知道了。」淑寧只好壓下自己心中地疑惑。

  四人外帶兩個從人,出了店門便往馬車方向走。冷不防迎面來了一輛馬車,馬受了驚,車上的人大聲呼喊,沿途行人紛紛走避。淑寧被幾個行人擠得與眾人失散,退到了旁邊一條小巷子裡,著急地掂起腳尋找哥哥和好友地身影,卻聽到身後傳來幾陣聲響。

  她心裡有些發毛,憋著氣轉過身去看,卻見到一個人趴在地上。這條巷子本是死路,沒什麼人來,地上也堆放著各種雜物,兩邊房子的屋簷遮住了陽光,倒顯得這裡光線昏暗。那人披頭散髮,穿得破破爛爛的,低伏著頭,手上腳上俱是傷口,滲出幾縷血絲。

  那人聽見聲響,抬頭望了望,本是不在意地重新低下頭,卻忽然征住,再抬起頭來看,抖了幾下,縮著退到更角落的地方。

  淑寧看得有些奇怪,難道這人認識自己?便小心往前走了兩步,忽然想起,方纔那人露出的臉,雖然烏青處處,卻掩不住本來的清秀眉目,分明就是那位「美人」旦角演員。

  他不是跟天地會的人在一起麼?怎麼會淪落到這個地步?淑寧有些記恨當日受的驚嚇與傷害,但想到他曾經幫自己父親求情,又覺得他不失為一個好人,如今落到這個地步,實在可憐。

  她腦中一片混亂,但時間卻不容許她多想,她已經能聽到哥哥和春杏叫喚自己的聲音,咬咬牙,她飛快地從袖中抽出荷包,掏了兩塊碎銀子和十來個銅錢,往前幾步放在地上,低聲道:「你好自為之吧。」便匆匆走了,不再理會身後傳來的低低的哽咽聲。

  她不是聖人,不想去做多餘的事,給他一點錢,如果運氣好,說不定能撐上些時日,但他日後境遇如何,就要看他的造化了。說到底,他對她而言,不過是個路人甲。

  她已經看到哥哥和真珍兄妹了,便把這段偶遇拋在一邊,揮動帕子向他們跑去。







章節 八十九、投資

  淑寧坐在馬車裡,第二十七次向真珍看去。(1^6^K^小說網更新最快)。從剛剛開始,真珍臉上一直帶著奇怪的紅暈,也不怎麼說話,只是安靜地坐在那裡,嘴角含笑。

  「真珍姐姐,你怎麼了?臉怎麼這樣紅?」淑寧忍不住問道。

  真珍有點慌:「沒什麼,臉很紅麼?或許是天太熱了。」她揮動帕子扇了兩扇,「會不會是又要下雨了?怎麼這麼悶熱呢?」

  淑寧無語地看著被微風吹起的窗簾,再一次肯定真珍有問題。

  不久,端寧的聲音在馬車外響起:「到將軍府了,妹妹,我們直接換馬車回去吧,不再進府打攪了。」淑寧應了一聲,卻發現真珍臉更紅了。

  匆匆向真珍與崇禮告別,淑寧上了自家馬車,正準備走人,卻聽到崇禮問妹妹道:「妹妹很熱麼?是中暑了吧?早就叫你別出門了。」

  「二哥就會整天管著我,我每回出門你都要跟著,說是要護著我的安全,可方纔那馬車衝過來的時候,你又在哪裡?若不是端寧大哥拚命護住我,我就要受傷了。」

  「我不是被人擠遠了麼?這次是我的不是,絕不會有下一次的。」

  然後只聽得真珍哼了一聲,就往門裡去了。淑寧掃了一眼端寧手上的兩處小小的擦傷,抬頭望著他笑道:「哎呀,我怎麼覺得哥哥臉上長著大大的桃花呢?」

  端寧捏捏妹妹的鼻子,道:「你眼花了。」然後輕輕把她推進馬車,放下簾子,吆喝著車伕走人。淑寧在車中偷笑。我是回到家中的分割線

  回到家時,已經是傍晚了。淑寧匆匆趕了春杏去廚房,便和端寧一起到正房給母親請安。佟氏略皺眉道:「怎麼這樣晚?今兒林廚子告假,春杏不在。差點沒人做飯,幸好阿銀來了。主動說要幫忙,不然晚飯怎麼辦?」

  淑寧忘道:「是我錯了,下回一定早些回來。阿銀姐怎麼來了?」佟氏道:「是來借銀子的。她家地麵攤已經收了,聽說她爹為人太老實,別人來問那粉面怎麼做。他都一五一十地告訴人家,結果別家麵店酒樓都學會了。她家只是小本生意,哪裡鬥得過人家,只能靠著熟客掙些錢,前些日子生意難做,阿銀便索性收了攤。如今她看中一處店面,位置極好,已下了訂銀,只是本錢不夠。便來求我。」

  端寧想了想,便說:「她是單來借銀子的,還是要求我們入股?若是單借銀子倒無妨。但入股就算了吧。」

  佟氏點點頭:「我也是這樣說,便許了她三百兩銀子。但明說了不許她打著咱家的旗號去買鋪子開店。你們阿瑪剛當上知府不久。頭上還有好幾位大人壓著,別讓人抓住了把柄。」

  淑寧問:「不打旗號。單入股也不行麼?」佟氏笑道:「你打量著這麼容易呢?你阿瑪在城中又不是一人獨大,還是省事些好,阿銀開家小小地麵店而已,能掙多少錢?還是算了。」

  淑寧想想也是,開個麵攤子都會被人套了秘方去,開麵店恐怕也只是小打小鬧而已。阿銀廚藝出眾,人也聰明,但在經營管理方面的確不太擅長。

  晚飯很豐盛,阿銀手藝越發好了,全家人都吃得很開心。阿銀拿到銀票,雖有些遺憾,還是高高興興地告辭走了。

  幾天後地七姐會,各家小姐都使出渾身解數,做出最精巧的手工來比拚。淑寧的繡屏一共四幅,繡的是梅蘭菊竹,因用了些珠兒線,又嵌了各色珠子在上頭,也算是別出心裁,很受好評,佟氏在眾夫人當中倍覺臉上有光。

  然而最終奪魁的,卻是真珍。她用極細地銅絲與金色玻璃珠子,做出一個一尺來高的西洋鐘模型,與那天給淑寧看的貢品大鐘一模一樣,連上層小屋的蔓籐與寶石,都用彩色珠子串了出來,窗子也是能打開的,裡頭也有鳥窩與小鳥。整個模型本身就已經是難得的藝術品了。

  有幾個早聽說真珍不擅女紅,就存了輕視之心的女孩子,一看到這金珠西洋鐘,都傻了眼。許多人圍著看,驚歎不已。淑寧見好友奪魁,也替她高興,拉著真珍的手說:「做得真好,若你真做美人,倒不如這個好看了。」真珍有點得意地笑了:那當然,串了我三天呢,可累壞了,如今看著她們的樣子,倒覺得這幾日地辛苦都是值得的。「我是第二天的分割線

  第二天,淑寧帶著琴到真珍家上課,卻看到真珍和溫氏都坐在花廳裡,那個卞財也在,正商量著什麼。真珍招手把淑寧叫過去,請她坐下一起聽。

  原來卞財因提議真珍做金珠西洋鐘,使她在七姐會上奪魁,溫氏與真珍都要獎賞他,但卞財卻提出了另一個建議,想借用府內點心師傅地兩個徒弟,再求一筆本錢,在城裡開個茶樓,求她們准許。

  真珍悄悄在淑寧耳邊說:「他老子是家裡的總管,為了以示公平,從來只有打壓兒子地,他如今三十多歲了,才混到副管事地職位,定是想著要另找法子出頭。」

  只聽得那卞財對溫氏勸說道:「奴才絕沒有打著府裡的名頭去混錢地打算,實是府裡開銷不小,大人又總想著要為皇上籌備軍資,便是收了什麼好處,都是給皇上留著。奴才別的本事沒有,但在經營上頭還有些心得,年輕時也開過酒樓。只是為了回府裡侍候,才轉賣了。如今奴才已經把城內大大小小的酒家食店摸了個遍,早就胸有成竹了。求二太太放手讓奴才試一試。有了宮裡御廚的傳人坐鎮,難道還怕沒生意麼?」

  溫氏有些猶豫。像他們這樣的人家,通過奴僕做生意也是常事,但廣州對他們而言是個陌生地地方,能不能做得來還是個問題。

  真珍望著卞財道:「若只給你一筆錢,你不告訴人你是從將軍府出來的。當真能做得來生意麼?一個茶樓,能賺多少銀子?」

  卞財忙道:「一定能的,奴才看了好些時日了,本地地富貴人家都愛去茶樓酒樓,喝茶吃飯,又能商量正事。奴才看著十三行一帶富人多如牛毛,在那附近開店最好。況且能吃上宮裡的點心,那些有錢人豈有不來地?」

  真珍冷笑一聲:「你還真打算拿宮裡的點心去忽悠人?那些點心雖好,做起來卻費事。又要用無數好材料,你要真照著宮裡的方子做,給你五千兩還不夠賠的。若不按那方子做,便是騙人了。何況那兩個點心學徒。功夫還不到家呢。就算那些客人一時看著新鮮。來光顧你,沒幾天就忘到腦後了。二娘虧了銀子,卻找誰訴苦去?」

  卞財聽得一身冷汗,陪笑道:「既如此,點心不可行,就做酒樓也好,城裡幾十家酒樓,過半是日進斗金的,開酒樓奴才也熟。」真珍又皺了眉頭:「上哪兒找好廚子去?難不成用家裡地?少來,這裡海鮮水產最多,偏家裡的廚子做得那一個難吃,叫人知道了,倒嘲笑咱們家。」

  卞財不敢再出聲,只是站著不說話。溫氏看他這樣,倒覺得可憐,便對真珍說道:「算了,他也是為家裡著想,好歹幫你奪了個綵頭,你何必罵得他這樣狠?」又轉過頭去對卞財說:「你說的也有道理,我瞧著,倒是開茶樓賣些茶水點心好,但我能給的本錢不多,只有一千兩,你若能找到熟知本地的人合夥,我就許你去,但先說好,不許你打著咱家的招牌去壓人。」

  卞財喜出望外,當即應了。淑寧聽到這裡,有些心動,想到阿銀說過的話,便對溫氏道:「淑寧在此多句嘴,我們家從前用過的一個本地的廚娘,手藝極好,也很會做點心,兩年前辭工在外開了個小食攤,最近收了打算正式開店。她如今訂了一個店面,聽說就在荔枝灣一帶,只是本錢不夠,也不大會經營。這位管事不如去問問她,若能合夥就再好不過了。」

  真珍聽到這裡,便問:「她做地點心,就是你平日做的那些麼?」淑寧點點頭:「有許多是我和她一起想出來的,我會做地,她幾乎都會做,她會的,我倒有一多半不會呢。」

  真珍便不再言語,卞財瞧著有六七成機會是許了,便磕頭謝過兩位主子,又謝淑寧。

  淑寧在真珍家上完琴課,回到家後向母親報告了這件事,又道:「上回額娘說阿瑪上頭壓著人,咱家不好出面做生意,但若將軍府那邊真個與阿銀合夥了,咱們跟著入一兩股也好,不是為著那點錢,女兒想著,若咱們兩家更親近些就好了。有一件事,額娘大概不知道……」她附在母親耳邊悄悄告訴她那天地馬車衝撞事故,然後偷偷笑道:「今兒真珍明裡暗裡向女兒打聽哥哥地事,女兒瞧著,倒有幾分意思。」

  佟氏有些心動:「真珍是個好姑娘,長得好,脾氣也不錯。難得的是她能夠免選,婚事倒有一半兒能做主。武丹將軍素來欣賞你哥哥,門第兒也是配得過地,若真的能成,倒是難得的好親事。」她想了想,心中已有七八分肯了。

  但她還有些顧慮:「但咱家出面的話,也太過顯眼了,萬一有人發難……」淑寧想了想,說道:「額娘不方便的話,不如以劉姨的名義去做。一來可靠,二來嘛,她平日除了那八兩銀子的月錢,就沒別的入息了,她吃穿都只用公中的,省下錢來給小寶。若額娘叫她多個財源,也讓她更好過些。」

  佟氏若有所思,擺擺手讓女兒出去,她要自己好好想想。到了第二天,便坐了轎子到將軍府與溫氏商量了半日。

  卞財與阿銀經阿松和春杏引見,可說是一拍即合。阿銀和將軍府的點心學徒掌管後廚,卞財則專做經營,用的是阿銀訂下的鋪面。溫氏出了一千五百兩銀子,佟氏以小劉氏的名義出了五百兩,加上先前借出的三百兩,算是第二大股東,真珍和淑寧也掏了些私房錢入股。真珍只是抱著好玩的心思,但淑寧心下卻是衝著賺點外快去的,她雖然不缺錢,但是自為穿越大軍中的一員,也該發點小財應個景。她自知不擅經營,也不去發揮現代人的管理理念,對店中運作一概不理,只是坐收分紅就好。

  妹妹們出了錢,做哥哥的也不好沒一點表示。崇思帶頭,崇禮和端寧都出了點錢,不過兩三百兩,意思意思,算是對兩位女性長輩的支持了。倒是小劉氏,對於突如其來的好處有些喜出望外,心知佟氏是想為她添點私房,心裡對她感激到了十分,連大劉氏知道了,也覺得佟氏做得漂亮。

  對於佟氏來講,這一投資,不但可以令自家與武丹家關係更密切,就算丈夫離開廣州知府任上或是武丹不再擔任廣州將軍,兩家的情誼也不會中斷,同時也能為家中增加入息。至於小劉氏私房多了,她毫不擔心,那錢總是要經過自己的手才能流到小劉氏手中,她不會從中剋扣,但小劉氏也不會有機會坐大,她放心得很。

  經過擴建店舖、重新裝修、招聘店員、購買用具、研究食譜等一系列準備,這家茶樓直到九月重陽前後才開張,正好趕上一撥商船來粵的高峰,生意極好。

  茶樓的名字取作「仙客來」,共分三層,一層大堂擺的俱是二尺見方的小桌,若客人來的人數過多,就兩到四張拼在一起。二三層俱是雅間,隔音極好,是專供客人談生意見朋友用的。大堂的客人可以吃到阿銀的粵式點心、粥粉面和各色糖水,但招牌的宮廷點心,卻只有包房的貴賓才能享用。雖然卞財保證不會打出將軍府的名號,但風聲還是傳出去了,不過茶樓點心美味,價格合理,環境服務都好,便有許多人心甘情願地來光顧,不到三個月,就回了本。

  到了年關時結賬,各大小股東都有了分紅。淑寧看到小劉氏含著淚從母親手裡接過一百兩銀子,低頭瞄瞄自己手裡的四十兩銀票和幾兩碎銀,覺得這項投資還算不錯。







章節 九十、春日

  這個年全家都過得極「滋潤」,佟氏忙著應付比往年多了一半的禮物,又要安排回禮,又要分派發給府衙屬官的年禮,又要照拂因公殉職的差役的家小,忙得團團轉,恨不得長出三頭六臂來。

  淑寧自進臘月,就沒再出門了,整天幫著母親料理家務,幸好今年多了小劉氏幫忙,幾個管家也還得用,不然還真不知怎麼應付過去。淑寧偶爾抽個空歇口氣,都在暗想,再這樣過幾年,等自己出嫁時,恐怕早成了管家能手了。

  雖然眼看著家裡收到的禮物越來越多,其中還奇怪地夾雜了些不怎麼值錢的東西,但淑寧依然留意到,父親的精神憔悴了許多,常常早出晚歸,眉間的皺折就沒怎麼平過,連新婚燕爾的蘇先生也常常板著個臉。

  其實廣州城日益富庶,一般民眾多是能維持生計的,碼頭和各大作坊都有招人,窮人若有把力氣,或是做小工,或是當學徒,或是紡紗織布,或是做糖打鐵釘之類的,都能混口飯吃。那些實在無法謀生的,或老弱病殘,張保自十月起便命人整理出幾間空屋,多多地備上乾草被鋪,免費供這些貧民和乞丐住宿,到了冬天,就每日供給兩頓米粥,讓他們能撐過寒冬。

  張保所做的,不過是照著從前在奉天的做法行事,他如今是這一方父母,自然不需考慮太多。然而他的好官聲傳出去,贏得更多百姓愛戴的同時,卻無意中得罪了上司朱巡撫。對方心裡想偏了,以為張保做好人,是在故意諷刺自己不愛護百姓。明裡暗裡的,就有些難聽的話出來。其實張保是受了連累。武丹自來了廣州,很快就掌握住海關那邊地入息。把銀子源源不斷地運往京城,收入國庫。還得了皇帝的嘉獎。但覺得自己的好處減少了地巡撫衙門卻暗暗惱火,又因為總督衙門那邊離得遠,不清楚這邊的實際情況,抱怨分過去地銀子少了,指責朱巡撫不好好為主子辦事。朱巡撫兩頭為難,頭一把火無處燒去。武丹是奉了皇命行事的,他奈何不了,只好把氣出在與武丹交好的張保身上。張保覺得對方還不算太過分,便默默承受下來,只是用心辦好公務。

  武丹察覺到這一點,倒對張保起了敬意,有時幫著說幾句話,讓其少受些氣。加上他長子越來越能幹。次子常與端寧相處,學問武功都有了很大長進,便越發欣賞端寧。常常召他過府去說話,順便考究他的騎射功夫。

  照淑寧暗中觀察。自家老哥倒沒什麼異樣。只是真珍的行為很值得研究,端寧過生日時她費盡心思準備禮物就不提了。因淑寧不出門,她光在臘月裡就已經用各種借口到他們家來了四五回,而且每次都會有意無意地撞上端寧,跟他談上幾句,更別提在將軍府裡碰面地機會了。

  佟氏心中越來越篤定,私下裡跟溫氏暗示過幾回,兩人算是有了點默契,只等過兩年,孩子們年紀大些再說。

  新年匆匆過去,今年的元宵燈節比往年更加熱鬧,花燈的品種數量都非往年可以相比,幾個半大孩子又藉機玩鬧一番,端寧淑寧兄妹甚至還把小弟賢寧抱去看花燈,喜得他手舞足蹈。

  開了春,崇禮和端寧打聽到一位學問極好的賢士隱居在南昆山腳下,便帶著幾個從人和一車書本紙墨,告別了家人去向他請教。

  初春的陰雨天氣過去後,淑寧趁著天晴,又到將軍府去上課。先生檢查過她的功課,又聽她演奏過新學的《秋江夜泊》,點點頭,便開始教她《陽關三疊》。課間休息時,淑寧悄悄坐到真珍身邊,問道:「你今兒是怎麼了?方才先生教琴,你也是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莫不是病了?」

  真珍搖搖頭,道:「沒什麼,只是覺得心中煩悶,沒有精神。」淑寧竊笑道:「莫不是幾日不見某人,心裡便在鬧騰?」

  真珍惱了,紅著臉張開九陰白骨爪就要抓過來,淑寧笑嘻嘻地躲開,見她又再抓,忙按住她的手道:「別鬧了,先生會聽到地。」真珍收了手,跺跺腳,掩著雙頰坐下氣惱。

  淑寧便挨著她坐下,好聲好氣地哄了半日,才把她哄回來了,看到她臉上尚未消失的嫣紅,正色道:「其實你若是喜歡我哥哥,直說就是,這有什麼好害羞的?你這麼大方地一個人,今兒怎麼扭手扭腳起來?」真珍愣了愣,臉又紅了:「你……你就這樣說出來了……」她低頭咬咬唇,深吸一口氣,抬頭道:「你幾時知道的?你哥哥……他知不知道?」

  淑寧忍笑道:「就是他英雄救美那天知道地,也就你二哥那個書獃子看不出來,連我家春杏都在背地裡問我你是不是看上我哥哥了呢。我額娘甚至都跟你二娘提過了,你難道沒聽說?真珍大吃一驚,繼而又有些驚喜:「我二娘知道?那她怎麼說?我阿瑪……知道嗎?」

