鰤魚,是一種伴隨著成長, 名字不斷變換,價錢也不斷上升的魚種。這種魚在日本有100種以上的名字。日本的鰤魚著名產地是面向日本海的富山灣。

作為回游魚的鰤魚,出生於九州南端溫暖海域,成群結隊地游往北海道南部海域, 秋季水溫下降時再游回南部海域。第二年冬天, 長成體長1米、體重10公斤的成魚,南下產卵。此時捕撈的鰤魚稱為「寒鰤」,是最美味的。日語中一般把養殖鰤魚(約4公斤重)叫作hamaqi, 以區別於天然的鰤魚。

在日本全國各地,鰤魚作為與鮭魚齊名的除夕吃的吉利魚而聞名。以縱貫日本中部的大地溝帶為界,因喜好的魚而分成西部的鰤魚文化圈和東部的鮭魚文化圈。在日本關西地區,鰤魚是正月裡不可缺少的魚種。尤其在北陸地區,正月裡或喜慶之日,餐桌上倘若缺少了鰤魚,那麼這個家庭的招待規格就會成為問題。由此可見,鰤魚在日本人日常生活中佔有怎樣的位置。

鰤魚念做「ブリ」,一說是從日文「油」字的讀音變化而來,另據《日本山海名產圖會》:「ブリ讀音乃老魚之意,由表示經年累月的フリ而來,稱魚名時習慣上應讀濁音」。關西一般把鰤魚稱為ハマチ,源出《和名抄》的ハリマチ(波裡萬知)之略,和中國形容大雁的「渺千山層雲,萬里暮雪」頗有異曲同工之妙。還有人說,師魚是因為是師走季節最好吃,所以加了個魚偏旁而成。因此而斷定與人們的習慣傳說無關。但師魚從幼魚入海,成長期長達6至7年,長成7公斤左右的成魚,才會返回日本的富山灣產卵。而從幼魚到長到1公斤左右,就開始在東西日本到處被捕獲,送上餐桌。能夠長到成年的魚,不光是運氣好,真稱得上是「波裡萬知」。既然萬知,從漢字字義上說,「師魚」的名稱也是成立的。



按這裡可在新視窗開啟 或 按 CTRL+Mouse捲動 可進行放大/縮細

鰤魚料理

冰見寒鰤壽司

按這裡可在新視窗開啟 或 按 CTRL+Mouse捲動 可進行放大/縮細

蔥切冰見寒鰤

鰤魚肉質非常甜美,脂膏豐腴,含油量非常的大。在特定時間冬季捕撈的大型成魚被稱為寒鰤,油花均勻的散佈於每絲魚肉當中,甜度非常的高,入口即能融化在舌尖之上。是製作刺身和壽司的上品。是刺身和壽司中的高級品,在和食的品級中絲毫不落黑鮪中腹的下風。而冰見港位於有天然漁場之稱的富山灣西北部,有得天獨厚的漁場地理環境,使其成為日本屈指可數的海鮮基地,那裡冬季出產的五條寒鰤魚便是全日本最為馳名的。以至於全日本販售鰤魚的料理店都以冰見寒鰤為招攬客人的旗幟。

按這裡可在新視窗開啟 或 按 CTRL+Mouse捲動 可進行放大/縮細

寒鰤刺身

按這裡可在新視窗開啟 或 按 CTRL+Mouse捲動 可進行放大/縮細

按這裡可在新視窗開啟 或 按 CTRL+Mouse捲動 可進行放大/縮細

按這裡可在新視窗開啟 或 按 CTRL+Mouse捲動 可進行放大/縮細

按這裡可在新視窗開啟 或 按 CTRL+Mouse捲動 可進行放大/縮細

寒鰤酒粕春卷

按這裡可在新視窗開啟 或 按 CTRL+Mouse捲動 可進行放大/縮細

寒鰤煮物

按這裡可在新視窗開啟 或 按 CTRL+Mouse捲動 可進行放大/縮細

鰤大根(蘿蔔燒鰤魚)

按這裡可在新視窗開啟 或 按 CTRL+Mouse捲動 可進行放大/縮細

按這裡可在新視窗開啟 或 按 CTRL+Mouse捲動 可進行放大/縮細

烤寒鰤

按這裡可在新視窗開啟 或 按 CTRL+Mouse捲動 可進行放大/縮細

鹽茶漬寒鰤

按這裡可在新視窗開啟 或 按 CTRL+Mouse捲動 可進行放大/縮細

照燒寒鰤

按這裡可在新視窗開啟 或 按 CTRL+Mouse捲動 可進行放大/縮細

按這裡可在新視窗開啟 或 按 CTRL+Mouse捲動 可進行放大/縮細

寒鰤涮鍋

按這裡可在新視窗開啟 或 按 CTRL+Mouse捲動 可進行放大/縮細

寒鰤料理

按這裡可在新視窗開啟 或 按 CTRL+Mouse捲動 可進行放大/縮細

寒鰤懷石料理

按這裡可在新視窗開啟 或 按 CTRL+Mouse捲動 可進行放大/縮細

北陸寒鰤涮鍋與鰤魚大根

按這裡可在新視窗開啟 或 按 CTRL+Mouse捲動 可進行放大/縮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紫蓮の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