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放作料也是學問


  正常的醬油具有鮮艷的紅褐色,體態澄清,無懸浮物及沉澱。另外,搖動時會起很多泡沫,並不易散去,但醬油仍澄清、無沉澱、無浮膜、比較黏稠。優質醬油應具有濃郁的醬香和酯香味,味道鮮美、醇厚、鹹淡適口,無異味。消費者在日常烹調中應注意:

  1.最好在菜餚將出鍋前加入醬油,略炒煮後即出鍋,因為醬油中含有豐富的氨基酸,這樣可以避免鍋內的高溫破壞氨基酸,使營養價值受到破壞,而且醬油中的糖分也不會焦化變酸。


小提示:氨基酸態氮含量越高,營養成分也越高,因此選醬油要看氨基酸態氮的含量
醬油是活躍在廚房的一種重要調味品,可關於醬油的知識,不少人卻知之甚少。

  醬油主要分為釀造醬油、配製醬油。

  釀造醬油,以大豆、小麥為原料,經過微生物天然發酵製成。

  配製醬油,以釀造醬油為主體,與調味液、食品添加劑等配製而成。




  釀造醬油是經微生物發酵製成的,沒有毒副作用,其醬香、醋香濃厚。而配製醬油鮮味比較好,但有可能含有三氯丙醇(有毒副作用),雖然符合國家標準的產品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可以安全食用,但還是購買釀造醬油為好。

  在醬油釀造過程中,把原料中的蛋白質經蛋白酶作用,逐漸分解成氨基酸等成分,而氨基酸是構成蛋白質的基本結構單位,是人體的主要營養物質。醬油中的氨基酸態氮就是以氨基酸形式存在的氮,它的含量與氨基酸的含量成正比。氨基酸態氮含量越高,營養成分也越高,根據氨基酸態氮的含量來劃分標準為:

  一級:氨基酸態氮0.7g/100ml二級:氨基酸態氮0.55g/100ml三級:氨基酸態氮0.4g/100ml醬油外包裝上的配料表一般都標有是釀造還是配製,氨基酸態氮含量也有標注。

  醬油最好在菜餚將出鍋前加入,略炒煮後即出鍋,這樣可避免鍋內高溫而使氨基酸受到破壞、營養價值受到破壞,而且糖分也不會焦化變酸。

  2.為有效防止醬油發霉長白膜,可以採用往醬油中滴幾滴食油、放幾瓣去皮大蒜或滴幾滴白酒等方法。

  3.烹調醬油不要用作佐餐涼拌用。

  4.醬油的新品種---鐵強化醬油是繼食鹽加碘後的又一國家營養改善項目,包裝上應有明確的鐵強化醬油標誌及含量。

    你知道麼--新加坡科研人員發現,醬油中能產生一種天然的抗氧化成分,有助於減少自由基對人體的損害,其功能比常見的維生素C和E等抗氧化劑大十幾倍
     曾經有人報道日本人胃癌發病率是因為日本人愛吃醬油的緣故。後來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的研究報告就否定了這一說法。

  美國研究人員所作的研究指出,醬油的主要原料大豆中含有植物雌激素,植物雌激素能夠有效地抑制人體內雌激素的產生,而一旦人體的雌激素水平過高就會引起乳腺癌的發生。


研究還發現,大豆中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卵磷脂具有提高人體代謝能力和免疫能力等作用,對於防治癌症,尤其是對防治乳腺癌有一定作用。另外,醬油中所含的異黃酮可降低人體10%的膽固醇。異黃酮可以減少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還可以減緩甚至阻止腫瘤的生長。

  新加坡科研人員發現,醬油中能產生一種天然的抗氧化成分,有助於減少自由基對人體的損害,其功能比常見的維生素C和E等抗氧化劑大十幾倍。自由基是導致細胞變異的代謝產物。根據研究結果顯示,一品脫醬油所達到的抑制自由基的效果,與一杯紅葡萄酒相當。尤其令人驚訝的是,醬油能不斷地消滅自由基,不像維生素C和E在消滅一定份量的自由基後就停止了。

    你是個熱愛烹飪的人麼?廚房中需要注意的當然不止醬油這一種,蔥姜蒜如何使用同樣學問多多,讓論壇裡的達人教你幾手


炒肉及放蔥姜蒜的竅門

炒肉的竅門
    1.炒牛肉片。炒牛肉片之前,先用啤酒將麵粉調稀,淋在牛肉片上,拌勻後醃30分鐘,啤酒中的酶能使一些蛋白質分解,可增加牛肉的鮮嫩程度。

  2.炒豬肉片。將切好的肉片放在漏勺裡,在開水中晃動幾下,待肉剛變色時就取出,瀝去水分,然後再下炒鍋炒,只要3~4分鐘就能熟,並且鮮嫩可口。

  3.炒腰花。腰花切好後,加少許白醋,用水浸泡10分鐘,腰花會變大,無血水,炒熟後潔白爽口。

  4.炒豬肝。炒豬肝前,可用點兒白醋漬一下,再用清水沖洗乾淨,炒熟的豬肝口感特好。

  5.炒鮮蝦。炒鮮蝦之前,可用浸泡桂皮的沸水沖燙一下,這樣炒出來的蝦,味道更鮮美。

  6.炒蝦仁。將蝦仁放入碗內,每250克蝦仁加入精鹽、食用鹼粉1~1.5克,用手輕輕抓搓一會兒後用清水浸泡,然後再用清水洗乾淨。這樣能使炒出的蝦仁透明如水晶,爽嫩而可口。


做菜時放蔥、姜、蒜、椒的竅門
    蔥、姜、蒜、椒,人稱調味「四君子」,它們不僅能調味,而且能殺菌去霉,對人體健康大有裨益。但在烹調中如何投放才能更提味、更有效,卻是一門學問。

  1.肉食多放椒。燒肉時宜多放花椒,牛肉、羊肉、狗肉更應多放。花椒有助暖作用,還能去毒。

  2.魚類多放姜。魚腥氣大,性寒,食之不當會產生嘔吐。生薑既可緩和魚的寒性,又可解腥味。做時多放姜,可以幫助消化。

  3.貝類多放蔥。大蔥不僅能緩解貝類(如螺、蚌、蟹等)的寒性,而且還能抗過敏。不少人食用貝類後會產生過敏性咳嗽、腹痛等症,烹調時就應多放大蔥,避免過敏反應。

  4.禽肉多放蒜。蒜能提昧,烹調雞、鴨、鵝肉時宜多放蒜,使肉更香更好吃,也不會因為消化不良而瀉肚子。


  蒜的妙用:
    大蒜做配料能起調味和殺菌的作用,其用法有五種。

  1.去腥提鮮。如燉魚、炒肉時,投入蒜片或拍碎的蒜瓣可使菜餚鮮美可口。

  2.明放。多在做鹹味帶汁菜時加入,如燒茄子、炒豬肝或其他燴菜時,放入幾瓣蒜可使菜散發香味。

  3.浸泡蘸吃風味獨特。如吃餃子時,蘸小磨香油、醬油、辣椒油浸泡的蒜汁,夏天也可用饅頭蘸蒜汁吃,既開胃利口,又可以防腸道疾病。

  4.拌涼菜。用拍碎的蒜瓣或搗碎的蒜泥拌黃瓜、調涼粉,在蒸熟的茄子上潑蒜汁,菜味更濃。

  5.兌汁。把蒜末與蔥段、薑末、料酒、澱粉等兌成汁,可以做出各種風味炒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紫蓮の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