  「這個麼……二夫人沒有明示,只說過兩年等你們年紀大些再說,但我額娘看著,覺得多半能成。將軍大人知不知道,我不曉得,但他常常誇獎我哥哥,想來也是喜歡他地。」

  淑寧看著真珍臉上漾開的笑意,覺得這姑娘真挺可愛,便問她:「你跟我說老實話,你是怎麼喜歡上我哥哥地?在那天之前就沒半點跡象,難道真是因為他救了你?」

  真珍瞥淑寧一眼,嘴角含著笑,道:「以前只是覺得他是個疼愛妹妹的好哥哥,文才武略都比別人強,心裡頂多是覺得他不錯而已。但那一天,馬車衝過來的時候,眾人都被衝散了。我被行人撞得摔倒在地,等我爬起來,無論如何也來不及避開馬車了。當時二哥離我足有一丈遠,我以為必會被撞上的。誰知你哥哥一把抱住我往旁邊拖,因為用力過猛,還倒在地上,可他卻墊在我身下,沒讓我受一點兒傷。我剛跟那馬車擦肩而過。出了一身冷汗,正後怕不已,你哥哥卻柔聲安慰我,讓我平靜下來,連自己手上的傷都不顧。我就是在那個時候,覺得他很可靠地。」

  她講到後面,臉越來越紅,淑寧撐著下巴,聽得津津有味。深深為當天沒親眼看見自家老哥英雄救美的場面遺憾不已。

  不過真珍有點顧慮:「你方才說,連你額娘和丫環都看出我的心思了,你哥哥想必也知道地吧?怎麼一點口風都不露?難道他不喜歡我?」她越想越怕。臉色也白起來。

  淑寧想了想,道:「他現在跟以前不一樣了。若是小時候。他心裡有話都會直說出來,但在京裡過了三年。越發成了沒嘴的葫蘆,有時候,我都猜不透他心裡在想什麼。不過如果他真不喜歡你,就會想方設法避開,可他照常與你說話往來,可見他不討厭你。」她很認真地對真珍說道:「我不會只對你說好話,但我哥哥是個好人,如果你們真地能兩情相悅,我一定會站在你們這邊的。」

  真珍也認真起來:「我知道,既然我家裡沒說不行,我就大著膽子照自己心意行事了。我不是那等扭扭捏捏的女孩子,既然他不說,我就自己去問清楚他的心意。」

  她的目光如此堅定,使她本人更加光彩照人。淑寧心中有些發酸,但想到這兩人如此匹配,若端寧也喜歡真珍,日後必定能過得很幸福,便也在心底暗暗祝福二人。我是紅著臉地分割線啊分割線

  回到家,淑寧意外地遇上前往京城送年禮的長福,這就意味著京裡有來信了。她向長福問過好,便忙忙到上房去了。

  佟氏坐在八仙桌旁,拎著信紙,正微微冷笑。淑寧看了心中一驚,忙向母親請安,然後問她信裡是否說了什麼不好的消息。

  佟氏淡淡笑道:「也沒什麼,不外乎是些瑣事。倒是你二姐姐今年選秀,家裡都忙著為她置辦衣裳首飾,我們送回去的那盒子珍珠和二十來顆寶石,正好派上用場了。」

  她撇了一眼那封信,涼涼地道:「其實費這麼多心思做什麼?難不成還真能選進宮去做娘娘不成?如今明擺著五阿哥看上了婉寧,皇上太后都心裡有數,今年必是留牌子的,等五阿哥年紀再大一些,才會正式把婉寧指給他。憑伯爵府的面子和婉寧阿瑪的官職,應該是正福晉的名份。現在做什麼衣裳首飾?小孩子長得快,今年做的衣裳,明年就穿不得了,何必白費勁

  淑寧聽了有些奇怪,佟氏好像在生氣,便走到她身後幫她捶背,見她臉色好些了,才問道:「額娘今兒是被誰氣著了?難道祖母又要給阿瑪納妾?」

  佟氏瞥了一眼女兒,嘴角微微含笑:「小鬼靈精,你怎麼知道這些納妾不納妾地事當然知道了,家裡數年來為這個事都鬧幾回了,側院那邊還住著個小劉氏,難道是假的麼?

  不過這回淑寧猜錯了,老太太並沒有提起納妾的事,她滿付心思都在婉寧選秀地事情上。

  原來是佟氏送回京裡去的年禮,其中有一個箱子,是給四阿哥備下地。裡頭裝了幾匹貴重地綵緞絲緞,兩匹柔軟舒適的棉布,兩匹薯莨紗,幾方玉牌,三四個金玉扳指,幾包上好地藥材,以及幾瓶子西洋藥。

  本來佟氏為瞞人耳目,並未明說這箱子是給誰的,只吩咐二嫫收好,長福自會交待她送到南瓜胡同去。誰知老太太發現了,扣下了綢緞和玉牌扳指,幾包藥材也拿了去用。長福和二嫫雖有些體面,畢竟都是奴僕,只好眼睜睜地看著她叫人把東西拿走。

  佟氏就是為此生氣,就算是要為婉寧置辦衣裳首飾,也是老太太和大房出力。其他幾房叔伯嬸娘,若願意呢,送些東西是親戚情份,就算不送也是天經地義。三房自有女兒,就算要置辦東西也該先為親骨肉著想,何況他們已經送了不少綢緞和珠寶了。那一箱子的東西都是佟氏特意備了要送給四阿哥的禮,居然被自家人半途截了去,實在太過離譜。

  佟氏冷笑道:「幸好老太太不識貨,只管把那些看著貴重的東西拿了去,卻不知那薯莨紗和西洋藥才真真難得呢,便是棉布,也是四阿哥最喜歡的那種。你長福叔是個辦事老到的,便花錢在京裡買了東西補上,一起送到南瓜胡同去了。不然今年的東西只有那麼點,就算四阿哥不在意,我還不好意思出手呢。」

  淑寧心想,怪不得老媽生氣呢,老太太也做得太過分了,這差不多算是強搶了,難道京城裡就買不到好東西了麼?

  她好生安撫下母親,又暗示素雲把賢寧抱來轉移她的注意力,才讓她消了氣。

  進了三月,端寧回來了,人黑瘦了些,精神倒好。佟氏心疼得不行,忙急急為他張羅補身的好湯去了。端寧神秘兮兮地向妹妹眨眨眼,引她到了自己的房間。

  他拿出一個小盒子,打開來,卻是一個核雕。一寸左右的桃核,被雕成一艘船,船上的艄公、坐船的文士、彈琴的女子都清晰可辨,讓淑寧讚歎不已。

  端寧笑說:「這是路經增城的時候,聽說那裡有位手藝高明的雕刻大師,雕的核雕精細非常,我和崇禮都買了,這個送給妹妹吧。」

  淑寧驚喜地接過來,只見那核雕用一根紅色絲繩綁著,越看越讓人覺得雕工精細。

  端寧道:「我覺著紅絲繩好看,買的核雕都用它綁,崇禮卻喜歡用黑色絲繩,他買的剛好都是三國人物,倒跟黑色極配。」

  淑寧鄭重道了謝,又許下給他做個新荷包當回禮,才回房把核雕好生收起。

  第二天到將軍府上課時,淑寧很意外地發現,真珍的左腕上,纏著幾縷紅色絲繩,上面吊著一個核雕,雕的就是春日花開。






章節 九十一、花開

  真珍受不了淑寧打趣的目光,頻頻望過來,待先生下課離開,即刻惱羞成怒:「你老看我做什麼?」

  淑寧瞄一眼她腕上的核雕,歎道:「我說怎麼哥哥昨晚上還要出門,就算真漏了什麼書在崇禮哥哥這邊,今天再過來拿就是了,原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說罷連忙躲開。(手機小說站http://wap.16K.cN更新最快)。

  真珍紅著臉撲過來,捶了淑寧好幾下,咬牙切齒地,忽地又笑了,整整頭髮衣服,重新坐下來,笑道:「隨你怎麼說,我心裡有數,才不怕你取笑呢。」

  咦?難道就這一晚上功夫,兩人就確定關係了?怎麼這麼快?一點風聲都不露啊。淑寧對自家老哥有些不滿:就算你猜到家裡人都樂見其成,也好歹說一聲啊。

  真珍見淑寧臉色變幻,沒好氣地說道:「胡思亂想些什麼呢?我跟端寧哥清清白白,我們如今就像是哥哥妹妹那樣相處。」看到淑寧懷疑的目光,她不好意思地低了頭:「現在說什麼都太早,等過兩年他有了出息,再談別的……」說到後來,耳根子都紅了。

  原來如此。淑寧見真珍羞成這樣,也不好再逼她,便換了話題:「這掛核雕的紅絲繩雖看著結實,其實不大耐磨的,你就這樣纏在手腕上,當心它不知什麼時候就斷掉。哥哥送我的那個,我是放在盒子裡收好的,所以不怕。」

  真珍樂得順著新話題走,便道:「我原也想過,只是捨不得換……」她抬眼望望淑寧,見她沒再取笑,才繼續道:「可這核雕這般精緻。若是收起來不戴,卻又浪費了。」

  淑寧想想,便說:「還是換掉吧。換一根好看又結實的,若是捨不得那根紅繩。就另外收起好了。」真珍覺得有理,便拉著她回房找涼珠。

  涼珠聽了便道:「換一根彩繩編的,又或者串些珠子上去,豈不好看?」真珍點頭:「也好,你去拿散珠匣子來。」

  那散珠匣子裡裝了無數珠子。有翡翠瑪瑙的,有水晶玉石的,也有便宜地玻璃珠。真珍問:「你怎麼把去年用剩的玻璃珠子都放進來了?」涼珠瞧了便笑道:「剩的不多,就都放進來了,串珠鏈子時,可以拿它配個色。」

  淑寧捏起一個直徑足有一厘米地玻璃珠子,問道:「怎麼買了這麼大的?」真珍回答說:「那是預備了塞在裡頭作固定地,後來見那銅絲還算堅固,就沒用上。不過白放著。這麼大一顆,能做什麼用?又不能串成朝珠。」

  她主僕二人商量著用什麼珠子,但最後還是決定用紅黑二色的絲繩編個手環。只串幾個瑪瑙珠子上去便罷。淑寧在一旁盯著那顆玻璃大珠,若有所思。

  這顆大珠透著淡淡的綠色。若是裡頭多幾片塑料片。就差不多是跳棋棋子大小了。說起來,這種遊戲她也曾經很著迷。如今都超過十年沒玩了,不知還記不記得棋盤的樣子,能不能做出來呢?棋子倒是沒問題,玻璃、石料、木頭珠子都可以,只要顏色能區分就行,但那個棋盤似乎有點複雜,要好好計算才知道要挖多少個洞呢。

  真珍吩咐完涼珠,轉頭看見淑寧看著那珠子發呆,便推她幾下,問:「想什麼呢?」淑寧說:「看了這個玻璃珠子,我就想起從前在書裡看過的一種遊戲,是北宋年間權貴人家裡流行一時地玻璃跳棋,我在想,要不要把這種棋弄出來,咱們閒時可以玩玩。」

  真珍呆了一呆,便問她這種遊戲是什麼樣子的,聽完她的說明後,想了半日,一拍手,笑了出來:「我說怎麼聽著有些耳熟呢,其實倒不一定要用玻璃珠子。」她招來九兒,吩咐道:「去二爺屋裡,把那副尖帽子棋拿來。」

  她笑著對淑寧說:「我二哥有一副棋,跟你說的有八九分像,我從前也見他玩過幾回,只是他如今大了,便放到一邊,聽你這麼一說,才想起來。」

  淑寧有些驚異,不過想到既然北宋時早已有穿越前輩弄出這個,當然有可能會流傳下來,雖然書上說它早在幾次戰亂中失傳了。

  不一會兒,崇禮親自帶著那跳棋來了,他笑著對淑寧說:「我聽說兩位妹妹想找這個玩兒,就親自送過來了。這是小時候我在上書房的陳大人家附館時,從他家小公子處得的。那時候覺得好玩,時間長了,就覺得閨閣氣太重,便丟到一邊去了。這本是陳大人做了給家中夫人們解悶用的東西。」

  居然是陳良本做的!難道是想用這些小遊戲吸引妻妾們的注意力,免得她們整天吵來吵去?

  淑寧一邊暗中腹誹著那位很種馬地穿越男,一邊仔細打量著崇禮手中的東西。那是一個四方型的匣子,打開就是木製棋盤,一個長方形地小盒子被分成六格,裡頭裝的是各種顏色地棋子,俱是用木頭作成尖帽子狀,尖端處雕出一個小球,比用玻璃珠子更容易拿穩。

  看著看著,就有些手癢癢,便邀真珍玩兩盤。真珍卻說:「我哪兒記得啊?讓二哥陪你玩。」崇禮則欣然接受了。剛開始淑寧有些生疏,但越玩越熟練,漸漸恢復了昔日地五成功力。

  臨走時,她借了紙筆把棋盤的樣子臨慕下來,打算回家後找工匠做一個,而且崇禮地跳棋只是六個棋子的,她要做十個棋子的那種。

  木製棋盤很快做好了,淑寧叫人到上次那家首飾鋪子去買現成的大玻璃珠子當棋子,閒暇時,或是練字做活累了,便跟丫頭們下兩盤,最多的是跟巧雲下。她已經有了五個月身孕,做活不方便,也樂得陪自家小姐玩。倒是春杏,因為仙客來生意太好。人手不足,時不時的便被借過去幫忙,反而成了玩得最少的一個。

  過了半個月。真珍跟著溫氏到淑寧家作客,把她拉到一邊說:「你整天悶在屋裡有什麼意思?如今春暖花開。正是出遊的好時節。我二娘要帶我到從化去賞花呢,你要不要一起去?」

  淑寧奇怪道:「從化?我只聽說河南(珠江南岸)有許多花田,要賞花怎麼不去那裡?」

  真珍道:「從化如今正是荔枝花開地時候,出產的各種花蜜也極多,我二娘聽幾位太太說花蜜能養顏。從化又有溫泉,能令人肌膚白皙滑膩,早就想去了。如今只怕正跟你額娘說呢,你快去幫忙勸勸,和我們一起去吧。」

  淑寧挺有興趣,不知在古代泡溫泉是什麼樣子?雖然早知道從化有溫泉,但來廣州這幾年,還真沒去過呢。

  她拉了真珍進上房,果然看到溫氏正在邀請佟氏同行。但佟氏不大想去:「我還要照管小兒子呢,若真到從化去,只怕要在那邊過夜。家裡這一攤子事誰管呢?她姨娘這兩日身上不好,也去不了。若淑兒想去。就讓她跟你們一起去吧。」

  於是便約定了。淑寧跟溫氏和真珍一起去從化。

  真珍在淑寧房內玩了一會兒,又跟來找書的端寧說了幾句話。才跟著溫氏告辭離開。

  佟氏送走客人,見丈夫回來了,便侍侯他更衣擦臉,又陪著他進了書房。她問道:「你最近心情總是不好,可是那幾位大人又為難你了?」張保道:「這也沒什麼,朱大人再過幾個月就要卸任,如今正在為新缺地事忙活呢,頂多不過說兩句難聽的,難道還能吃了我?」

  佟氏歎了口氣,道:「走了一個前任將軍,又來一位布政使,如今連幾位夫人之間都分了派系,那兩位相爺在朝中爭鋒相對,怎麼連咱們女人都不放過?」

  張保搖搖頭:「有時我也會想,乾脆辭官回家過清靜日子去吧,如今我們也有了家底,就算回京,也不用受家裡白眼,總好過在這裡兩頭受煎熬。從前做輔官倒沒什麼,可我自問實在不是當正印官地料。」

  佟氏撫著丈夫的背,勉強笑了笑,換了話題:「端兒這些天跟在你身邊學習實務,做得怎麼樣?」

  張保臉上露出了喜色:「也算難為他了,十六七歲的孩子,跟大人比起來一點都不遜色,有時候比我們想得還周到,還提醒過我幾回。有這樣的兒子,將來還愁什麼呢?」

  佟氏也很高興:「真的?我就知道這個兒子不會讓我們失望地,只是他一個孩子,是從哪裡學會這些經濟學問的?竟然還能提點你這個在官場浸淫多年的父親?」

  張保道:「你別忘了,他跟在阿瑪身邊到處去,也算是見過不少世面的。京中貴冑子弟,有幾個是簡單的小孩子?他這三年,倒比我在外頭做十年官還強呢。」

  佟氏只知道兒子越來越能幹,別的事倒沒想太多:「我看武丹將軍對端兒挺欣賞的,不如托他幫忙,讓端兒在這邊的軍中歷練一番,也好讓他有個進身之階,不然等咱們任滿回京,他的年紀也大了,倒耽誤了。張保沉吟了一會兒,也沒有說好或不好。我是轉換場景地分割線

  端寧並不知道父母在討論自己的前途,現在他正在應付妹妹的詢問。淑寧認為他剛才過來借書地時機太過巧合,便打趣似的問他,心裡到底是什麼想法。

  端寧手裡拿著筆,正在抄錄幾份課業筆記,聞言但笑不語。淑寧急了,催道:「你好歹給我個准信兒,若你有那個意思,我就放心大膽地幫你們,若你沒那個意思,就快點跟人家說清楚,可別害了人家好姑娘。」

  端寧又笑了:「你就這麼不待見我這個哥哥?著急著要把我推給人家?」淑寧又好氣又好笑:「難道你有了心上人,就會不再對我好了麼?我才不擔心呢,到時候還能多個嫂子來疼我,豈不更好?」

  端寧瞥她一眼:「你少嫂子嫂子地亂叫,沒地壞了人家閨譽。」他沉吟片刻,道:「真珍很好,開始我只當她是妹妹,也沒想別的,但相處久了,就覺得很自在。她不是那等嬌怯怯要人時時疼惜地病西施,也不是刁蠻任性愛耍脾氣的大小姐,如果能娶到這樣的女孩子為妻,還有什麼可求的呢?老實說,咱們這樣的身份,婚事連親身父母都未必能做主。有這麼一個知根知底、門當戶對又品貌出眾的對象,自然比被人擺佈著娶一個見都沒見過的姑娘強,更何況,若是被指了個性子不討人喜歡的未婚妻,這輩子還有什麼意思?」

  淑寧心中一驚:「哥哥,難道有人要逼你娶什麼人麼?」端寧一愣,笑了:「我也就這麼一說,你想到哪裡去了?」

  「若沒有人逼你,你又怎麼會說這種話?」淑寧越想越不對,「當初你突然到廣州來,我就覺得有些奇怪。就算你聽說我和阿瑪都受了傷,但既然阿瑪還能接任知府,可見傷得不重,額娘也寫過信報平安了,為什麼你要巴巴兒的從千里之外的京城到這裡來?哥哥,你老實跟我說,是不是有什麼別的緣故?」

  端寧有些發怔,然後便笑著伸手要捏妹妹的鼻子:「你這丫頭,想太多了吧?我當初要來,除了擔心阿瑪和你的傷勢,也是因為瑪法想我過來幫幫父親,學些經濟學問。你都想到哪裡去了?」

  「真的?」你不會是在粉飾太平吧?「真的!」端寧重重地點頭。

  他看著妹妹認真的樣子,笑了:「方纔說的那番話,其實也是有感而發。你知道我在京裡時,就常跟著瑪法到各府裡去,學裡的同窗朋友,也常邀我到家裡作客,因此京中差不多年紀的閨秀,我起碼見過四成。當中俗不可耐的不算,品貌才學還過得去的,不是家世上有些妨礙,便是十有八九能被宮裡選上的,即便選不上,也會先許配宗室皇親,幾時會輪到我們這樣的中等人家?因此,像真珍這樣的,聰明、漂亮、多才多藝,性子合得來,可以免選,家世又好的,真是打著燈籠都找不到,若不是皇上說了讓她自己拿主意,恐怕提親的人早把他家的門檻都踏平了。」他重新在桌前坐下,拿起筆道:「不過我如今只是個小小的監生,又無官無職,太委屈她了,所以我要先混出個樣子來。」

  淑寧望著他面前的書本,若有所思:「哥哥近來勤奮讀書,又跟在阿瑪身邊學習實務,是為將來作準備麼?」

  端寧點頭道:「蘇先生正在準備明年的科考,阿瑪吩咐了不要總是打攪他,所以我索性跟著阿瑪,一來可以幫上些忙,二來也可以多學點為官之道。」

  淑寧歪著頭,有些不解:「我聽額娘說,真珍的二娘曾提過讓將軍帶著你歷練一番,以後要在軍中出仕會更容易些。可聽哥哥方纔的口氣,似乎不打算那麼做?」

  端寧點點頭:「求人不如靠己,何況,我其實更喜歡象阿瑪那樣當個文官,從前瑪法一門心思要我從軍,如今我不在他身邊,當然要按自己心意行事。」

  淑寧看著兄長眉目間堅定的神色,心裡有一絲悸動。哥哥已經對自己的未來有了計劃,不知她的未來又會如何?







章節 九十二、驚聞

  淑寧的從化之旅最終未能成行。從四月初開始,廣州城內掀起了一場巨大的政治風波,就算外頭正值春暖花開的好季節,也擋不住人們心中的陣陣寒意。

  剛開始的時候,是武丹查點今年收入的第一季度海關稅銀,準備封箱押送京城時,發現銀子的數量與賬上顯示的有些不符,便嚴令海關衙門去核查,海關衙門也再三保證會查清楚。當時,人人都以為這不過是個筆誤,或是小錯而已,不料兩日後,布政使司下屬的一位姓賈的參議道,向武丹指控海關官員私藏稅銀,中飽私囊,而且隱隱暗示巡撫朱宏祚是幕後黑手。他拿出了幾本賬本,證明有人對稅銀做過手腳,又找到兩個海關小吏作證,一時間,種種證據都對朱巡撫十分不利。

  朱巡撫為了證明自身的清白,把武丹請到海關衙門,又把布按兩司、廣州府衙、番禺南海諸縣的官員都請來作證,總督親自帶兵維持秩序,朱巡撫跟賈參議當場對質。

  面對種種指控,朱巡撫全數否認,甚至指責他因為與自己有私怨,就假造證據,謀害上官,實在罪大惡極。賈參議手持人證物證,自認為十拿九穩,對朱巡撫的辯白不屑一顧,還說自己已經上書朝廷,請巡撫大人省些力氣,安等朝廷的發落。

  布政使這時便好意勸說朱巡撫,若真有什麼難處,早點認罪,可以爭取寬大處理。朱巡撫卻冷笑一聲,命人奉上幾個賬本,聲稱這才是真正的賬本。而賈參議提供的均是假造。由於他有賈參議身邊的兩個幕僚作證,場面當即急轉直下。賈參議想要反駁,卻不料他原來找來作證的那兩個海關小吏臨時翻供。聲稱因為在登錄賬冊時出了差錯,被賈參議拿住了把柄。不得不受他脅迫作假證指控巡撫大人,但兩人良心不安,現在當著那麼多大人地面,他們不願再說謊,才把真相說出。

  賈參議當時氣急。直說他們是在陷害自己。其中一個年紀大些的小吏,老淚縱橫,一邊喊著「下官願一死以證清白」,一邊撞向堂上的柱子,當場頭破血流而亡。

  在場地官員大部分都被嚇呆了,總督大人這時便挺身而出,主持大局,判定賈參議假造賬簿,謀害上官。命人摘去他的頂戴,押入大牢。而死去地小吏,則被好生安葬。家人獲得官府撫恤。隨著數道命令的發出,賈參議頃刻間從雲端跌落地獄深淵。此前所作種種。都成了笑話。

  武丹從頭到尾一言不發,彷彿在看戲一般。只是在總督命人拿下賈參議時,提醒了一句,在皇上的處置命令下達之前,對待有犯罪嫌疑的官員不能有損朝廷體面。

  張保和在場的其他人都出了一身冷汗,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眼前地一切發生。他們看著賈參議被押在地上,官服都沾滿了泥土;他們看著倖存的海關小吏放聲大哭,為死去的同僚哀悼;他們看著布政使棄卒保車,笑意融融地恭賀朱巡撫沉冤得雪。但他們也只能看著而已。

  張保回家後,數日不得安睡,常常半夜驚醒。佟氏多番撫慰,但成效不大。蘇先生聽說後,也丟下課業前來安慰他,但張保也只是苦笑以對。

  京中伯爵府的急信就是在這個時候來到的。

  老伯爵哈爾齊死了。

  他死得很突然。三月裡的某一天他跟幾個老朋友去馬場的時候,遇上另一撥人,據說裡頭有幾位貴人,兩邊約了賽馬打賭。哈爾齊輸了,這不算什麼,關鍵是他從馬上摔下來,磕傷了腿。當時不在意,只隨便撕塊布裹了,還繼續跟人去喝酒,醉到第二天才回家,結果晚上高燒不退,傷口都流膿了。府裡請了大夫來,都說他年紀大了,有些風險。老太太不知是聽了誰的調唆,認定是有不乾淨的東西作祟,便請了薩滿法師到丈夫住地院子裡做法事驅邪。兒子媳婦再三阻止,她都不聽,連最疼愛的婉寧勸說,她也不肯改主意。結果哈爾齊不勝煩擾,傷情加重,拖到第七天晚上就去世了。

  老太太當即就昏死過去,之後一直臥病在床,家中大局都靠長子晉保和長媳那拉氏維持。晉保親自寫信給三弟,讓他盡快趕回家中奔喪。

  佟氏看過信,忍不住流了淚,忙叫人去前頭衙門把張保請回來。張保神色灰暗,聽到噩耗後,臉色更加難看,掩面流淚道:「額娘怎麼這麼糊塗?!」然後默然不語。

  佟氏一邊抹淚一邊道:「我已經叫人去找端哥兒了,底下人也在打包行李,咱們盡快趕回京去。」她見張保不說話,以為他是傷心到呆了。

  跟過來的蘇先生勸說他們要節哀,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道:「或許這話學生說得過分了,但總是要提醒大人一句。您因父喪丁憂守制,只需百日便能進衙理事,廣州離京城千里之遙,來回一趟就要將近三個月時間,如果回來得晚了,就會有人替了您地位子……」他看到張保的神色,便不再說下去,行禮告退了。

  張保默默走進書房,坐在椅子上想著什麼。跟進來地佟氏見他這樣,就說道:「我去叫人收拾東西吧,帶常用地就好,留下週四林王二等人看家,我們只帶長福他們幾個回京去,如何?」

  張保怔怔地望著妻子,緩緩喚道:「夫人。」

  佟氏一頓:「怎麼?」

  「我想趁此機會辭官回京,一來是為阿瑪守喪,二來……也好照顧額娘。」

  佟氏勉強笑道:「夫君說什麼傻話呢?你當上知府還不到一年,辭什麼官?咱們只需依制守夠百日,盡了為人子的責任就好,如果阿瑪在九泉之下聽說你連官都不做了,只怕會是最生氣地那個呢。」

  張保搖搖頭:「我想得很清楚了。辭官回京,丁憂守制,然後留在府裡照顧母親。這個知府的位子就讓別人坐吧。想來當初如果不是聖旨明文規定。我接任梁大人的官職,也就是一年光景。」

  佟氏見他不像是作偽。便變了臉色:「府裡還有幾房兄弟,大房嫡長子,四房最得寵,誰不能照顧老太太?就算你一片孝心,她也未必領情。再說。你要辭官回家,只怕第一個反對地就是她!」她覺得自己說得太過,又緩了緩口氣:「我知道你前些日子受了驚,總想著擺脫這些紛爭,但誰做官不是這樣?咱們從前也見過更過分的不是嗎?像奉天時的秦同知,就是無辜丟地官。何況你跟賈參議那種無根無基的人根本沒法比,再怎麼樣也不會落到那個地步啊?為什麼要辭官呢?」

  張保撫著額頭,道:「你不知道當日是個什麼情景。賈參議品級比我還高呢,轉眼間就被人按在地上。灰頭土臉,說收監就收監了,發出地奏折也被截住。找來的證人全都反了口,連他手下用慣的人都在指控他。雖然巡撫大人和總督大人都說會等候朝廷處置。可你知不知道?方纔我在衙門裡收到的消息。賈參議在獄中……畏罪自盡了。」

  佟氏一驚:「難道是……他們怎麼敢?」

  「他們怎麼不敢?這一省的官員,有誰敢違他們地令?武丹將軍只理八旗駐軍。只要海關銀子能全數按時入庫,他就不會管那些人鬥什麼,頂多是在密折中提一提而已。我還能怎麼辦?保持中立,兩邊的人都不待見,隨便依附一方,另一方就不肯放過你。就算跟巡撫總督兩位大人站在一處,誰知道什麼時候會被犧牲掉呢?你沒看見賈參議一失勢,布政使司那邊就跟著踩麼?」

  張保越說越激動,含著淚對妻子道:「夫人,我害怕啊!這可不是丟官就能完事的。我如今有家有室,夫妻恩愛,子女雙全,家產豐厚,我還想平平安安地跟你過一輩子,想看著端兒娶妻生子,看著淑兒嫁人,看著賢兒長大,我不想再被捲入這些官場爭鬥中去,平白無故地丟了性命。」

  「夫君!」佟氏紅著眼抱住他,忍不住也流了淚。

  張保反摟住妻子,道:「我真不明白,他們到底為什麼要鬥?大阿哥再能幹,難道還能把太子斗下馬來?太子是未來的皇上,整個江山都是他的,他爭那些銀子做什麼?我不要再被捲進去了,成日提心吊膽,就算有再多的銀子,再有體面,又有什麼意思?夫人,咱們回家去吧?」

  佟氏只能一個勁兒地點頭,接受了丈夫的決定。

  淑寧跟端寧此時正站在書房外面,聽到父母的談話,都心裡發酸。

  端寧乍一聽聞祖父的死訊時,已經哭了一場,現在又忍不住紅了眼。

  淑寧對於只見過幾面地祖父,並沒有很深的感情,但聽到父親的話,卻覺得很難過。他一個帶點書生意氣,才智平平地人,為了爭一口氣走到今天,已經很辛苦了。他平時雖然不會拒絕收別人的好處,有時也會沾沾自喜,但還是常常會覺得不安,因此便盡自己所能為轄下百姓多做些好事。這一年來,他受到地壓力比從前大得多,整個人好像老了十歲,終日勞心勞力,憔悴不堪。

  或許,他其實並不適合在官場上生存,既然他不想再被捲入政治鬥爭,就乾脆趁此機會脫身吧。

  書房門打開了,張保與佟氏走了出來。看到兩個孩子站在那裡,張保便道:「收拾一下,該向誰告別就向誰告別,我們要盡快回京去。」

  端寧上前一步道:「孩兒贊同阿瑪地見解,不論朝中還是地方,那兩派人越發爭得厲害了,咱們早日躲開,省得日後出什麼禍事。只是武丹大人那邊這半年來為阿瑪說過不少好話,需得好好解釋一番,免得反而得罪了他。」

  淑寧道:「阿瑪自從到奉天協助京旗回屯的事,十多年了,算起來在伯爵府裡還住不到一年,若阿瑪以此為由,言道要好好為父親守孝,還要侍候臥病地母親,當今聖上以孝治國,將軍大人斷不會責怪阿瑪孝順父母的心意的。」

  張保微微點頭,道:「好孩子。」便伸手摟住妻子和一雙兒女,又聽得賢寧在喊:「我也要抱抱。」卻是小劉氏抱了賢寧站在走廊另一頭。

  佟氏破涕為笑,走過去抱過小兒子,又拉住要走開的小劉氏,道:「傻妹妹,咱們是一家人,你躲什麼?我們要回京去了,你很快就能看到小寶了。」

  小劉氏怔怔望著佟氏,說不出話來我是第二天的分割線

  說起來簡單,其實真的要走的話,不是一兩天就能上路的。

  張保向巡撫提出辭官回京丁憂守制的請求,並沒有受到阻攔。在他看來,對方甚至還有些高興,很快就有風聲傳說,惠州府的同知會被安排過來暫替他的位置。

  武丹那邊覺得很惋惜,但張保流著淚說:「下官十多年來在外為官,不曾在父母跟前盡孝,以至於連父親最後一面都見不到,實在不孝之極,如今老母臥病在床,下官怎麼能戀棧權位,而置她老人家於不顧呢?」武丹也無話可說,只好反過來安慰他,又囑咐端寧,即使在孝中,也不能落下功課和武藝。端寧鄭重應了。

  溫氏聽到消息,便帶著真珍到了知府後衙,送別佟氏。溫氏先是陪著哭了一番,才道:「難得你我這般投緣,日後也別疏遠了,雖然你不在這裡,但千萬要記得多寫信來。仙客來那邊的生意,自有卞財看著,每季度的分紅,我都會親自收好,讓人給你們送去,你不必擔佟氏道:「那點子錢無所謂,送來送去的,虛耗人力,倒不如讓卞掌櫃拿去做本錢,日後也可多得些利。至於通信的事,你儘管放心。難得你我這樣要好,孩子們也都合得來,只要你不嫌煩,我巴不得三五日就跟你通一回信呢。」

  淑寧與真珍手拉著手,四眼淚汪汪地,都不知該說什麼,半日淑寧才道:「我們要走了,你多保重。」真珍鼻子一酸,忙拿帕子揉了揉,道:「從化你雖然去不了,但我讓人帶了幾瓶子花蜜回來,都交給你的丫環了,你記得吃,回頭寫信告訴我味道怎麼樣。」淑寧點點頭,然後她又說了幾句話,忽然哇的一聲哭出來,抱住淑寧說:「好妹妹,我捨不得你!」淑寧也忍不住紅了眼。

  佟氏與溫氏見狀,便過來好生撫慰一番,真珍才止住了哭聲。佟氏見她臉上淚痕斑斑,頭髮也有些散亂,便叫丫環打了盆水來,拿過妝匣親自為她淨臉補妝,溫氏和淑寧也在旁邊幫忙。待把頭髮重新梳好,佟氏拿了一根自己往日常戴的碧玉簪子,幫她把頭髮綰住,才道:「好孩子,你捨不得我們,我們也捨不得你,只是天下無不散之宴席,即便今日散了,總有再聚的那天,只要到時候你還記得我們兩家的情份,就是個有心人了。」

  真珍臉上有些羞紅,應道:「我不會忘記的。」溫氏也微微笑著點頭。

  這時,丫環進來報說:「太太,榮大奶奶來了。」

 




章節 九十三、離粵

  溫氏見有客來,便要起身告辭,佟氏說:「這是我們家劉姨娘的姐姐,她男人是鑲黃旗駐軍的一個把總,都是自家親戚,為人最是爽利,你也見見吧。」又讓人去請小劉氏。溫氏便留了下來。

  大劉氏把小兒子交給素雲,便急急上來,見有客在,彼此介紹過行了禮,佟氏便道:「這位溫夫人,就是仙客來背後的大東家,多虧了她,劉姨娘才有了個好進項呢。」

  大劉氏會意,便對溫氏道謝:「多謝夫人了,我那妹子性子最軟,若換了別人,哪有這樣大方實誠。」溫氏笑著搖搖手,道:「不過是湊份子鬧著玩罷了,我倒覺得姨奶奶性子和順,好相處呢。」這時小劉氏來了,幾個女人略談了一會兒,溫氏便要告辭,但真珍想和淑寧多呆一會兒,她只好自己先走。

  大劉氏見淑寧帶了真珍回房,跟前沒有外人,便問佟氏道:「忽然聽說你們家老爺子沒了,怎麼會呢?前些年我見過他,身子骨硬朗得很

  佟氏不好詳說,便含含糊糊地道:「騎馬時摔傷了,沒包紮好,晚上就發起了高熱。到底年紀大了,禁不住,熬了幾天才去了。」大劉氏歎息一番,便對妹妹說:「你們現在回去也好,你心心唸唸著小寶,如今總算能見到了。」

  小劉氏又紅了眼,佟氏忙道:「罷了罷了,遲些日子多的是哭的時候,你們姐妹有什麼體己話就趁早說吧,以後要再見面,可就沒那麼容易了。」然後又對大劉氏說:「方纔那位是將軍府的二太太。如今算是幫你引見過了,以後你也時不時地去請個安,若能替你男人求個好差事。日後咱們也有機會在京城再見。」

  大劉氏會意地點點頭,便抱過兒子。拉了妹妹回她房裡去了。

  真珍在淑寧房裡等到差不多吃晚飯的時候,還是沒等到端寧回來,因她家裡派了人來接,只好十分遺憾地走了。晚飯只有淑寧陪著母親弟弟還有小劉氏吃,

  吃過飯。佟氏帶著女兒到側院去看蘇先生地妻子陳氏,見她也在收拾行李,便道:「你長了那麼大,頭一回要離家這麼遠,很捨不得吧?」

  陳氏卻柔柔笑道:「俗話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我既然嫁了他,有他在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了。自然是他到哪裡,我便走到哪裡。」

  佟氏聽了喜歡,便拉著她說些閒話。又指點她該怎麼收拾行李才既省地方又方便。

  過了酉時,蘇先生才回來。原來是趕著處理未做完地公務去了。佟氏聽說張保和端寧也回來了。便告辭回去。

  張保擦著汗,道:「今兒把幾處風險大些的堤壩都檢查過了。又看了看城外莊稼地情況,明天起就不再出門,等惠州府的同知來接了印,我們就走。剛才見了蘇通判,他非要拉著我喝酒,我推了,又提醒他日後多加小心,行事圓滑些。這才回來。」

  佟氏點點頭,又跟他說起今天來的幾撥客人。淑寧扯扯端寧的袖子,把哥哥拉到廊下,告訴他真珍等了他半天的事。

  端寧低著頭,說道:「現在我們馬上就要走,以後地事實在難說。喪期內說不得親,再見面又不知道是幾年後了,就算見了她,我又能說什麼呢?」

  淑寧道:「又不是要你現在就跟她約定什麼事,雖然今天額娘送了她一根簪子,但別的話什麼都沒說,真珍心裡也是有數的。你只需要正式跟她告別一聲就好。」

  端寧點點頭,淑寧又道:「咱們是喪家,不好上別人家去,真珍也不好一再地來。她跟我說,我們哪天走,就送個信給她,她會來送我們。」

  她看到哥哥有些難過的神色,安慰道:「就算今天暫時分別了,只要有心,總有再見的一天。何況武丹大人是皇上的親信,總會有回京那天的。」

  她們一家離開廣州回京城,最大的壞處,可能就是端寧剛剛萌芽的姻緣有被迫中斷地危險了。古代跟現代不一樣,一但分隔兩地,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所以兩家都不作什麼承諾,只看日後兒女們的緣份如何。若真是有緣,他們就有最終走到一起的可能。我是插個花地分割線啊分割線

  正當全家人都忙著裝箱打包行李時,卻發生了一個小插曲。

  阿銀帶著弟弟阿鑫,上門提親來了。提親的對象是春杏。

  原來自從開了仙客來,因為生意太好人手不足,阿銀就總過來借幫手。佟氏和淑寧都想著反正自家有股份,所以都默許春杏過去幫忙。誰知這一來二去地,在廚房幹活地春杏就和在大堂當小二的阿鑫看對了眼。阿銀知道這對小兒女地心思後,想著等弟弟升上領班後就來向佟氏求親,不料他們家忽然要離開廣東,雖然知道在這種時候上門提親不太妥當,但為了弟弟的終身,還是硬著頭皮來了。

  佟氏和淑寧都大感意外。淑寧想起最近幾天春杏懶懶地什麼精神都沒有、什麼都不想幹的樣子,心中有數,看來她是以為要和心上人分開了,所以悶悶不樂吧?

  窗外一陣騷動,接著是幾個丫環媳婦子的打趣聲,又聽得一陣腳步聲快速離開,粉官的聲音傳來:「春杏姐害臊了。」然後便是女人們的笑聲。

  佟氏向素雲遞了個眼色,素雲會意,出去把人都趕跑了。

  佟氏打量了跪在地上的阿鑫幾眼,覺得小伙子雖然說不上清秀,但五官倒還端正,瞧著也是老實人的樣子。聽阿銀介紹弟弟的性情,已有幾分肯了。

  阿銀察覺到她的臉色鬆動,一陣心喜。忙道:「我們也知道現在不該說這種話,可大人和太太就要走了。我不忍心看到他們兩個分開,他們年紀也都不小了,如果能定下來就最好了。太太放心,我們家一定會好好對春杏,絕不會虧待她地。如果這小子以後敢欺負老婆,我就先打斷了他的

  淑寧在旁邊聽得有些想笑,忍住了,轉頭去看母親怎麼說。佟氏微微露出笑意,道:「這樣說就過分了,我還是信得過你的。只是現在辦喜事就太倉促了,也不合適,要我們把春杏一個人留下來,又怕她會委屈。這事兒可怎麼辦呢?」阿銀笑道:「太太放心,只要您答應,我就馬上幫春杏贖身。然後送她到我那個人地家裡去,讓老人家認她作乾女兒。過些日子就辦喜事。這樣以後春杏在這裡也有娘家人撐腰了。」

  佟氏有些滿意地點點頭,叫人喚春杏來。問她可願意嫁給阿鑫。春杏羞紅了臉,扭扭捏捏地半天不肯開口,到最後被催得急了,才蚊子聲般地小小「嗯」了一聲,喜得那阿鑫當場就傻笑起來。

  阿銀當場就付了贖身銀子,但佟氏轉眼又把銀子還回去當作春杏的嫁妝,還另外賞了十兩銀子四匹布。其他丫環媳婦子們,幾乎都與春杏交好,每人都或多或少地送些繡活首飾什麼地賀她。最後淑寧拉著春杏回房,私人又送了她幾個荷包和兩塊玉珮,又囑咐了好些話。

  當晚春杏還是在知府後衙過夜,第二天一早,阿銀姐弟親自趕了車來接人,春杏看著自己的賣身契被燒成灰燼,哭著向舊主人家磕了頭,就一步三回頭地去了。

  淑寧心中其實非常不捨,不過當事人的幸福比較重要。在松花江邊長大的春杏,既老實又能幹,卻自幼被賣給別人當奴婢,本以為將來只能配個小子的,不料在南國廣東,居然讓她遇上終身相守地良人,從此不用再被人呼來喝去,能當個普通百姓了,老天爺也不算太虧待了她吧。我是兩日後的分割線

  他們家行李算不上多,本就是在外做官,又剛搬家不到一年,裝東西的箱子都是現成的。收到的禮物,除了留夠自家用的,大多數都托霍買辦轉賣,換成銀票收起來,加上這幾年陸陸續續送了些東西回京,只剩下了二三十個大箱子。

  他們這一次回去,要盡快趕路,帶著那麼多東西太礙事了,佟氏就把其中十幾箱沉重又不急用的花瓶擺設和綢緞等物,都交給霍買辦,讓他幫忙運回京去。到了最後,全家的行李加起來,只比當初來時多了五六車,雖然多了行李,人口卻比來時少了。

  張保與佟氏等一家人,帶著長福父子、週四林一家和平日用慣的幾個丫環僕婦坐兩艘中等大小地船先行出發,蘇先生一家和長貴夫婦則帶著其他幾房僕役另坐一艘大船,押著笨重行李慢慢趕路。

  這時候,雨季已經開始了,不過張保事先請教過熟知天象的老人,知道接下來的三四天都不會遇上大風雨,才決定按原計劃上路。

  他們走地那天,有許多百姓冒著雨到碼頭來送別,張保跟來送他的蘇通判去見領頭地老人,聽他說著什麼話。淑寧跟端寧打著傘站在船邊等,因佟氏叫人喚他們上船,正要轉身,卻在人群中看到崇思崇禮和真珍地身影,淑寧拉了拉哥哥的衣角,和他一起迎了上去。

  男孩子與女孩子各自說完送別地話,崇思拿出一個籐編的扁箱子,道:「這個是我和妹妹一起送你們的,你們留著當個念想吧,別忘了我們四人從前一塊兒出去玩的情形。」

  端寧接過來,覺得有些重,看看朋友,便把傘丟給妹妹,打開了箱子,卻是一付新燒的瓷畫炕屏。崇思道:「上頭的畫是我妹妹親手畫了,我再拿去叫人燒的,你們瞧著,像不像我們幾個?」

  淑寧看了看,果然很像。那彩色瓷畫就像是行樂圖似的,畫了四個少男少女在一條清溪邊席地而坐,四周草木青青,古樹高聳,遠處隱隱有幾道山牆,看著有幾分像他們曾去過的南園。離他們不遠處,有幾個護衛長隨丫環模樣的人,甚至還能認出其中一個是真珍的丫環九兒。畫的筆觸雖有些稚嫩,倒也清新可愛。

  瓷屏的空白處,寫有一首五言律詩:池草不成夢,春眠聽雨聲。吳蠶朝食葉,漢馬夕歸營。花徑紅應滿,溪橋綠漸平。南園多酒伴,有約候新晴。(注)

  端寧眨了眨眼睛,直直地望向真珍。真珍咬咬唇,道:「我知道端寧哥哥有會畫的朋友,我這手畫技,實在羞於見人,但好歹是我一片心意。至於這詩麼,我們沒有詩家雅氣,只好借用臨清先生的詩了,端寧哥哥……淑寧妹妹,希望你們別嫌棄。」

  端寧微微笑了,道:「怎麼會呢?畫得很好,看著就像是回到去南園玩的那天似的。多謝你了。」他頓了頓,又道:「我們很喜歡,希望以後會有再聚的那天。」

  淑寧拉過真珍的手,看著她笑。

  崇禮拍拍端寧的肩膀,說道:「好兄弟,我們一定會再見面的,到時候再比箭法,我絕不會再輸給你。」然後又轉頭對淑寧說:「淑寧妹子,下回再見,咱們再下幾盤跳棋如何?」淑寧笑著點頭。

  船要出發了,淑寧兄妹再次向朋友們告別,便拿著籐箱上了船。看著岸上的人離得越來越遠,淑寧一邊揮著手,一邊鼻子發酸。

  「哥哥。」她問,「我們會再見面的,是不是?」

  端寧笑著摸摸她的頭,道:「一定會的。」

  註:《聽雨》,作者趙介,元末明初廣州南園詩社的著名詩人,人稱「臨清先生」。(說好下星期才來的親戚忽然在晚飯時殺到,小孩子吵得受不了,我腦子裡一片混亂。這章寫得不太好,幸好是過渡章節,請將就吧丌丌)






章節 九十四、妯娌

  他們這一次回京,行程比來時緊密得多,一路上除了要避風雨或是補充食水外,一般不靠岸過夜,於是只用十多天功夫,就到了杭州,在那裡換了內陸河船。

  端寧上了父親坐的船,淑寧一個人有些無聊,只好找些事做打發時間。因跳棋或九連環等遊戲都玩不得,她只好做起針線活來。佟氏給了她幾匹在杭州新買的松江布,叫她給自己做兩身素服:「你近年新做的衣裳,顏色都偏鮮嫩了,做兩件素淡些的,在府裡居喪時穿。」淑寧便動手做起來,等船進了京師地區時,她已經做好了兩件,便換了一件上身。

  臨近碼頭,佟氏把女兒招去,悄悄塞給她一個香囊,白色綢面,青色穗子,只繡了幾道雲紋,很是素淡。佟氏道:「把這個繫在你的帕子上,拿在手裡別讓人瞧見。等進了府,要哭靈的時候,若是哭不出來,就把它放在你眼皮子底下,或是在鼻子下聞一聞。」

  淑寧有些不明白,便聞了聞那香囊,當即就鼻子一酸,淚水一下就流了出來。她嚇了一跳,忙望向母親。佟氏淡淡地道:「這是我們女人家的小法門,你自己知道就好,連身邊的丫環都別告訴去。」

  淑寧點點頭,心下鬆了一口氣。她還在擔心自己在靈前會哭不出來呢,現在有了這個法寶,再不是問題了。

  靠了岸,正搬行李,慶寧和順寧二人早得了信,都騎著馬到碼頭來迎接。拜見過叔叔嬸嬸,慶寧便小心地道:「瑪法過世後。因不知三叔幾時回來,天氣又一天比一天熱,我阿瑪就作主。先出殯了,請三叔別見怪。」

  張保愣了愣。便道:「這是應該的,哪有讓老子等兒子的理?大哥也太多心了。」慶寧陪笑兩句,見弟弟探頭探腦地看著船上下來的人,皺皺眉,拉了拉他道:「三叔三嬸一路上必是辛苦了。咱們快回府去,好讓他們早些休息吧。」順寧有些失望地回過頭來,應了一聲,幾個人便翻身上馬。因離碼頭最近的城門人太多,他們繞了一個大彎,從阜城門進了城。

  回了府,張保佟氏帶著兒女,不等換過衣裳,先洗了手。便到靈堂上大哭一場。淑寧托了秘密香囊地福,也是哭得淚流滿面。倒是端寧哭得很傷心,想來他曾與祖父朝夕相處三年之久。到底是有真感情在的。賢寧還不明白家人為什麼哭,跟著嚎了幾句。被母親慈愛地用帕子擦了擦臉。便當即紅了眼睛大哭起來。

  過了好一會兒,晉保和那拉氏出來了。好生勸慰了一場,才讓他們一家子止住了哭聲,然後在晉保夫妻的陪伴下,去見老太太。

  路上,那拉氏低聲道:「額娘自從阿瑪過世,便一直臥病在床,請了太醫來看過,說是哀傷過度,思慮不安,要好生靜養。本已有了起色,誰知幾天前突然又重起來,現在只能躺在床上,所幸精神頭還行。」

  這時已經走到正房廊下,一個有些眼生地丫環打起門簾,眾人就此進了房。

  老太太躺在床上,婉寧正陪著她說話。見張保一行人進來,婉寧忙忙起身見禮。倒是老太太見到三兒子一家回來了,也是有氣無力的樣子,問過他們有沒有給老爺子上過香,聽得張保問候了她幾句,等小劉氏磕過頭,她又看了看賢寧,摸摸他地小臉,便說乏了,讓他們下去。

  張保帶著兒子跟兄長去了前頭,佟氏等在那拉氏陪伴下回槐院休息。一行人正要離開正院,卻聽得一個小偏門邊上,王嬤嬤正在打罵小丫頭。

  那王嬤嬤拿竹篾狠狠打了幾下,罵道:「小賤人,老太太要吃燕窩,你居然敢拿這次貨來人,是吃了豹子膽了?」那小丫頭哭道:「冤枉啊,嬤嬤,是廚房的人說別人送來的上等燕窩都吃完了,才拿這個補上,這是府裡原本收著的,並不是次貨啊。」「我說次貨就是次貨!老太太是什麼身份?怎麼能吃這種東西?那燕窩明明前兩日才送過來,怎麼會那麼快就吃完了?一定是你們私下剋扣!」

  那拉氏皺皺眉,將王嬤嬤喊過來,道:「你要打罵下人,在哪裡不行?偏要在老太太院裡,她老人家正休息呢,你倒把人打得哭天喊地的,是存心不讓老太太好生靜養麼?」王嬤嬤不敢回話,她又繼續道:「我娘家昨兒才送了幾兩燕窩過來,你叫個人來取吧。照我說,老太太天天吃這個也不是個事兒,畢竟不是正經飯菜,回頭我叫廚房做些清淡地米粥小菜,你勸她好歹進一些吧。」

  王嬤嬤低聲應了,她才笑著對佟氏道:「額娘心裡難受,胃口也不好,我們做小輩的,又不敢硬逼她吃,實在難辦呢。偏偏這些底下人又不懂事,整天讓人操心。」佟氏笑道:「多虧有大嫂在,不然這家裡哪能那麼井井有條呢?說起來,我們從南邊倒帶了幾樣醬菜回來,或許額娘願意嘗嘗,回頭我就叫人送到大嫂這邊來吧。」那拉氏笑笑,便和她一起走了。

  淑寧跟著走了一段路,回頭看見那王嬤嬤臉上青一陣紅一陣地,又狠狠打了那小丫頭幾下,才往老太太房裡去了。

  進了槐院,二嫫早帶了人上來給佟氏請安,說房屋都收拾好了。佟氏滿意地點點頭,又請那拉氏進屋喝茶。那拉氏推說有事,過後再來,便走了。

  待諸人都告退後,淑寧見母親似乎有話跟二嬤談,便也退下了。二嫫向佟氏報告了近來家中的事務,說完後,左右打量著外頭沒人經過,便彎了腰小聲對佟氏說:「現如今府裡都是大太太做主,老太太屋裡的人有不少都被換走了,她身邊如今連個得用的人都沒有,就是為這個才氣得又病了。」

  佟氏微微搖搖頭。道:「這個你別管,大嫂子當家怎麼說也比老太太強,她如今對我們還算客氣。再怎麼說,也不會插手到我們的家務事上來。」

  二嫫壓低了聲音道:「底下人都在傳說。老太太知道是自己害死了老爵爺,心裡不安,雖然在外人面前裝作無事,實際上整天疑神疑鬼的,總是發脾氣。府裡許多老人為著老爵爺地事對老太太不滿。又覺得她如今糊塗了,轉而站在大太太那邊。」

  佟氏低頭看著帕子,又問:「其他人怎麼說?」二嫫道:「二房那邊的人有過一些閒話,但二太太不得人心,大太太在府裡口碑一向好,四太太又不管事。外頭已得了准信兒,大老爺襲爵是十拿九穩地。二房地主子再想鬧,也沒法子了。」

  佟氏點點頭,道乏了。其他事晚上再說,便歪在榻上小睡一會兒。二嫫出去安排事務。只過了兩刻鐘,那拉氏回來了。佟氏忙起身相迎,又叫人奉茶。

  妯娌倆略談了一會兒家務事。然後佟氏喝了一口茶。便緩緩問道:

  「我聽說老爺子先前病著的時候,老太太似乎聽了什麼人調唆。找了法師來驅邪,結果老爺子反而病得重了。不知是什麼人做了這種不知輕重地事?」

  那拉氏歎了口氣,道:「我就知道你們會問這個,他們兄弟幾個也是一肚子氣,無奈老太太護著,只好饒了那人。」佟氏驚訝道:「老太太怎會護著?那人是什麼來頭?」

  「是老太太娘家的親侄兒,你可記得,住在河間地伊大舅五十歲上頭才得地兒子,金貴得不行,從小寵壞了,近年來不知為什麼迷上了那些神神道道的,若是正經禮佛參道也就罷了,偏偏喜歡學些什麼驅邪法術。因他長得好,又是獨苗苗,家裡大人都慣著他。他去年到了京裡,便一直住在咱們家,整天鬧得雞飛狗跳,若不是老太太護著,早趕走了。我兩個兒媳婦和婉寧都怕了他,到城外住了兩個月,老爺子出了事才回來地。老爺子走了以後,那人知道闖了禍,便逃回河間去了。他們兄弟幾個礙於老太太的面子,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佟氏更是詫異:「那人做出這種事,就算是娘家的獨苗,老太太又怎麼能護著?」那拉氏搖搖頭道:「聽說私底下罵了一頓,但好歹是她娘家人,而且是她自己請的法師,若是不護著,豈不是等於打自己的臉?就是因為這樣,他們兄弟幾個才不好做出什麼來。」

  佟氏歎息道:「老太太怎的這般糊塗?就算我們這些做小輩的不說話,外人們知道了,難道還有什麼臉面?就連家裡的下人,只怕也有閒話說呢。」

  「還有更離譜的事呢。她老人家大概是年紀大了,又傷心太過,脾氣越發古怪,我們都只好哄著她,她還時不時地鬧上兩出。前幾天有個老姐妹來看她,她叫了二弟妹跟前的一個丫頭去幫她梳頭,不知為什麼突然發了火,竟把那丫頭給活活打死了。」那拉氏唉聲歎氣地說道。

  佟氏大吃一驚,誰知那拉氏繼續道:「壞就壞在那個丫頭不是咱們家的奴才,是二弟妹那個胭脂鋪子裡地人,因她手巧,極會梳頭打扮,才特意調到身邊使喚的。那可是正經平民百姓,好好地沒了,家屬都吵著要告官呢。老二夫妻好說歹說,又陪了大筆銀子,才安撫下去了。」

  「那個丫頭可是叫釧

  「三弟妹也見過吧?二弟妹可寵她了,若不是長得平常,只怕早開了臉呢。為著這個事兒,二弟妹氣得病了,幾天都沒來向老太太請安。」

  「真是可惜了,那釧兒地確手巧,人也伶俐,怎麼會得罪了老太太?」

  「誰知道呢?她老人家的脾氣是越發古怪了。咱們也不好隨便猜度她地心思,或許是釧兒不小心說錯了話吧?」

  妯娌倆捧杯喝了口茶,便不再談論這個枉死的丫頭了。那拉氏又道:「因老太太的脾氣陰晴不定,我們爺怕她再鬧出什麼事,讓外人說我們家的閒話,就讓她好生在房裡靜養,家中事務,都由我們代勞了,免得再累著她。再有外客來,也都替她推了。其實,都是老封君了,人人都知道她傷心,體諒她病著,就算她不肯見人,也不會怪她的。何必還要硬撐著?反把自己累著了。她不肯愛惜自己,我們做兒女的,也不好看著她累壞身體。」

  佟氏低頭喫茶,片刻後才道:「老人家年紀大了,畢竟不比從前有精神,咱們做小輩的,能幫著多分擔些就多分擔些吧。只是我不熟悉府裡的事,以後還要請大嫂子多累著些,不是我有意偷懶,大嫂子可別見怪啊。」

  那拉氏笑了:「怎麼會呢?這是我身為長媳的責任,不過我一個人,也難管那麼一大攤子的事,二弟妹病著,四弟妹一向不理事,以後還要三弟妹多多幫襯我呢。」

  佟氏與她相視一笑,又分別捧起了茶碗。

  這時,二嫫進來請示佟氏道:「那位劉姨娘,我將她安置在東邊的耳房裡了,不知可妥當?」佟氏道:「也行,你注意給她弄些好點的被鋪,她前兩天才病好,別又著了涼。」二嫫領命下去了。

  那拉氏若有所思地對佟氏道:「這個劉姨娘,就是四弟妹娘家那個棄妾的妹子?你對她倒好。」

  佟氏微微笑道:「劉姨娘人極和善的,時間長了,大嫂子想必也會喜歡她。她姐姐在廣東另嫁了個男人,是個把總,如今可是正經太太呢。」

  那拉氏笑笑:「那倒是好運道,想必以後會更有造化。當初老太太知道三弟納了這位劉姨娘,也曾生過氣,說一個寡婦又生過兒子,給咱們家做妾太不像話,為此還幾個月都沒理會過四弟妹,四弟妹索性又回娘家去了。」「我是看她八字合適才做了主的,她才進門,我們爺就升了知府,可見是真的吉利。說起來,方才請安的時候,倒沒見老太太說什麼呀?」

  「自從你們年前送了那幾大箱子的東西回來,老太太就不再生你們的氣了,反而覺得三弟在外頭做官,身邊沒個妾也不好,既然人都進了門,她也就不多說什麼了。你們送回來的珠寶,除去給婉寧的,其他的她都用來給自己打了全套頭面。本打算要在端午時穿戴出去見人的,偏偏老爺子又出了事。」那拉氏又喝一口茶,看了看天色道:「時候也不早了,三弟妹一路辛苦,好好歇會兒吧,晚飯的時候,再去見其他人。」說罷便起身告辭。

  佟氏直把她送到院外才回房,重新歪回榻上打量著這個闊別數年的地方,微微歎了口氣。

  





章節 九十五、抄經

  淑寧撫平最後一個皺折,將新做的衣裳熨好,吁了一口氣。()。

  回到京城伯爵府已經有十幾天了,一進六月,天氣就越發熱起來。雖然她在炎熱的廣東呆過幾年,還是覺得有些難耐,便向母親討了半匹薯莨紗,給自己做件薄袍。如果是平時,她一個小姑娘是不敢穿這麼深色的衣裳的,不過現在正服喪,這樣穿倒正常了小丫環素馨走了過來:「姑娘可是熨好了?穿上試試吧?」淑寧點點頭,便拿著衣服走到屏風後。

  這個素馨實際上是週四林的女兒,回京路上她就一直在船上侍候淑寧,佟氏覺得她還算伶俐,便索性讓她做了女兒的近身。她本來的名字是周素蘭,因為與周茵蘭有些重了,她又喜歡素馨花,淑寧便為她改名叫素馨。

  換好衣服,她走到穿衣鏡前打量一番。唔,基本上合身,左右肩膀袖子都對稱,黑綢子鑲邊也很勻稱,雖然沒什麼腰身(因為還沒那技術),但勝在穿起來很舒服很寬鬆很涼爽。

  素馨幫她整理了一下衣服下擺,又幫她重新梳了頭髮,在耳後盤起兩個小圓髻,其餘頭髮都編成一個大辮子垂在腦後,非常涼快!

  淑寧滿意地點點頭,便坐到窗下的軟椅上看書,素馨捧了一盞茶來,說道:「方纔經過太太房前,聽王大娘說,蘇先生他們已經進了府了,霍買辦那邊的東西也到了,現在行李正卸車呢,一會兒就能送進來。」

  原來那些大行李已經到了,想來時間也差不多。淑寧點點頭。道:「等會兒你去看著他們搬,我那幾箱子書和雜七雜八的東西,要一箱不漏地收回來。別讓人混了去。」

  素馨會意地點點頭,正要退下。卻聽到外頭有人叫道:「三姑娘在屋裡麼?」原來是婉寧的丫環煙雲。

  說起來,剛回府那天,淑寧只匆匆見了婉寧一面,覺得她禮數上周到了些,形容舉止也斯文了些。別的倒沒什麼印象,倒是容貌還像當年那樣美麗。而後來接觸多了,倒是發現她心計似乎深沉許多,開始懂得應酬府裡各色人等,懂得話裡帶話,也懂得對他人有敵意地言辭舉動四兩撥千金了,更重要的,是懂得對人說「規矩」二字。

  淑寧看到她的變化,心裡也稍稍有些安定。想必這位婉寧大姐不會再不知天高地厚地闖出什麼禍來,連累家人了吧?不過鑒於她以往地輝煌事跡,為保險起見。淑寧決定還是不要與她太過接近的好,因此只是維持著一般堂姐妹地交往。沒有親近她。也沒有刻意疏遠。由於婉寧大部分時間都用來陪伴老太太,所以到目前為止。倒還相安無事。

  煙雲是來請淑寧到後花園的水閣裡去抄經的。因老太太發了話,芳寧、婉寧、淑寧和媛寧四姐妹每日都要抄幾篇佛經,然後拿到老爵爺靈前燒掉,為他超度祈福。淑寧就當作是在練字了,日日都有十篇八篇上交,雖然比不上芳寧抄得多,倒也讓人挑不出錯來。

  本來四姐妹是各自在房裡抄的,天一熱,就都跑到水閣裡了,常常撞上,一來二去的,就索性約好了一起去那兒抄。

  淑寧到達水閣地時候,芳寧和媛寧已經在那裡了。

  芳寧今年十六歲,正是花樣年華,但當年有些微豐的身材,如今卻瘦得厲害。她穿著灰色布袍,上頭一絲花紋也無,除了頭上的一根銀簪與手腕上的佛珠,全身上下再沒有半點飾物。臉色有些灰黃,低眼垂眉,極少直眼看人。

  媛寧卻是另一個樣子。仍是穿著蛋青色的袍子,上頭卻繡著暗暗的花紋,頭髮用青色頭繩扎出別緻的辮子,白紗小花與銀首飾稱得她整個人越發秀麗脫俗。現在的媛寧,雖然心結未解,但面對其他姐妹時,倒是沒有了往日的戾氣。

  媛寧抬頭看見淑寧進來,扯了扯嘴角道:「居然連三姐姐都來了,偏偏約了人地那位卻還未到。」淑寧笑笑,走過去看,發現芳寧已經抄好兩篇了,歎道:「大姐姐,你的手腳真快,你一個人,足可頂我們三個呢。」

  芳寧微微一笑:「我抄慣了,自然寫得快,其實你們倆個也不慢。」媛寧哂道:「大姐姐在外頭住時,天天都吃齋念佛,把抄經當成功課,都快成姑子了,我們怎麼跟她比?」

  淑寧掉頭去看芳寧,見她無動於衷地繼續抄寫,便換話題道:「今日我該抄哪篇?」媛寧正有些後悔方才說話造次,忙道:「今日我和大姐姐都在抄《地藏經》呢,三姐姐也抄這個吧?」淑寧點點頭,便坐下來抄

  三個女孩子就這樣坐在涼快的水閣中抄著佛經。沒多久,淑寧便覺得心靈平靜,一點都不覺得燥熱了。她手下穩穩地寫著簪花小楷,片刻間,便已經寫好了幾行。媛寧有些羨慕地看著,道:「三姐姐真不愧是從小就練字地,瞧這幾行字,活像書上印著似的。」淑寧偏頭笑笑,繼續抄著。

  但平靜地場面很快被打破,婉寧來了。

  她穿一身白色蓮紋修身薄綢長衣,胸前戴著一隻碧玉環,頭上只插著一朵白紗花,嫋嫋婷婷地走進水閣,笑著說:「對不住,我來遲了,你們已經抄了多少了?」淑寧正要向她打招呼,卻聽見旁邊地媛寧一聲冷笑道:「二姐姐讓人去請我們,自己卻半天才過來,想必忙得很吧?真難為你了,這麼忙,還要來做這些小事,想必瑪法在天之靈,也會覺得很欣慰吧?」

  婉寧嫣然一笑:「方纔是奶奶不肯喝藥,我要哄她喝,才來晚了,不過也沒什麼難為的,這是我們做孫女兒地應盡的孝道。」說罷便去看旁邊放著的寫好地經文。「原來已經寫了這麼多?那我可要加把勁兒,別輸給你們才行。」然後便坐下開始抄。

  媛寧撇撇嘴,不再開口。只是她開始有些煩燥了。抄兩行,就寫錯了字。想要改,卻越糊越難看,索性把那張紙揉成團,往旁邊一丟,早有小丫環收了去。她換了一張紙。又開始抄,好容易抄了大半頁,又寫錯了,一把火燒上來,就把筆一丟。

  淑寧就坐在她旁邊,她這一丟筆,別人倒沒什麼,飛濺的墨汁卻落在淑寧面前的紙上。媛寧有些愧疚,忙道:「對不住。沒弄髒姐姐地衣裳吧?」

  淑寧擺擺手,將那張紙放到一邊,另換一張寫。幸好剛才只寫了四五個字。不然就白廢了。

  媛寧有些意外,問:「三姐姐怎麼不把那紙丟了?橫豎已經沒用了。」淑寧道:「怎麼會沒用呢?我拿回去用竹刀把沾過墨汁的部分裁掉。還可以繼續用。這可是上好地宣紙。還有那麼大一塊空著,別浪費了。」

  媛寧驚訝道:「想不到三姐姐這般節儉。我聽阿瑪額娘說。三叔三嬸在廣東,年年都能得許多銀子,光是每年送回府裡的年禮,就有兩三千兩,自家留的起碼有幾萬兩呢。既然這般富裕,又何必吝嗇這點紙?」

  不會吧?居然被那對精明的夫妻惦記上了?這種「流言」一定要堅決予以澄清,免得被人算計了去!

  淑寧微笑著道:「這可是沒有的事,二伯父二伯母是哪裡聽來地流言?我阿瑪額娘每年送回來的多半是古董什麼的,其實都是別人送的禮,又不用咱們出錢。今年送的那些珠寶貴重些,卻是因為有個在印度做珠寶生意的西洋客商低價出手存貨,才便宜買了來。想著家裡能用著,就送回來了。我們家銀子雖有,卻沒幾萬兩那麼多,平時用度也一向節儉。」婉寧這時插嘴道:「這樣才是正經過日子呢,四妹妹,你該學學三妹妹,別總是浪費錢財。」

  媛寧冷笑一聲:「從二姐姐嘴裡聽到這話,真讓人吃驚。」說罷不理婉寧,問淑寧道:「三姐姐別是騙我吧?我方才經過二門,看你們屋裡的人正在卸車上的行李,有好幾十個箱子呢。那些又是什麼?」

  淑寧道:「那是我們家在廣東用的大行李,雜七雜八地,冬天的大衣裳和棉被什麼的也有,有些箱子裡裝地是花瓶、擺設和書本字畫什麼的,有別人送地,也有自己買地。這些東西說是值錢,其實除了送人和自家擺著好看,也沒有什麼用。難不成還能拿去賣錢?別人還以為咱們家怎麼了呢?」

  媛寧有些興趣缺缺:「原來是這樣,我還以為會有什麼稀罕的東西呢。」

  「稀罕地倒是有,我有一套玻璃燒的鼻煙壺,上頭畫有西洋畫,是我求了額娘,從一個客商那裡弄到的。四妹妹若有興趣,等我把東西收拾出來,就請你過來瞧。」

  「算了,鼻煙壺算什麼稀奇的東西。」媛寧撇撇嘴。

  當然稀奇,那上頭畫的可是希臘神話中的星座故事,雖然跟她所知道的有些不同。想當年,她也曾迷過星座書呢。因此一看到這套東西,就立馬從霍買辦那裡買了過來。其實霍買辦只是覺得那畫有趣,並不覺得玻璃器具值錢,因此出價很低。

  不過這些事媛寧自然不會知道,倒是婉寧有些興趣:「那上頭畫的都是什麼?難道是聖經故事?」「只是些平常物件,倒是那畫法真特別,跟咱們的完全不同。」「哦。」

  場面冷了下來,淑寧繼續埋頭抄寫。又過了不到一個時辰,老太太派了個小丫頭來催,婉寧便回去了。淑寧數了數抄好的經文,也有十來張,便叫人收好,辭了回房去。

  她的箱子都已經送過來了,打開檢查過,並沒有漏掉的東西。淑寧悄悄鬆口氣,便到後院廊下去看剛到的巧

  巧雲正挺著大肚子和其他丫環們說話,見淑寧過來,便要起身,淑寧忙扶住她,拉她坐下,又細細問些路上的事項,見她母子平安,也就放了心。二嫫笑吟吟地走過來,道:「巧雲,太太發了話,早已經給你們小兩口備下了新房子,你等會兒就回那新房住去,等生下孩子滿了月,再回來上差,方才長貴已經領了銀子和給你補身的藥材,太太說你身子不便,就不用過去磕頭了。」巧雲高高興興地應了,定要去向佟氏道謝,說不磕頭行個禮也好。二嫫只好帶她去了。

  淑寧正要去找哥哥端寧,看他的東西是否都齊全,卻意外地看到他正站在院門口和順寧說話,而順寧還時不時地打量著內院。淑寧想起巧雲,有些擔心。不一會兒,順寧有些失望地回去了,端寧回頭看見妹妹,微微一笑。我是時光匆匆過的分割線

  轉眼到了七月,老爵爺百日過了,大伯父晉保和四叔容保都忙著交待家中事務,準備回到兵部和宮裡上差。興保叫人套車,打算出門去各處產業視察。而張保卻悠哉游哉地在書房喝著茶看著書,跟妻子聊聊天,再逗逗小兒子,小日子美得很。

  辰時剛到,卻聽得前門一陣擾攘,有下人急奔進來,一邊大聲報著「聖旨到了」,一邊往裡頭跑。不一會兒,全府都被驚動了。

  那拉氏早吩咐府裡的管家把傳旨的太監迎進大廳,擺上好茶侍候著,又叫人擺香案。幾房人都穿戴上正式的禮服,不但淑寧姐妹幾個都穿得整整齊齊,連年紀最小的賢寧和不滿週歲的慶寧長女雪瑞,都被打扮好了抱出來,全家跪在前院,等待著來人宣讀聖旨。







章節 九十六、旨意

  那來傳旨的太監沒看見老太太的身影,便問道:「府上的老封君不在麼?」晉保忙說道:「母親臥病在床,方才也試著想起身接旨的,實在起不來,還望恕罪。要不,下官讓人扶著她老人家出來?」那太監便擺擺手道:「不必不必,咱家也就是問一聲,皇上可說了,不可勞累老太太的。」然後便擺出了架勢,宣讀聖旨。淑寧在後頭跪著聽旨,只覺得渾身上下怎麼都不舒坦,那聖旨的內容也是駢四儷六,辭藻華麗,晦澀難懂。淑寧聽了半日,只略摸估計著是在說自己家祖先如何如何,立了什麼功勞,然後祖父在世時如何如何,父親他們兄弟幾個又怎麼怎麼出色,家風又怎麼怎麼好。總體上就是在誇他們家。

  最後,皇帝老兒鑒於他們家的情況,就讓長子晉保承襲父親爵位,當上二等威遠伯;然後四子容保任侍衛盡忠職守,封一等輕車都尉;三子張保為官出色,又孝順,封二等輕車都尉;次子興保,也得了個騎都尉的爵位。希望這幾兄弟能夠體會皇帝的用心,忠於朝廷,好好幹活。

  全家上下磕頭謝恩,接過聖旨,便請那太監進屋裡喝茶。那太監笑著推說還要回去繳旨,那拉氏忙道:「公公此行辛苦了,這麼熱的天還特地跑咱們家來傳旨,好歹喝杯茶涼快涼快再走,絕不會耽誤了您的差事。」那太監便依言進屋上座。

  晉保夫妻陪著他說些閒話,又旁敲側擊地打聽皇上下這些旨意是什麼意思。那太監笑意吟吟地坐了半日,一點風聲不露,最後懷兜著幾樣精緻的小玩意走了。

  他們的身影一消失,原本在廳中安靜陪坐的興保忽然變了臉色:「這是怎麼回事?莫非你們做了什麼手腳?」

  晉保皺皺眉:「二弟又怎麼了?難道有什麼不妥之處?」

  興保鐵青著臉。道:「大哥襲爵,咱兄弟也就認了,但皇上給我們兄弟幾個封的爵位。我卻不服!老四在宮裡當差就算了,可老三如今連官都不做了。憑什麼他能封個輕車都尉,我卻只是區區地騎都尉?(注)還要是最後一個封?!」

  容保發話了:「二哥這話說得未免造次,給誰封爵,封什麼爵,都是皇上說了算的。難道二哥認為皇上錯了?」

  興保一瞪眼:「老四,你休要訛我,我幾時說皇上錯了,我是問你們是不是做了手腳?不然為什麼我的爵位是最低地那個?」

  晉保板起臉,道:「做什麼手腳?皇上的旨意合情合理,老四已是從三品,老三是從四品,封個三品地爵位很正常。你本就閒賦在家,只捐了個五品龍禁衛在身。有一個四品騎都尉的爵,已經是皇恩浩蕩了。你休要這此大吵大鬧,萬一有人把你方纔的話傳到外頭去。你讓皇上怎麼想咱們家?!」

  興保氣鼓鼓地閉了嘴,甩手走人。索綽羅氏一甩帕子也跟了上去。

  早在興保開始發作時。李氏便扯了慶寧一把。將弟妹們都帶下去了,因此淑寧並沒怎麼聽見叔伯們後面的爭吵。倒是發覺婉寧有些心神不定。她跟那個傳旨的太監似乎是認識地,方纔還低聲跟他說過幾句話,然後便一直沉默。旁邊的媛寧見她這樣,便冷笑一聲,回房去了。因賢寧不停喊熱,淑寧便把疑問丟下,拉過哥哥抱起弟弟,趕回了槐院。

  她安置好了弟弟,換回輕快的衣裳,便來到上房跟哥哥閒聊。不一會兒,父母回來了,又是一番手忙腳亂換衣服的大工程。等換上家常夏衣,張保才鬆了口氣,對妻子兒女道:「方纔可把我熱壞了,在大太陽底下跪了半天,又不敢動,難為他們還吵得起來。」

  佟氏笑道:「雖然熱些,倒也值得,如今咱們也有爵位了,每年的俸銀和米糧雖不多,好歹子孫後代都能受益,只要節省些,不愁養不活自己。」

  淑寧好奇問道:「這個二等的輕車都尉,每年有多少銀子?」佟氏答道:「只有185兩,雖然不多,卻有185斛的米,這可是千斗糧食呢。咱們三房人口不多,光這個就夠吃的了。」

  也就是說無論如何也不會餓著肚子了?這倒是不錯。雖然世襲爵位按例是傳一代減一等,但想必還能襲上好幾代人呢。父親辭官時,淑寧還有些擔心,現在倒是稍稍鬆了口氣。

  端寧這時問道:「為什麼皇上會突然封咱們家爵位?像這樣四個兄弟都有世爵的,在京中也不常見吧?」

  張保若有所思:「我雖聽到些風聲,倒不敢肯定。當日與你瑪法賽馬地,聽說是某位王爺?」

  端寧道:「我從三哥那裡打聽到一點,是兩位老親王,還帶了幾位宗室。」

  張保想了想,說:「既然聖上有了恩旨,這些話就不要傳出去了。別人問起,只說是老爺子不小心摔著的。回頭跟你兄弟們也提醒一聲。」

  端寧應了,又陪著父母說了些閒話,因順寧叫人來請,便告退了。淑寧打量著差不多到抄經的時間了,便也告罪離開,只留下張保和佟氏在屋裡繼續說話。

  張保搖著扇子,歎道:「當日也不知發生了什麼事,不過既然皇上暗中補償過了,咱們就該知道好歹。平白撈了個爵位,倒也不錯。」

  佟氏道:「我原還擔心你辭了官,光靠這點子家底不夠用地,現在倒鬆了口氣。遲些再置點田產,咱們也好多個進項。」

  張保道:「其實說起來,咱們這一房,一向是最節儉的。就算近年手頭寬鬆些,也從不學那些虛華做派。不像其他兄弟幾個,總愛胡亂花錢。」

  佟氏點點頭:「可不是麼?回府以後。我冷眼看著其他幾房,也覺得他們花費太過了。大房要維持府裡體面,倒罷了。二房雖掙了不少錢。也沒必要整天顯擺,這幾日二嫂子病好了。偶爾也出來見見人,我打量著她身上穿戴地,就沒重複過一樣,連四丫頭小小年紀,也開始打扮了。這還是在喪中呢。四房那邊倒是素素地,可也素得不便宜,四弟妹寫個條子請我去說閒話,也要用那什麼雪浪詩箋,喝的茶,一壺就要五六十兩銀子。相比之下,咱們倒像是鄉下來地。」

  張保笑了:「鄉下來的就鄉下來的好了,咱們也不是沒見過世面。你去問問他們,可見過成幾百箱白銀在眼前晃過?可見過大塊大塊地玉石翡翠拿牛車拉著走路?用斗裝的珍珠寶石?通體黃金地自鳴鐘?去年年底送回京的那點子珠寶。在那邊只能算是小意思,他們都當是寶貝似的,誰才是鄉下來的?」

  佟氏忍俊不禁:「夫君。你這話忒毒了。」

  張保坐到酸枝躺椅上,搖搖扇子。道:「不是我說話毒。實在是覺得沒必要整日顯擺些金呀玉的,日子只要過得舒服了。那些就都是些身外物罷了。」

  佟氏在他身邊地圓凳坐下,微笑道:「我呀,只求幾個孩子平平安安的,以後有出息,便心滿意足了。」

  「如今端兒在兄弟裡武功文才皆是首屈一指,淑寧懂事乖巧,賢兒也聰慧可愛,你還有什麼可操心的?說起來,怎麼不見咱小兒子?丫環把他抱到哪裡去了?」

  「方纔曬著了,怕是有些中暑,淑兒讓他喝了點消暑茶,抱回房去睡了。我換衣服時去看過,正睡得香呢,你別去吵他。」佟氏拉住丈夫,不讓他起身去找兒子。

  張保乖乖坐下,佟氏又道:「有件事要和你商量。昨兒小劉妹妹悄悄去看過她兒子,回來後找我訴苦,說小寶的姑媽要娶兒媳婦了,屋子住不下,不願再留小寶在她家裡。你看怎麼辦?」

  「莫不是想訛錢吧?多給些銀子就是了,總不能真接回府裡來,如今額娘病著,整天陰陽怪氣的,誰知道她會說出什麼話來?」

  佟氏道:「這不是幾兩銀子的事,總這樣不是辦法。咱們給的錢不少了,可人心哪有滿足的?再說,咱們雖給了錢,可那郭大姑怎會真的把錢用在小寶身上?倒不如把孩子接出來,光是原本給地錢就足夠在外頭恁房子的了。」

  張保想了想,道:「既如此,那就挑一房老實可靠的家人,先在附近恁間屋子,把孩子接過去住著,劉姨娘要看孩子也方便些。過些日子,你去跟大嫂說一聲,把人接進府來吧。」佟氏點點頭,便去喚週四林家地進屋吩咐。我是轉換場景的分割線

  淑寧和其他姐妹在一起抄佛經,卻發現今天輪到婉寧煩躁不安了。她總是抄錯字,白紙換了一張又一張,本是打算揉成團扔地,看到媛寧地目光,才斯斯文文地學淑寧那樣把紙放到旁邊的籃子裡。媛寧譏諷地瞥了她一眼,又繼續埋頭抄寫。

  婉寧繼續心神不定地,時不時往水閣外張望。淑寧問道:「二姐姐,你可是在等什麼人來?」婉寧不在意地笑笑,道:「沒什麼,我只不過是叫俏雲去拿些東西,卻半天還不見她回來,有些心急罷了。」

  「可是什麼要緊地東西?若是文房四寶之類的,我這裡還有呢,二姐姐儘管拿去就是。」你這樣子擺明了沒那麼簡單,誰信你啊?

  婉寧眼望著外頭,嘴裡卻說:「不用了,我沒缺什麼東西。」

  正說著,卻看到窗外人影一閃,婉寧大喜,忙起身迎出去,果然是俏雲來了。婉寧拉過她,在一叢花旁邊竊竊私語,淑寧聽不到她們在說什麼,只看到婉寧臉上神色變幻。

  她們說了一會兒,只聽得婉寧一聲「什麼?真的嗎?」,說話的聲音大起來,隱隱聽到有「秀女」、「選中」、「阿哥」等字眼。淑寧心裡有數,這大概是在說今年選秀的事。

  今年婉寧本要參選,卻因祖父去世,要守孝,而不得不延遲。本來從前也有過秀女服喪百日後參選的例子,只是今年選秀日子定得早,五月就要初選,到六月復選,如今連結果都出來了,婉寧今年算是錯過了,但三年之後,她已經十七歲,年紀卻有些偏大。

  淑寧自回京後,便知道了婉寧今年不能參選的事,因見她沒表現出什麼情緒,便以為她並不在意。想來從現代穿越回來的女孩子,大概也會覺得十四歲嫁人太早了吧?三年後再選,年紀會比較合適,她應該會高興才是。何況那位對婉寧頗為心儀的五阿哥,比她還要小一歲,現在娶妻有些太早了,下一次選秀時再結婚會更有益於青少年身體健康啊。

  不過現在看來,婉寧似乎對選秀的事還是很關心的。她可能是從來宣旨的太監處知道了什麼消息,所以有些坐不住了,不知她所擔心的是什麼呢?

  過了一會兒,婉寧臉色陰晴不定地回到水閣來,坐在案前對著紙筆發呆。芳寧繼續埋頭抄寫,一直都沒理會過周圍發生的事。淑寧與媛寧對看一眼,先開口了:「二姐姐,發生了什麼事麼?」

  婉寧勉強笑笑,道:「沒什麼,俏雲居然拿錯了東西,真是太粗心了。」

  媛寧冷笑一聲:「你騙誰呢?她明明是去幫你打聽今年選秀的結果了。怎麼?莫非你的仇人被選中了,進宮當了主子娘娘?」

  婉寧清清嗓子,拿起筆道:「我哪裡來的仇人?四妹妹真會說笑。方才俏雲的確是順便告訴了我一些消息,但也沒什麼不好的事。」

  淑寧淡淡笑著,問:「說起來玉敏姐姐也是今年參選吧?不知她選中了沒有?」

  「玉敏被記名了,要等三年後復選呢。」她抬頭對淑寧笑笑,「另外還有幾位姑娘,分別被指給太子和大阿哥,不過都是側室。」

  媛寧挑挑眉:「說起來,那位與你一見面就吵的宋家姑娘,也是今年選吧?」

  婉寧頓了頓,看著眼前的白紙,道:「的確是今年選,她被選中了,指給了四阿哥。註:一等輕車都尉是屬於正三品,二三等的輕車都尉則為從三品。騎都尉正四品。這本是乾隆時才有的爵位定制,我提前到康熙朝了,請當作是蝴蝶效應吧。





章節 九十七、後續

  媛寧挑挑眉:「喲,居然成了皇家媳婦,那以後我們都要尊稱她一聲福晉了吧?」

  婉寧冷冷地道:「不過是一個格格,叫什麼福晉?也不怕別人笑話她不知天高地厚。」

  媛寧輕笑一聲,道:「二姐姐這話,我聽著怎麼覺得那麼酸哪?」

  婉寧低頭抄起了佛經,不再理會她。媛寧覺得無趣,也閉了嘴淑寧手下寫著字,心中卻有些疑慮。就算是對頭人成了四四的小妾,婉寧為什麼表現得那麼在意?她好歹是老五福晉的熱門人選啊,難不成,她對四四也有意思?不會吧?難道她還真要學足清穿女主,一定要跟老四發生情感糾葛麼?還是說,她只是不忿自己看不順眼的人先她一步嫁入了皇家?

  過了不到兩刻鐘,婉寧便說要去看老太太,離開了水閣。

  其他三姐妹又抄了一會兒,眼著著將近中午了,才收拾東西準備回各自的房間。淑寧捶捶肩膀胳膊,忽然想起一件事來,便問道:「過了百日,我們還會不會繼續上才藝課?怎麼一直不見蔡先生呢?」

  芳寧搖搖頭表示不知道,逕自走了。媛寧道:「應該不會上了。蔡先生自從我和二姐姐離京後,就被辭退了,後來府裡也沒再請人。只聽說二姐姐在保定時,大伯母曾在那邊請過先生來教她。怎麼?三姐姐想學?」

  淑寧點點頭:「我在廣州時也有學的,回來後一直沒練,怕會荒廢了。不知蔡先生如今在何處?能不能請他回來教呢?」

  媛寧低低地笑了,見淑寧一副不解的樣子,才止了笑告訴她說:「三姐姐。你道那宋芝草為何與二姐姐不和?蔡先生辭去以後,就是宋家請了他去,教授女兒琴棋書畫。他整日念念不忘二姐姐這個學生。言必稱婉寧如何如何,天天唉聲歎氣。誰能受得了?只過了一年,便被辭退了。後來二姐姐回京,那宋芝草一見她,就氣不打一處來,總愛與她過不去。她想了想。又忍不住笑道:「說起來,還有個笑話呢。有一回眾人在一處聊天,談起古人詩詞,二姐姐居然說《將近酒》是詩仙李白的大作,那不是笑掉人家的大牙麼?誰不知道那是銀笛秀才蕭雲劍地詩?宋芝草嘲笑她,這種事都不知道也敢自稱才女,當時就和幾家千金大笑一通。二姐姐忒沒有面子,後來每次見她都沒有好臉色。那件事好不容易才壓下去的,不然二姐姐在京中可就成笑話了。」

  淑寧大汗。如果換了自己,恐怕也會條件反射地說那是李白的詩吧?她不禁覺得婉寧有點可憐,穿越到這個似是而非地清朝世界。其實風險處處都存在啊。

  她暗暗下了決定,沒什麼事絕不跟人談起什麼詩詞歌賦!連歷史人物故事也要盡可能少說!

  回到槐院。佟氏見了女兒便道:「你阿瑪到前頭接待來賀我們家受封的客人了。中午我們自己在房裡吃飯,我叫人做了酸湯子。你多吃一點吧。」淑寧應了,想起上午聽說地事,便對母親說道:「二姐姐打聽到了今年選秀的消息,聽說宋家小姐被指給了四阿哥,不過只是格格。」佟氏愣了愣,才醒悟過來:「哎呀,四阿哥已經到這年紀了麼?我居然忘了。」她發了一會兒呆,忽然站起身來:「這可是喜事,我要送些賀禮過去。陳老太醫開過幾張補身的方子的,長福呢?得快叫人配好幾付送去。還有從廣東帶回來的綢緞,我們現在用不著,白放著可惜了,乾脆送兩箱過去吧,還有珠寶,新人也該有些頭面首飾,對了,那幾顆大紅寶石……」

  淑寧目瞪口呆,連忙止住她:「額娘,你冷靜些!」她把母親壓回椅子上,道:「這些東西宮裡和內務府會準備地,你只要表示一點心意就行了,這麼大張旗鼓地,生怕別人不知道麼?」

  佟氏這才冷靜下來,看著女兒不好意思地笑了:「額娘是太高興了,有些失態。你說得也是,我們家如今還在守孝呢,沒得沖了人家的喜事。算了,只送些衣料和幾件佩飾,再加幾樣藥材,都送到南瓜胡同去,免得叫外人知道了。」

  淑寧這才鬆一口氣,不料只過了一會兒,佟氏左思右想地,又坐不住了:「我們好像有兩匹上好的多羅呢,乾脆也送過去吧,趁現在還沒吃飯,我叫人開小庫房取去。二嫫?二嫫?」然後登登登地走了。

  被她打敗了!

  淑寧無語地望向天花板,現在就已經這樣了,等以後自家哥哥娶老婆時,不知老媽會成什麼樣子?我是兩天後的下午的分割線

  張保頂著滿頭大汗,慢慢踱進槐院,倒在躺椅上,一臉疲憊。淑寧忙放下手中的針錢,為父親遞了塊帕子,又倒茶給他喝。

  佟氏替他打著扇子,有些心疼地說:「來人怎麼就沒停過呢?咱們家也沒打算大肆張揚,到底還在孝中呢。」

  張保一口氣喝下一杯茶,又把杯子遞回給女兒,才道:「畢竟是難得的榮耀,我們雖不好張揚,跟我們交好的幾個府,總要意思一下。麻煩的是那些摸不著真正地權貴的邊的人,還有在京裡等著候缺地小官,藉機來攀附。我只好應酬一番,哪能真的給他們些什麼好處呢?」

  佟氏有些埋怨:「大哥四弟要上差就罷了,二哥成天在家呆著,也不幫著招呼一下,讓你一個人從早忙到晚,他卻自個兒逍遙去。哪有這樣地兄弟?」張保苦笑一聲:「他心裡正不痛快呢,別人來恭賀,不是往他傷口上撒鹽麼?算了。也就是幾天地事。我先辛苦一下吧。」

  淑寧又倒了一杯茶捧給父親,張保摸摸她的頭。接過了茶,喝了一口,才道:「早上陳良本大人來過,跟我說了一些話。」

  淑寧一僵,忙用心聽是什麼事。佟氏問道:「是什麼話?他是不是對你辭官地事不大滿意?」

  張保搖搖頭道:「陳大人實在是個很寬容地人。他不但不生氣。還很體諒我。原來廣州府屬官裡有他的昔日同窗,把那邊的事都告訴他了。他說,我就這樣辭了官,實在太可惜了。既然是有用之身,就該多為朝廷百姓做些實事才是。不過我父親新喪,母親又臥病,也應當留在家裡照料。因此他交待吏部地人,記錄我是在丁憂而非辭官。等過些時候,家中安定下來。他會為我再謀一份好差事。若是擔心朝廷黨爭,便尋一個糾葛少些的職位就是了。」

  「陳大人很會做人嘛。」淑寧暗暗想道。

  佟氏聽完也是感歎不已:「他這一番好意,你若是推辭。就顯得太不知好歹了。」張保無奈道:「可不是?我當時真是慚愧之極。雖然沒有明著答應他,但若以後他真地為我謀了差事。我也不好推了。」

  佟氏笑道:「如果真是沒什麼糾葛的好差事。你只管領就是了,莫枉費了別人的一片好意。」

  張保微微點了點頭。這時候長貴來報說:「老爺,又來了幾位大人,您看……」

  張保長歎一聲,苦笑著去了。

  第二天,淑寧繼續到水閣去抄佛經,卻發現婉寧頻頻看向自己,欲言又止。她心裡奇怪,面上卻不露,只裝作沒發覺對方的異狀。

  果然抄了不到半個時辰,婉寧就忍不住了,悄悄問道:「我聽說,昨兒個陳良本大人曾來過咱家找三叔,是不是真的?」

  原來是這件事。淑寧不露聲色地道:「地確有這事,他們以前就認得的,這幾天上門來的人也多,陳大人不過是應個景兒,二姐姐怎麼問這個?」

  婉寧不回答,過了半晌才道:「我覺得他這人……人品不大好,你們還是少跟他來往比較好。」

  淑寧挑挑眉:「人品不好?二姐姐何出此言?連皇上都說陳大人是直臣純臣呢。難道二姐姐還在記恨當年的事?」

  「不不,怎麼會呢?我早忘了那件事了。」婉寧連忙說道,「我不過是聽人說他行事有些陰險,怕三叔跟他來往多了會吃虧,才這樣說罷了。」

  他的確是有些陰險,不過是對你而已。至於她家老爸,還沒這個榮幸呢。

  淑寧笑了笑:「多謝姐姐提醒,不過這些外頭大人們的事,我一點兒都不懂,也不好去管呢。」

  她繼續抄寫著經文,婉寧也不好再多說什麼,對媛寧在旁邊發出的冷笑聲翻了翻白眼,便把注意力拉回抄寫工作上。

  但平靜只維持了片刻,一個小丫環急急闖進水閣,慌慌張張地對婉寧道:「二姑娘快去看看吧,正院裡鬧起來了,老太太正生氣呢。」

  婉寧忙問是怎麼回事,那小丫頭只說了「二太太……」幾個字,瞥見媛寧在場,便住了嘴。媛寧臉色變了,婉寧只看了她一眼,便道:「我們去看看吧。」然後就先行一步。

  淑寧和芳寧對看一眼,也跟著走了。媛寧臉上青一陣紅一陣地,跺了跺腳,追了上去。

  來到正院,屋裡頭鬧得正歡呢,滿院子都站滿了人,有家中的主子,也有丫環僕婦。淑寧看到素雲和其他幾位伯母嬸娘的貼身大丫頭俱在,便知佟氏等妯娌此刻都在房中。只聽得上房裡老太太在大罵:「我還沒死呢!你們一個個地居然敢踩到我頭上來,真是無法無天了!你們恨不得我現在就兩腳一蹬,跟老爵爺去了,是不是?我告訴你們這些王八羔子,別做夢了!只要我在一日,這府裡就還是我說了算!你們這幫不孝子,你們阿瑪剛死了幾日,就欺負起額娘來了?你們對得起你們的阿瑪。對得起列祖列宗麼?!」

  她繼續大聲罵著,後來隱約聽得索綽羅氏小聲說了句什麼,她就罵得更大聲了。還大咳起來。

  婉寧聽見,連忙衝進屋裡。柔聲哄著祖母。在廊下站著的李氏回過頭來,看見她們姐妹幾個都在,皺了皺眉,又聽得屋裡老太太咳完又繼續罵,便輕輕走過來。做了個手勢,把她們帶出了院子,然後道:「老太太病久了,火氣自然大些,方纔那些話你們就當沒聽見,回去也要約束底下人,別讓她們亂嚼舌根,知道麼?」見淑寧等人點頭,便淡淡地說:「都散了吧。」然後便回院裡繼續站著。

  淑寧回到槐院。想了想,便開始做起針線活來。到了吃午飯時,佟氏回來了。她神色淡然。只是有些疲累,二嫫連忙跟上去。又問素云:「太太可有受氣?」佟氏擺擺手。讓淑寧和眾人都退下,只留下二嫫。說了好一會兒地話,然後吃了半碗飯,又帶著素雲和幾個丫環出去了。

  淑寧有些好奇,便悄悄去問二嫫是怎麼回事。二嫫為難地說道:「姑娘,不是二嫫有意瞞你,這些事情實在不是你們姑娘家該知道的。你就別問我了。」淑寧挑挑眉,也不強求。

  不過她有別地渠道可以打聽到消息。以往在伯爵府,她要知道什麼小道信息,除了從母親兄長處聽說,就只有向二嫫或巧雲打聽了。素雲是個實心性子,不愛傳播小道消息,而巧雲現下正在家待產,二嫫又不肯說,她只好動用自己新近建立地情報網啦。

  她回到自己的房間,把素馨叫來,如此這般吩咐一番,素馨就會意地領命而去。

  這個因為處事伶俐而被她留在身邊地小丫環,家族在伯爵府中世代執役,加上遺傳基因中的高產特性,每一代人都生下許多兒女,而且這些兒女基本上都是相貌平平、才智平平地人,因此,不會因為長相太好而當上小妾,也不會因為才能太出色而成為總管,一直都留在僕役社會的中下層,像週四林這樣當上管事已經是極有出息了。他們家的人不但與其他僕役家族聯絡有親,更遍佈府中各處所。府裡的人,或許會因為二嫫是佟氏親信,而對她的家人有提防之心,也可能會因王瑞寶是王嬤嬤地兒子,而把他們一家當成是老太太那邊的人,但他們私下說主人家閒話時,不會提防二門上看守的一個家丁,老太太院裡後廊下掃地的婆子,二房後院洗衣服的媳婦,或是給採買貨物的管事打下手的小廝。

  這些不起眼的小人物,總是能夠接觸到各方面的小道消息。淑寧也是在無意中發現這一點地,素馨年紀還小,也沒受過什麼訓練,無所真正發揮出這個家族網絡的作用,但只是打聽一下老太太屋裡發生的事,想必不會有什麼問題。

  果然,一個時辰以後,素馨已經收集到各方面地訊息,回來覆命了。

  她說:「我二嬸母在老太太屋裡做雜活,據她所講,二太太向老太太請安時,似乎對二老爺爵位的事十分生氣,老太太不過念了她兩句,她就說什麼,自從老爵爺過世後,大老爺大太太在府裡就是說一不二地,老太太什麼辦法都沒有,如今大老爺一襲爵,大太太才是當家主母,老太太再厲害也只能乖乖受她擺佈,而她和二老爺,越發要被壓得喘不過氣來了,還怎麼敢指望親額娘呢?」

  嘩,這是赤地挑撥離間啊!二伯母平素雖然尖酸刻薄,但還不至於這麼沒有分寸,看來封爵的事給二房地打擊很重啊。

  素馨小心翼翼地瞧了淑寧一眼,道:「二太太說這話可真夠膽大的,府裡人人都在說閒話呢,說二老爺遲早要分家呢。」

  的確膽子夠大,不過似乎跟他們三房關係不大。淑寧想了想,對素馨說道:「這些話你別跟人說去,對你家裡人也別亂說。別人愛怎麼傳都是別人的事,別叫人拿住你們的把柄。」素馨怎會不明白她的意思?當即就應了。

  淑寧呆在房裡想了好一會兒,見母親一直沒有回來,又擔心她會不會遭受池魚之災,受了委屈,一時心裡有些煩亂,便索性擺出文房四寶來,抄幾頁佛經,讓心情平靜一些。

  臨近傍晚,院外突然傳來一陣騷動,二嫫忙叫人去打聽,還未等到人回來報信,便看到先前跟佟氏出去的一個丫環衝進院裡,在淑寧房門外喊道:「姑娘,出事了!」






章節 九十八、老太

  淑寧心下一驚,忙衝到房門口問:「出什麼事了?」那丫頭說:「老太太厥過去了,太太說看著不好呢,叫我回來請姑娘和少爺們一塊兒過去。(手機小說站http://wap.16K.cN更新最快)。」

  淑寧忙叫人去抱賢寧,卻看到哥哥端寧衝進院子問:「聽說出事了,怎麼回事?」原來他才從外頭回來,聽到下人的議論,就趕忙衝過來問。

  淑寧把事情告訴他,然後叫他去抱弟弟,自己想了想,便回身進屋從梳妝盒裡拿出那個白綢香囊,悄悄塞在袖子裡。

  等他們兄妹三人趕到正院的時候,堂兄弟姐妹們已來了大半,接著又來了幾個。眾人都肅然站在院中,不敢出聲。

  賢寧對兄姐說:「放我下來,我要自己站著。」端寧拍拍他道:「乖,讓哥哥抱著你。」賢寧不依:「別人都站著,小娃娃才要人抱呢。」淑寧轉頭看到淳寧、嫣寧和慶寧的長女雪瑞都是由丫環牽著手,自己站著的,只有慶寧幾個月大的兒子德瑞是讓人抱著,便讓端寧把賢寧放下地,然後蹲下來對他說:「你要自己站著也行,乖乖地不許鬧,回頭姐姐給你做好吃的點心。」賢寧點點頭:「我要吃糕糕。」淑寧應了,又重新站起來。

  不一會兒,容保領著一個老人和一個拎箱子的隨從打外頭進來,便有人傳話說「王太醫來了」,沈氏親自打了簾子,把那老太醫迎進房裡。

  屋裡隱約傳來說話說,卻聽不清楚。過了好一會兒,婉寧出來了。她一臉委屈地走到院中,不停地回頭看。慶寧連忙上前問道:「咱們一接到消息就過來了,究竟是怎麼回事?」

  婉寧紅著眼道:「奶奶生了一天氣。好不容易安靜下來了,不知為什麼又摔了杯子,突然間就暈了過去。怎麼叫都叫不醒。」她眼淚忽然開始往下掉:「太醫一臉嚴肅的樣子,奶奶不會出什麼事吧?「

  慶寧不說話。順寧便安慰說:「她老人家身體一向很好,或許只是一時氣急攻心,不會有事的。王太醫本來就愛板著個臉,你別胡思亂想了。」

  婉寧嚶嚶哭著,李氏忙上前安撫著。過了好一會兒才安靜下來。眾人依舊在院裡站著,許久都不見裡頭傳出什麼消息。婉寧幾次想要進去打探,都被趕回院子裡。

  漸漸地,有人覺得累了。李氏抱起女兒,淳寧便依著順寧的大腿,喜塔臘氏早就扶住了嫣寧。本來還堅持要自己站著的小賢寧,也終於支持不住,端寧把他抱起來,用袖子輕輕地為他擦了擦額上的汗。淑寧悄悄轉換著身體的重心。好讓兩條腿輪流休息一下。

  這時離太醫進屋已足足過了一個時辰。

  好容易,才看到簾子打了起來。張保和佟氏親自送太醫出來,恭恭敬敬地說了些感謝地話。張保一直把人送到外面,佟氏到了院門才回轉。

  端寧忙上前問道:「額娘。裡頭怎麼樣了?」婉寧也衝過來等著答案。佟氏愛憐地摸摸賢寧困頓的小臉。道:「老太太已經醒過來了,只是手腳有些不便。太醫說要靜養。」

  婉寧聽了忙衝進屋裡。喊著:「奶奶、奶奶,你怎麼樣?」隱約聽得那拉氏輕輕責備了她兩句,她才安靜下來。

  晉保走出房門,咳嗽一聲,滿院嚶嚶嗡嗡地聲音才靜下來。他道:「老太太現在已經醒了,只是要靜養。你們現在都回自己屋去吧。從明天開始,寧字輩的除了淳寧和賢寧,都要輪流過來侍候老太太。除非病重,不許有人推脫!現在散了吧。」然後也不多說,直接轉身回屋裡去了。

  眾人你望我,我望你,緩緩地依言散了。淑寧和端寧帶著弟弟回到槐院,安頓他睡下以後,便到上房坐著等父母回來。

  張保與佟氏回來時,天已經快亮了。他們看到兩個兒女趴在桌子上睡著了,都又好笑又心疼,忙把他們叫醒。

  淑寧頭腦還有些不清楚,只聽得哥哥問道:「老太太現在究竟怎麼樣了?是中風了麼?」佟氏道:「是中風,半夜裡她老人家又醒過來一次,人是清醒的,只是手腳不大聽使喚,因此樣樣都離不了人。我和你阿瑪先睡一下,你們也回房去補個覺,再過一兩個時辰,就到正院去輪班吧。」

  淑寧聽了,便乖乖和端寧各自回屋去了,一覺好睡,醒過來時,已經是辰時。淑寧忙忙梳洗了,吃了碗粥就和哥哥一起趕到了正院,正好替下那拉氏和婉寧。我是兩天後的分割線

  淑寧現在的感覺很複雜。

  這兩天她和其他兄弟姐妹嫂子輪著照顧祖母,看到這個老人現在虛弱地樣子,只覺得人生真是變幻無常。曾幾何時,這位老太太在家中也是位說一不二的主,所有人都被她壓得喘不過氣來。她一句話,就能讓自己的母親佟氏臉色發白、心中發苦,乖乖接受她安插過來的眼線。因為她的堅持,叔伯們就只好讓所謂的法師打擾祖父靜養;因為她的縱容,他們就只能忍受她娘家侄子的胡鬧。但無論她曾經如何尊貴、霸道,現在也只能虛弱地躺在床上,吃飯穿衣,俱要受人擺佈。

  淑寧原本挺怨恨她的,怪她無端給自家父母氣受,怪她為了私心總想插個小妾到自己家破壞父母地感情。就算現在她全身上下,脖子以下的部分都動彈不得,也還總是罵罵咧咧,有時說的話難聽至極,甚至毫不考慮身邊地孫女們都只是十幾歲的小姑娘。但現在,淑寧覺得心中對她地那點怨懟之心,已經消失得差不多了。因為現在地她,只不過是個病弱無力的老人罷了,甚至連撒個尿。都要人幫忙。

  正因為有了這樣地想法,所以淑寧在侍候老祖母地時候。雖然說不上有多麼用心,但總是小心輕柔地,會仔細給老人洗臉梳頭,把她打理得盡可能可以見人,又常常替她翻身。免得她背上出汗難受。

  她不知道別人會怎麼看待這些,老太太本人沒什麼反應,但婉寧卻是心中有數的,有一次還曾經私底下小聲對她說謝謝,讓她有些莫名奇妙。看得出婉寧對老太太是有真感情地,但聽到這聲道謝,淑寧心中莫名的不爽:難道只有你是她的孫女不曾?難道只有你會照顧老太太?你把別人都當作是什麼了?

  眼看著太陽下山了,淑寧在老太太身邊已侍候了大半天,只覺得又累又餓。看到李氏和芳寧出現時,心裡一下鬆快起來---終於可以換班了。

  李氏對她微微笑了笑,便從食盒裡拿出一碗粥和幾樣小菜。低下身去對老太太說:「老太太,孫媳婦給您做了些清粥小菜。您用一些吧?」

  老太太卻把臉轉過去。聲音嘶啞地說道:「我不要吃這個,今兒早上的燕窩粥還有沒有?」

  「老太太。燕窩粥甜,您吃多了不好。」

  「胡說,燕窩最是滋補,咱們家還沒窮到連幾兩燕窩都吃不起的地步,還是說,你們瞧著我沒用了,捨不得花這個錢?」李氏無可奈何,只好收起粥菜,回廚房去做燕窩。她前腳剛走,老太太又罵小輩們是不是打算把她餓死,芳寧有些手足無措,得了淑寧地提醒,到後院的小廚房找了找,端了碗參湯來,給她餵了小半碗,才算是讓她安靜下來。

  淑寧瞧著沒什麼事了,便悄悄退出房間,正要沿著走廊往外走,卻迎面看見老太太身邊的丫環翠蓮。奇怪,她剛才還在房裡的,幾時出來了?

  出於以往的經驗,淑寧對名字裡帶「翠」字的丫環都沒什麼好感,更何況這個人還是老太太身邊的。稍一點頭,隨口問了句:「籃子裡的是什麼東西?」那翠蓮討好地笑道:「是燕窩粥,老太太早上沒吃完,我收起來了,聽說她老人家現在想吃,就趕忙去熱了來。」既然有燕窩,剛才怎麼不說?倒讓大堂嫂被罵一頓。淑寧不悅地「嗯」了一聲,就往前走,也不理會她。

  回到槐院,她擦一把汗,喊道:「二嫫,可有什麼吃的麼?我快餓死了。」

  二嫫忙應道:「有新鮮地蘇子葉餑餑,姑娘先吃一點,很快就能吃飯了。」淑寧歡呼一聲,接過點心盤子,倒了滿滿一杯茶,喝了個痛快。

  佟氏走過來道:「很累麼?今晚上好好休息,明兒一早額娘先過去,你吃了午飯再來。」淑寧見她似乎打算出去,便問:「額娘不在這裡吃飯麼?」佟氏微微笑道:「你大伯母有事請我過去商量,你待會兒先跟哥哥弟弟一起吃吧。你阿瑪跟你幾位叔伯有事要談,也不回來了。」

  淑寧應了,忙忙吃了一個餑餑,才覺得胃袋好受些,舒服地歎了口氣。

  然而晚上她卻沒能好好休息。老太太又出事了。

  不知是吃什麼東西時嗆著了,咳了半日,喉嚨中卡了一口痰,不上不下的,幾乎沒背過氣去,好容易咳出來了,卻已經半死不活的。幾個太太忙忙通知了各自地丈夫,又連夜去把王太醫請了來瞧。那王太醫一邊把脈,就一邊皺眉,把完後又問近幾日病人的飲食。李氏小心翼翼地說了,王太醫便說:「人參雖是大補之物,但現在天熱,病人又年紀大了,身體虛弱,參湯喝多了,未免虛不受補,反而添了燥熱之症。而燕窩雖有滋補之效,那粥卻是甜地,徒增痰症耳。病人本該進食清淡地飲食,以粥水為佳,怎的卻給她吃這些東西?」

  晉保掉頭去看那拉氏,那拉氏卻看向李氏,李氏忙道:「雖然準備了清粥小菜,但老太太不肯吃,唯有燕窩和參湯是還能入口地。昨兒本來還熬了些清淡的湯,老太太一口都沒喝。」

  晉保動了動嘴,最終還是歎了口氣,問太醫老太太現在病情如何。王太醫說了半天醫理,然後得出的結論是,要吃他開的藥,遵他的醫囑,而且在飲食上絕不能再犯錯誤,不然痰症越來越嚴重,會很危險,而且病人身邊絕不能離人。晉保和那拉氏都一一應了。

  這一鬧,又是半夜才能睡下,淑寧肚子裡有些火,本來被壓下去的怨恨,又挑起來了:這老太太年紀一大把了,也不知道愛惜身體,明明生著重病,還是向往常一樣愛怎麼樣就怎麼樣,難道是嫌命長麼?

  第二天一早,傳來消息說老太太醒過來了,還自動自覺地吃了小半碗米粥,全府的人都鬆了一口氣。看來她的確還不嫌自己的命太長啊。

  中午淑寧吃完飯後,便到正院去接替母親和四嬸。卻看到自家老媽正在老太太床前恭敬地站著,聽著什麼吩咐。那丫環翠蓮跪在地上,低垂著臉。

  佟氏瞥見女兒進來了,也不說什麼,只柔聲對老太太說:「額娘真是體恤媳婦兒,媳婦兒正覺得家事繁重,想多找個幫手呢,以後翠蓮姑娘就是我們屋裡的人了,我一定會好好待她的。」

  淑寧聞言心一沉,看向那翠蓮,只見她滿面喜意地向佟氏磕頭。老太太臉上彷彿開了朵菊花:「我就知道你這孩子不是個不能容人的,這丫頭跟在我身邊也有三年了,一向會討人喜歡,以後就交給你了。」

  佟氏滿臉笑意地應了,又柔聲叫翠蓮給老太太磕頭,這就回屋去收拾衣裳雜物,老太太卻道:「明兒再走吧,讓她再多服侍我一日。」翠蓮臉上閃過一絲失望,又馬上笑著應了。

  佟氏轉過身離開房間,臉上還帶著淡淡的笑,交待女兒要好好侍候祖母。淑寧嘴上應著,卻覺得心裡有些冷,轉頭看見那翠蓮高興的樣子,不知怎的起了一絲憐意。







章節 九十九、終局

  張保從妻子嘴裡得知自己屋裡即將要增添一個人時,感到十分詫異:「額娘糊塗了麼?現在還在孝中啊,她這是在幹什麼?不行,快退回去,雖然我說過不想再混官場,但也沒打算讓人參我個不孝悖禮之罪。()。」

  佟氏卻安撫下他,淡淡笑道:「夫君太多心了,額娘怎麼會做這種糊塗事?她只是說,我們屋裡人手不夠,也沒個合心意的人侍候你,因此將心愛的丫頭送來照顧你的起居。她老人家幾時說過是給你送妾來著?你可別誤會了額娘的好意。」

  張保愣了愣,笑了:「夫人說的是,我怎能這樣誤會額娘呢?她只是要送個丫環來罷了,斷沒有做母親的在父親喪期內給兒子納妾的道理,方才是我想歪了。」

  夫妻倆相視一眼,又笑了我是轉換視角的分割線

  淑寧實在無法理解老太太的想法,她現在都只能躺在床上不能動了,還念念不忘在他們三房插人,到底是什麼心理啊?難道說,執掌大權習慣了,連想法也變態起來?

  以前老太太要安插小妾,是想在各房布下眼線,順便牽制一下媳婦們,也是為了更好地掌握府內大權。可現在這樣做真的有用嗎?淑寧實在不看好這種法子,從以往老太太安插的人就可以看出來。

  大房的翠翹死了不說,繼任的翠萍已經差不多成了那拉氏地人了,又有前任留下的兒子安寧做依靠,只要安份守己。總能好好過日子。現在那拉氏當家,翠萍當然不會傻到跟她作對。

  二房的翠珍對老太太倒還算忠心,從素馨收集回來地小道消息中可以知道。她現在還常常給老太太請安,而且索綽羅氏視她為眼中釘。她還離不得老太太這個靠山。但如果靠山倒了,她又沒有子嗣,會有什麼結局還不知道呢。至於另一個妾翠英,早就得罪了老太太,聽說自從那年小產後。她就一直病著,美貌不再,又失寵了,現在只能無聲無息地活著。

  四房一直沒有正式的妾,只有幾個通房丫頭。雖然聽說大多數是老太太送地人,但沒有名份是事實。四叔容保與四嬸沈氏,近年的感情有所疏離,但即便如此,容保對那幾個通房。一直是一碗水端平,也沒有抬舉哪一個的打算,對她們之間窩裡鬥的情形視而不見。

  由此可見。在各房安插小妾,或許曾經有過作用。但時間一長。人心就很難控制了。老太太一再想往三房安插人,難道只是一股子執念作怪嗎?在她現在無法再執掌家事的情況下。那些眼線還能發揮多大地作用?

  而且最關鍵的問題是,老太太本人很可能活不了多久了。

  淑寧轉回頭去望望床上那個乾癟瘦弱的老太太,非常確定這個事實。

  雖然太醫當面說靜養就行,但私底下跟張保兄弟幾個說了什麼就沒人知道了。只看老太太越來越虛弱的身體,長輩們暗中進行的準備,以及府裡下人們的竊竊私語,就可以猜到這一點。但很明顯,老太太本人並沒有這個覺悟,她大概以為自己只是一時中風,還能繼續活好長一段時間吧?

  傍晚,淑寧把照料的工作交給婉寧和沈氏,便拖著沉重的步伐回到槐院。這種侍候人的日子真不是人過地,她自穿越以來,雖沒有大富大貴,卻也是養尊處優,從沒有那麼辛苦過。看來好日子過多了,容易使人墮落,等過些日子空閒下來,她要想個法子鍛練一下身體才行。

  約摸在一更天的時候,變故發生了。老太太又一次被痰堵塞了喉嚨,最後雖然咳出來了,卻已是出氣多,入氣少。眾人又是一片手忙腳亂,婉寧在一陣哭天喊地中被趕出房間,摟著喜塔臘氏一個勁兒地哭。太醫來瞧過後,只是搖頭,暗示晉保給老人家準備後事。

  院子裡再度站滿了人,個個臉上帶著哀戚。淑寧望望婉寧哭得死去活來的樣子,又看了看面無表情地媛寧和閉著眼念佛的芳寧,心裡有些茫然。等到屋裡有人走出房門,正式宣佈老太太已經去世時,院子裡地人才紛紛痛哭起來。

  聽著耳邊地一片哭聲,淑寧覺得自己的鼻子有些酸,但離要哭出來還早得很。她吸了吸鼻子,用帕子拭了拭鼻下,一股子特別地味道從帕內傳來,她馬上被刺激得紅了眼,眼淚不停流著。這時,她察覺有人拉了拉她的袍子,低頭一看,卻是賢寧。他張大了眼問:「姐姐,大家為什麼哭?」

  淑寧蹲下身來對他說:「因為老太太去世了,所以大家都很傷

  「老太太?就是那天摸我臉蛋的那個老奶奶嗎?「是啊。」淑寧點點頭,忽然想到什麼,便裝作給弟弟整理頭髮,用帕子輕輕替他擦了擦臉。賢寧忍不住流了淚,吸著鼻子道:「姐姐,我覺得難過。」淑寧忽然覺得有些罪惡感,卻被旁邊一股尖銳的哭聲嚇了一跳,抬頭望去,只見沈氏抱著哭個不停的女兒嫣寧哄著,左手卻分明剛在孩子身上掐了一把。「呃,原來還有比我更邪惡的人。」淑寧想道。她突然覺得有人在摸自己的頭,抬頭一看,卻是端寧。他扯了扯嘴角,把賢寧抱起來,輕輕拍著他,讓他倚著自己的肩膀流淚。

  這時晉保出來說道:「你們都進去見老太太最後一面吧。」

  說是見最後一面,其實只是見見屍身。老太太的頭髮衣服都已經整理過了,半身搭著被子,臉上蓋著素帕。婉寧一見到,馬上就撲了上去。卻被那拉氏的丫環緊緊抱住,她不停地掙扎,哭得痛不欲生。屋裡人人都哭得很斯文端莊。就連老太太生前最寵信的嬤嬤,也是趴在地上嚎而已。因此婉寧的激動與失態顯得格外顯眼。那拉氏頻頻看她,最後見到她掙脫了丫環,撲到老太太身上,緊緊摟著屍身痛哭,便馬上皺著眉讓人把她拉開。又親自整理了被女兒拉開地被子,繼續一邊用帕子抹著眼淚,一邊吩咐下人們準備棺木火燭等物。我是轉換場景的分割線呀分割線

  大概是因為老太太死得比預期的早,許多東西都還未準備齊全,因此還要忙忙叫人去買。就在準備喪禮地過程中,又出現了問題----沒錢了。

  府裡賬上現在還有兩千兩左右的現銀和銀票,但現在離秋收還早,田租還未能收上來,而二房主持地幾門生意。據說資金周轉方面出了問題,已有三個月未曾上交銀子了。一場像樣的喪禮,沒個兩三千兩是不行的。但如果把府裡的銀子都拿去用,那接下來的幾個月。全府上下又如何維持日常用度呢?

  因此。晉保和那拉氏籌算過後,發現最多只能使用其中地一千兩。因為不夠用。晉保要求興保從店裡調銀子,卻遭到了拒絕。

  興保說:「我因為額娘打死釧兒的事,賠了大筆銀子,你們又不是不知道。而且今年京裡連開了幾座酒樓茶樓,我那些生意虧得厲害,這幾個月都在倒賠銀子。現在要我再拿出幾千兩來,實在是無能為力。上一回阿瑪的大事,已經是我出的錢,為什麼現在又要我出?」

  晉保聞言十分不悅:「老二,你要把話說清楚,那些生意當初都是家裡出的本錢,如今家裡要用銀子,調些來有什麼要緊?什麼時候成了你的了?」

  興保卻冷笑道:「大哥這話糊塗,雖然當初家裡有給一些本錢,但大多數都是靠我的私房,當然是我的生意。而且這些年家裡得的錢,已經是當初本錢地十幾倍了,我一直好心好意供養家裡,大哥卻不能憑這個就謀奪了我的私產去。」

  晉保氣白了臉,也不跟他吵,直說道:「這些過後再提,現在先辦了額娘的大事要緊。你到底出不出錢?」興保扭過頭去:「我方才說過了,上次阿瑪地事,我已經出過錢了,你找別人去。」

  晉保恨恨地道:「上回因為牽扯到幾位王爺,阿瑪的事並沒有大操大辦,總共才花了不到三千兩,其中那副棺木,還是早就預備下地,香燭紙品,又都是公中地錢,你才花了多少?現在輪到額娘,你卻推脫起來。別忘了,額娘會發病,還是你們兩口子幹的好事!」

  興保跳起來,大喊「你胡說」,幾乎就要衝過來了,卻被容保架住,勸道:「二哥,有話好好說,這次是你過分了。額娘待你不薄。」

  興保掙開弟弟,冷笑道:「你少在這裡扮好人,她待我不薄?她最疼地就是你!!!額娘這麼多年存下的體己,現在在誰手裡?你別告訴我你不知道!昨兒個額娘還清醒的時候,最後見過的人是誰?是你老婆!誰知道這裡頭有什麼貓膩!」

  容保也漲紅了臉,當即就跟他爭吵起來,晉保頭痛地在一旁生氣。張保聽得越來越不像話,便大喊一聲:「夠了!」待兄弟們安靜下來,他想了想,便對晉保道:「我在外頭做了幾年官,不怕大哥笑話,也有些積蓄。弟弟不敢越過大哥去,也願意出一千兩,大哥覺得如何?」

  興保和容保都吃驚地望著他,晉保有一絲感動:「三弟,你平時日子過得也不富裕……」興保卻打斷了他的話:「少來,他有錢著呢,平時都是裝窮。」晉保厲聲喝道:「老二!」興保這才悻悻地閉了嘴。

  張保淡淡地道:「我在外頭十幾年,也沒在父母跟前盡孝,現在不過是出點銀子,再說,大哥主持家業也不容易,做兄弟的能分擔就多分擔些吧。」

  晉保大力拍了拍三弟的肩膀:「好兄弟,你這份情誼,哥哥絕不會忘記!」

  容保見狀忙道:「三哥說得有理,平時額娘最疼我,她老人家的大事,我如果袖手旁觀,成了什麼人了?不過我銀子不多,只能出個五百兩,兩位大哥別嫌棄。」

  晉保怎麼會嫌棄?忙抱了一把么弟,兄弟三人一副感情好得不行的樣子。

  興保訕訕地,只好說:「既然如此,我也出……五百兩好了。」晉保瞥他一眼,淡淡地道:「二弟有心了,想必額娘泉下有知,也會很欣慰吧。」我是正在守靈的分割線

  淑寧全身戴孝,與眾姐妹嫂子一起,跪在內堂燒紙誦經。婉寧呆呆地望著火盆,機械地往裡頭投些紙錢,默默地流著眼淚。淑寧有些慚愧,自己從沒有真心實意地為這個老人掉過一滴淚,但想到她給自己家帶來的傷害,心腸就硬起來,仍舊拿出暗藏了秘密香囊的帕子,流著裝模作樣的淚水。

  夜深了,漸漸地有人尋著借口離開了內堂,留下來的人,只剩下婉寧淑寧和幾個老太太親信的丫環僕婦,當中有的人甚至當場打起了磕睡。

  淑寧無意中往外看了一眼,卻發現哥哥端寧站在角落裡,靜靜地望著老太太的棺柩,燭光忽明忽暗地映在他的臉上,讓他的神色顯得有些莫測。

  淑寧遲疑了一會兒,看到眾人皆疲累不堪,沒人注意到她這邊,便悄悄起身往端寧處走去,碰了碰兄長的衣角,輕輕問道:「哥哥,你怎麼了?」

  端寧側臉望了望她,搖搖頭,又轉過去繼續看那棺柩,幽幽地道:「世事無常。我去廣州前,她還是這府裡說一不二的主兒,高高在上,人人都要在她面前低頭。而昨晚之前,她只能躺在床上,事事都要靠人幫忙。死了,連辦喪事的銀子都是好不容易才湊起來的。守靈的人人大多只是裝個樣子,沒多久就都溜了。她強硬了一輩子,威風了一輩子,為的到底是什麼?」

  淑寧無言地陪著他一起站著,過了一會兒,他說道:「瑪法待我挺好的,知道他死得那麼冤枉,我心裡其實有些恨老太太,看到她受苦,心裡說不出的痛快。」淑寧吃驚地望過去,只見他扯了扯嘴角,道:「但再恨又如何?你看看,這府裡真心實意為她傷心的人有多少?兒子媳婦?孫子孫女?親信奴僕?就算是哭得最傷心的婉寧,哭的到底是她,還是自己,又有誰知道?而且,若不是為了做給外人看,我真懷疑有誰願意為她花錢送葬!」

  淑寧拉著他的袖子,認真地說:「哥哥,你冷靜一點。」端寧怔了怔,微微一笑:「我很冷靜,別擔心。」他摸了摸妹妹的頭,道:「原來還怨她恨她的,但看她活到這份上,又覺得再多的恨都沒有必要了。她落到這樣的結局,早已得了報應。」








章節 一百、水月

  頭七那天出殯,全家都到城外去了。()。伯爵府在西郊有一座供養的庵堂,名喚「水月庵」,庵主據說跟府裡有些關係,芳寧就曾經在這裡住過一段時間。

  老太太的棺柩就暫時停在庵裡,到了時辰,就被抬到空地上進行火葬。眾人一陣哀聲痛哭後,儀式結束了,有的人匆匆趕回城去,有的人留下來善後,女眷們就被迎到庵裡稍作休息,等中午吃過齋飯,就可以回府了。

  淑寧跟姐妹們在同一個房間,本來兩位堂嫂也是一起的,卻因為要幫婆婆那拉氏料理事務,沒法閒下來休息。

  芳寧對這裡很熟悉,每一個尼姑她都認識,甚至還自己動手拿出櫃子裡收著的茶具,給姐妹們泡茶。淑寧看著她的舉動,倒覺得她在這裡比在家裡要自在些。

  婉寧還是一副無精打采的模樣,時不時地吸吸鼻子。媛寧無聊地坐著,偶爾翻翻手邊的佛經,看到婉寧的樣子,便不屑地撇撇嘴。

  淑寧見芳寧端茶過來,忙起身道:「大姐姐坐著吧,我們自己倒著喝就行了。」芳寧淡淡一笑:「我在這裡住慣了的,一草一木都熟悉得很,也算是半個主人。這裡人少,咱們的丫環又沒有跟著來,若等人來侍候,只怕渴死了還沒人來呢。」她把茶放到淑寧手裡,又順手端了一杯給婉寧。

  婉寧愣了愣,沒精神地道:「放著吧,我不想喝。」淑寧與媛寧同時望過去,芳寧卻不在意地把杯放在她手邊,走到房間另一頭的蒲團處坐下。念起經來。

  過了一會兒,也許是終於感到口渴了,婉寧拿起杯子喝了一口。道:「這是什麼茶?怎麼這麼澀?」

  淑寧道:「這裡比不得家裡,茶差些有什麼要緊?出家人的地方。自然不會有太好的東西。」婉寧皺皺眉,便把茶杯放到一邊。

  媛寧看不慣了,開口道:「二姐姐,如今老太太都去世了,再沒人寵著你。我勸你還是收斂些吧。」婉寧不悅道:「如今都什麼時候了,你還光想著這些事。」媛寧一挑眉:「你也知道如今是什麼時候,還挑剔人家的茶好不好?」婉寧爭辯道:「我不過是隨口一說,又不是有心地。倒是你,整天就想著挑我的刺。」

  媛寧冷笑,把手裡的茶杯往桌上一放:「妹妹也是一番好意,你可別不識好人心。就算你裝得再像,也騙不了我地眼睛,所以我勸你收斂些。別露出那個輕狂樣兒!你以為你還是以前那個大小姐呀?老太太不在了,大伯父大伯母可不會那麼縱容你。」

  她看到婉寧臉上露出晦暗的神色,心中一陣暢快:「真可惜啊。本來,五阿哥對你另眼相看。太后也挺寵你地。你還有兩座大靠山。可惜你不識好歹,對五阿哥冷淡無禮。倒傷了人的心。連太后也心疼孫子,沒那麼寵你了。咱們家發生這麼大事,也沒見太后或五阿哥來看你一眼,看來你早就失寵了。」她幸災樂禍地,越說越高興:「前些日子你表現得再乖巧孝順,又有什麼用?老太太也沒聽你的勸,趕走她侄兒或是那些法師。若不是你還有這張臉,只怕她老人家早就不把你放在眼裡了。」

  婉寧氣得臉色發白:「你胡說什麼?老太太怎會不疼我?分明是你嫉妒。再說,太后和五阿哥都在五台山禮佛呢,沒來我們家很正常!」她說完又有些後悔,忙閉了嘴。

  媛寧笑了:「原來你也很在意啊。不過,你在意也沒用了,等太后回到宮裡,自然有別的女孩子討她的歡喜,等你守完孝,還有誰會記得你呀?你連五阿哥都不放在心上,將來選秀,還不知會被誰得了去呢。」

  婉寧咬咬唇:「我自有主意,用不著你操心!」

  媛寧抬高了下巴道:「好,妹妹就等著看了。」

  她地聲音不知不覺已有些太大,引起了房門外的人的注意。淑寧掃了一眼門外幾個小尼姑竊竊私語的樣子,便開口道:「四妹妹,老太太的法事才剛完呢,你說話小心些吧,叫人聽見,有什麼意思?」

  媛寧聞言安坐下來,說:「謝三姐姐提醒了,今兒妹妹給你面子,就此打住。說起來,姐妹裡頭,只有你像個姐姐的樣子,雖是個明哲保身的,我看你倒還順眼些。」

  淑寧有些哭笑不得,只好道:「那真是多謝四妹妹抬舉了。」然後便低頭喫茶。

  她心中有些奇怪,媛寧以往雖然也經常對婉寧冷嘲熱諷,但從沒像今天這樣囂張過,而她父母的動作也越來越古怪了,好像有些有恃無恐的意味,到底是什麼令他們有了這樣地底氣呢?

  過了一會兒,庵堂裡的小尼姑來請她們去吃齋飯。淑寧在正堂裡第一次看見庵主,覺得有些吃驚。這位師太約五六十歲,面目端莊柔和,可以看出年輕時必是一位美人。她舉止文雅,氣度雍容,那拉氏等妯娌數人都恭敬相對,她也是不卑不亢,讓人頓生好感。

  其他兩位作陪的師太,年紀大地有六十多歲了,小的也有近五十,都是相貌端正、舉止斯文地人,不過卻有些孤僻,只匆匆寒暄幾句,便回靜室打坐去了。

  淑寧有些疑心,不知這幾位師太是什麼來頭,回程時,便在馬車中詢問母親。佟氏道:「這事額娘也說不清,有人說她們是老爵爺年輕時候地妾,也有人說是老太太娘家的表姐妹,卻也沒個準兒。聽說老太太曾下過封口令,不許人談論她們地來歷,只是每月撥些錢糧過來而已。這事關係到老一輩的陰私,你小孩子家還是不要理會的好。」

  淑寧應了,便把疑問藏在了心底。

  接下來的日子平平靜靜地過去了,佟氏忙著幫那拉氏整頓家務。雖然忙了些,心裡卻比從前輕鬆得多。不知不覺得,大房與三房之間地關係越來越好。四房雖有些不理世事的意味,但妯娌三人倒還相處融洽。只有二房常常避著。索綽羅氏見了人,總沒什麼好臉色,那拉氏也不去管她。

  一日晌午,淑寧小睡過後,想起前些日子曾經答應賢寧要做糕點給他吃。卻因為老太太的事而耽誤了,趁現在有空,先做了吧。

  天氣這麼熱,乾脆做馬蹄糕好了。淑寧找來荸薺粉,拿水和了,又泡軟了些紅豆加進去,用碗盛了放進鍋裡蒸。正等著,卻聽到外頭傳來一陣爭吵聲,仔細一聽。卻是那個翠蓮和小劉氏地丫頭吵起來了,淑寧不禁眉頭大皺。我是轉換視角的分割線

  翠蓮心裡非常不快。老太太過世後地第二天,她就收拾行李搬到了槐院。因為她哭著喊著說自己不敢有違老太太的遺願。佟氏一臉似笑非笑地留下了她,但卻推說事忙。「暫時」安排她與別的丫環同住一屋。等過些日子再另行安排。

  那個與她同屋的粗使丫環,每天都要早早爬起來去打掃院子。晚上卻呼嚕打得山響,因而人人都不肯與她同屋。翠蓮白天要去守靈,晚上卻沒法睡好覺,早憋了一肚子火,去找二嫫要求調房,二嫫卻說:「現在哪有功夫管這些小事?你沒瞧見太太都忙得快病倒了麼?你也是才從二等丫頭位子上提拔上來的,這才幾個月功夫,就嬌貴起來?再等幾日吧。」

  翠蓮只好忍氣吞聲,過了幾日,卻覺得有些不對。她現在別說在張保身邊侍候了,連佟氏屋裡地差事都沒輪上,老太太出了殯以後,她只能做點雜務,這跟她原先預想的差太多了。想方設法地要在張保面前賣乖,卻總有人妨礙她,好不容易有了單獨與張保相處的機地,卻只是倒了杯茶,就被他支了出來。

  即使這樣,翠蓮都還勉強能忍受,畢竟有幾位「翠」字頭的前輩是使盡渾身解數才掙到名份的,這是考驗她本事的時候。但令她心頭冒火的,是這院裡的人沒一個把她當姨娘看待的,而小劉氏地地位,卻絲毫沒有動搖的跡象。她就不明白了,這個劉姨娘,嫁過人又生了兒子,不知是走了什麼好狗運,才攀上了三老爺。明明三老爺對她並不寵愛,自己過來這麼多天了,也沒見他到她房裡過夜。憑什麼人人都還那麼尊敬她?大熱天的,自己頂著大太陽在外頭干了半天活,回屋連杯茶水都沒有,劉姨娘有專人侍候不說,佟氏還特地吩咐自己送消暑湯過去。

  豈有此理!自己明明跟她是一樣地(她以為),而且還是老太太親賜,說起來比姓劉的還要尊貴些,憑什麼還要去侍候她?!最可惡地,是她整天一幅賢良地樣子,明知自己是三老爺的新人,也一點脾氣都沒有,難道她就不會嫉妒嗎?

  翠蓮心裡轉著這樣地念頭,腹中便平添了怒火,故意不去送湯,等到侍候小劉氏的丫環來催,她還夾槍帶棒地說些諷刺的話。那丫頭跟她主子一樣是個老實人,比不上翠蓮的快嘴,爭不過她,差點氣得哭出來了。

  淑寧走出小廚房時,正好聽見翠蓮有意無意地朝小劉氏的房間那邊說著:「……我勸姨奶奶也略動一動,別以為自己是什麼正兒八經的夫人,也不過和我似的,憑什麼叫我侍候你,勸你放明白些,瞧瞧姑奶奶是什麼人……」

  她見淑寧出來,便住了嘴,一臉帶笑地道:「喲,三姑娘怎麼在廚房裡?要什麼吃的吩咐底下人去做就是了,怎麼親自動手?沒的玷污了您的身份。」

  淑寧淡淡地道:「原來你還知道什麼是身份?你在這裡大呼小叫的,是要做什麼?方纔那些話,也是你能對主子說的?」

  翠蓮有些變了臉色:「三姑娘怎麼這麼說?一個妾……」「她是正兒八經娶進門的二房姨奶奶,她不是主子,難道你是?」

  翠蓮漲紅了臉,嘴抖了半天,才冒出一句:「我可是老太太身邊的人。」淑寧瞥她一眼:「就因為你是侍候過老太太的人,才對你這樣寬容,若是其他人對姨奶奶說了這樣的話,我額娘二話不說就先打出去了。所以我勸你,別以為姨奶奶心善好欺負,就在這裡胡說八道,實在辱沒了老太太的名聲。」

  她轉身走回小廚房,順便招呼那丫頭一聲:「進來拿消暑湯。」留下翠蓮一個人在那裡,臉上紅一陣白一陣地,還要忍受路過的人詭異的目光。

  過後淑寧把這件事告訴了佟氏,又道:「這個女人真討厭,額娘,我們什麼時候才能讓她走人?」佟氏淡淡笑道:「傻孩子,老太太好意派了人來侍候我們,我們怎麼能有違她老人家的意思呢?不過你今天做得很好,老太太一向遵循禮法,對主僕之別是看得很重的。她手裡調教出來的人,如果違反了她老人家生前定的規矩,我們當然要好好教導才是。」

  淑寧眨眨眼,會意地笑了。

  接下來的日子,翠蓮越發難過。從前吃穿用度都不差的,現在數量質量都糟糕了許多。吃的飯菜,只有一菜一湯,還素多葷少。剛剛領的月錢,居然跟粉官等小丫頭一樣,連素馨這樣新上位的丫頭,領的銀子都比她多。她不服氣,跟管月錢的週四林家的理論,卻被對方駁道:「府裡的冊子上記著你是二等丫環,月錢就是這個數,素馨已經是姑娘跟前的大丫頭了,自然領的比你多。」

  翠蓮被她說得啞口無言,她本來在老太太房裡,只是專職灑掃的丫頭,因為幾個大丫頭配人的配人,調走的調走,被攆的被攆,老太太無人使喚,見她還算討喜,才提拔上來的,月錢早升上去了,但府裡的冊子上,卻不知為何還維持著原有的記錄。她本以為不要緊,誰知此時卻吃了虧。

  她覺得十分委屈,想找個機會向張保哭訴,順便勾引一下,張保卻一本正經地叫她去找佟氏。佟氏倒是極好說話,當即就從自己的月錢裡支出一兩銀子給她添上。可就算這樣,也只是大丫頭的月錢數量,她可是未來的姨娘啊。

  她對佟氏抱怨了這一點,佟氏卻一臉驚奇地道:「這是怎麼說?老太太明明說,調你過來是要侍候我們的,並沒有說要你做妾的話啊?」翠蓮當時就冷了臉:「三太太這話糊塗,老太太好好的調我過來做什麼?您這院裡又不缺丫頭使喚,自然是要老爺將我收房了。」

  佟氏卻板起了臉:「你的話才糊塗呢,當時老爵爺過世才百日,咱們家還在守孝呢,老太太怎麼會叫兒子納妾?她老人家最是懂禮的,難道還會做出這種有違禮法的事麼?分明是你居心叵測,才借用老太太的名頭,萬一傳了出去,別人還以為老太太不遵禮法呢!」

  翠蓮愣住了,什麼話都說不出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紫蓮の翼 的頭像
    紫蓮の翼

    紫蓮の翼

    紫蓮の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